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巴丁的低调

在诺贝尔奖百廿历史上只有四个人两次得奖:玛丽亚.居里,就是我们常说的居里夫人;莱纳斯.鲍林;约翰.巴丁;弗雷德里克.桑格儿。其中鲍林一次获化学奖,一次获和平奖。

也就是说获两次科学奖的只有三个人。

约翰.巴丁分别于1956年由于发明晶体三极管和1972年由于建立超导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个两次在同一学科获奖的科学家。

时任伊利诺伊香槟大学教授的约翰巴丁教授曾经于1980年还是1981年(应为1980年——逍逍客按)访问南京大学并作学术报告。这是迄今为止两次诺奖得主对南大的唯一一次访问。

笔者有幸聆听了巴丁教授的这次报告。报告安排在教学楼二楼东头的大教室202电化教室。报告之前十多分钟,教室里已经是满满的人,从过道一直站到门口。南大龚昌德教授陪同巴丁教授一起走进来。龚教授说,巴丁教授今天的报告是讲超导理论的。你们这些人中,如果想一睹诺奖双奖得主的风采,现在已经见过了,可以离开了。还有的同学想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我可以告诉大家,巴丁教授的英语口音很重,报告的内容又很专业。这些同学也可以离开了。龚教授讲完后,走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站着的同学。

我因为本来就有了座位,心想我有可能能听懂他的专业报告。但说句老实话,除了他的最通俗的解释之外,别的那些专业讨论我都没听懂。这也是我迄今为止与诺奖双奖得主唯一的一次近距离接触。

来美国之后,听说了巴丁教授的低调故事。巴丁教授喜欢打高尔夫球,有一个几十年的老球友。有一天巴丁对那位老朋友说,下个月我要退休了。那位老兄说,老伙计呀,我们打了几十年球,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呀。(南京大学77级旅美校友 杨震)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男,美国物理学家,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1972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