哪里易发地震?湖北省地震灾害风险“一张图”出炉

今天(5月11日)上午,记者从湖北省地震局了解到,我省已完成全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并完成了湖北省1:25万地震构造图的编制。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湖北省共发生过34次破坏性地震。自2020年全国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湖北由省地震局牵头,完成对地震灾害致灾因子、重要承灾体、历史灾情和减灾能力的全面调查工作,形成全省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减灾资源等数据集。


湖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蔡永建

湖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蔡永建:“以往注重面上的工作比较多,但是这一次地震风险普查工作就聚焦到每一栋房屋、每一座桥梁、每一条生命线工程,都进行了一一评估,评估它们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反应、破坏形式,以及可能遭受的人员伤亡,列表式给出评估结果。”

在全面收集整理我省地震灾害致灾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分布、规模等情况的基础上,工作组系统整理了湖北省内67条地震构造的活动性,完成了湖北省1:25万地震构造图的编制。

“在这张图上,有两个重点信息,一是我们要摸清历史地震,要知道这里以前曾经发生过什么;第二就是构造方面,要清楚这些地区究竟有哪些构造,可能发生地震、发生多大的地震。”蔡永建表示,相比以往1:100万的地震构造图,此次编制的“一张图”可用性更高。


摸清底数,才能更好服务决策。截至目前,省地震局已经利用本次普查工作成果完成我省新一轮重防区判定和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天门、孝感、恩施三地通用机场工程建设选址进行断层分析,出具意见;完成竹山县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为十堰市做好地震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假设竹山县发生某一个震级的地震,它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有多大的损失、损失呈现方式是什么、需要多少救援力量、派多少医疗资源......报告中都会针对性提出建议。如果真的发生此类事件,我们就可以直接拿出这个报告作为决策依据。”蔡永建表示,有了这份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报告,就可以改变以往地震灾害中救援决策的滞后性,以最快的速度展开直接、有效的救援。


湖北之声记者:夏晓青

通讯员:安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