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研教,互助成长——洛龙区香山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研理念,5月19日,香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如期进行。全体数学教师肩负教育使命,怀揣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

微课教学

  本周让我们走进二年级两位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10000以内数的认识》。

  首先为我们做课的是郭燕老师,她的课堂是在认识了100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开头通过一个,一十,一百,一千的数方块,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再以一千一千的数引出万,使学生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边拨计数器边数数,体会数的转换,感知一万的大小,注重问题的探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

  接着是连静静老师的课,她的课堂以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导入,不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彩星、小方块、计数器等活动,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老师们认真聆听、做好记录,并且认真撰写听后感悟,收获颇多。

集体备课

  老师们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与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共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集体教研

  接下来,由各位数学教师对两位老师的微课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老师们的无私分享与智慧碰撞,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今天我聆听了两节二年级老师的微课,收获满满。郭燕老师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小组活动组织有序高效。学习中,孩子们经历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连静静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他们的数感,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如: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读一读、说一说,形成数的表象,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代淑涛)

  今天听了郭老师与连老师《100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颇深。

郭老师的课,从复习百数、千数,逐步过渡到学习新知识,通过学生已有的千以内数的知识迁移到万以内数的认识上,过渡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较好的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练习比较充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动手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连老师的课,导入新颖,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流畅,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总结归纳,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翟舒展)

  最后,芦书记做总结性讲话言,首先对各位老师们认真的态度进行肯定,指出老师们在上微型课时要注意的细节。她从课堂的导入,教授,板书,语言等多方面对我们给予指导,对我们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本次数学教研活动,老师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掌握了教学技巧,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教学能力,在专业化发展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