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名家周秦教授细解《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5月21日上午9:30,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周秦先生主讲孔学堂第890场传统文化公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主题是:“《牡丹亭》——从临川笔下到昆曲场上”。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张军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

周秦先生是江苏苏州人。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曾师从钱仲联先生研究清代诗学,擅擪笛唱曲。他是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昆曲艺术》主讲人。2004年获苏州市政府颁发“昆曲评弹传承荣誉奖”,2009年获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称号。著有《寸心书屋曲谱》《苏州昆曲》《昆戏集存》《紫钗记评注》《蓬瀛五弄》《湘昆:复兴与传承》等。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听周先生的讲座,怎知《牡丹亭》的至情至味与青春版《牡丹亭》的运作历程? 周先生首先深情回顾了前来贵州的美好经历。接着对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故事情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重点阐释了《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所蕴涵的“至情”思想及其恒久动人的魅力。 周先生简要介绍了沈汤之争,沈璟、冯梦龙对《牡丹亭》的“改窜”以及钮少雅、叶堂分别对其的“格正”与“改订”,回顾了《牡丹亭》在昆曲场上的演唱历程。 最后,周先生梳理了白先勇领衔打造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过程,探讨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青春版《牡丹亭》分为上、中、下三本,分别演绎梦中之恋、人鬼之恋、夫妻之恋。周先生亲与其事,现身说法,个中艰辛与成功有目共睹,令人感佩。

周先生对昆曲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他对青年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延续中华文化血脉。 周先生现场吹笛、唱曲,充分展示了昆曲这种“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剧形态”的艺术魅力,许多听众意犹未尽。“世间只有情难诉”,周先生3个小时的讲座既探讨了《牡丹亭》之情,又展示了演绎此情的昆曲之美,可谓异彩纷呈,令人击节叹赏。让我们期待疫情之后,周先生在“花溪春晓”(《念奴娇·贵阳再谒晓川老人》)时节,再来贵阳传授昆曲艺术。

文:张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