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为什么没有被武松杀死?

潘金莲和西门庆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水浒传》里二人勾搭成奸,潘金莲毒杀武大后,二人被武松杀死。始作俑者王婆也被凌迟处死,可谓是痛快淋漓。而在《金瓶梅》中,故事并不那么尽如人意。西门庆最终病死,武松只是杀死了潘金莲和王婆

那么,在《金瓶梅》中,武松为什么没杀死西门庆?

首先,西门庆作为《金瓶梅》故事中的男主角,身上有主角光环,他出场后,至少还要再活个几年才能死,不然后面的故事没法开展,这本书也写不下去了。

所以作者也不能让他被武松秒杀,也可能作者看不惯一个堂堂大官人是这样死的,于是安排武松打死了一个向西门庆通风报信的皂隶李外传。然后被官府法办,这样就没办法继续追杀西门庆了。西门庆才可以从容地娶潘金莲、李瓶儿,享受他的荣华富贵。

  读到这一段,读者们有点不解。武松的首要任务是去杀西门庆,为何怒打李外传,甚至将他扔下楼去摔死?这能有多大的仇啊?个人感觉其实武松是不太敢杀西门庆,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一怒之下只能打死这个小角色来解气。

后来,西门庆死后不久,吴月娘让王婆把潘金莲领出去卖掉,这时,武松突然回来了。武松并没有直接跑到王婆家里去杀潘金莲,而是以要娶潘金莲为名,将二人骗到家里,杀死后连夜跑了。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心中会有疑惑,为何金瓶梅会在剧情上与水浒传中的原文有如此大的出入?各位读者不妨猜想,这两个版本故事中的西门庆,哪个结局才有可能是真实世界发生的故事?

从这个角度想,可能就有些明了,一定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比较真实,水浒传中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只能让读者看着解气,但是不符合真实世界的情况。尤其是西门庆自幼习武,功夫与武松不相上下,为何被武松单方面暴打?在一个县中十分有权势的人物,相当于现在黑白两道通吃的人会被一个人随便杀死吗?所以水浒传中的剧情也只能是施耐庵的一些构想而已。

而金瓶梅中,一个地痞流氓混资历混社会,靠着自己的容貌财富勾引富婆小姑娘,从而收货巨大财富,再依靠自己的手段向高官贵人行贿,从而走上荣华富贵,权势滔天,这不才应该是古代封建社会的故事吗

所以,让我们又回到金瓶梅小说,为何武松要在西门庆死后才回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书中解释说是武松遇赦归来。其实,有可能是武松打听到西门庆死了,潘金莲没了靠山,这才赶回来报仇。而如果西门庆没死,潘金莲躲在西门庆家,武松是没能力,也不敢去寻仇的。至于说杀西门庆,那更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武松不敢杀西门庆?因为《金瓶梅》不同于《水浒传》,它不是宋代的英雄史诗,而是明代真实的市井百姓的生活。在这本书中,武松其实也是个凡人,最多会点功夫,面对着开着生药铺、当铺、绒线铺,富甲一方,又与蔡太师攀亲,成为五品提刑官的西门庆,他多少还是有点畏惧的。

  在历史上的和平年代,很少有哪个四五品的官员是被平头百姓杀死的。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欺男霸女,得罪的人很多,比如花子虚、来旺儿。他们的老婆皆与西门庆有染,他们何尝不想杀死西门庆。花子虚眼看着自己媳妇和西门庆不清不楚,李瓶儿还把家产转移,搞得花子虚气绝身亡。而来旺儿因为媳妇宋惠莲和西门庆的事,扬言要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报仇,后来西门庆设计诬陷来旺作贼,将他递解原籍,媳妇最终自缢。另一倒霉的色鬼太医蒋竹山,趁着西门庆家出了点事,直接娶了新寡的李瓶儿,两口子还开了个草药铺。西门庆如何甘心,派人去诬赖蒋竹山欠钱,将他毒打一顿。这都是西门庆有钱有势的证据。

  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以及西门庆的权势通天,像这样的人物,已没有哪个人可以奈何得了他,那就只能让老天收拾他。于是,在声色犬马,作威作福几年后,西门庆终于染上疾病,被潘金莲间接害死,吐血身亡一命呜呼,这也符合当时社会现实。

所以说,虽然在艺术性上,《金瓶梅》不及《水浒传》,但《金瓶梅》中的人物和行为无疑更真实。从此点看,金瓶梅不愧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