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衣着装看时代演变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前人概括为:衣食住行。为什么把“衣”放在前面呢?想必,衣是最直观,也是最简单的物件。传统的概念,人们穿衣穿裤,只是为了蔽体御寒。但,服装的演变,却是社会发展最为直观的折射,它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物质经济状况,反映出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耄耋之年的我,从自己几十年亲历亲见的穿衣变化中,感受到我们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01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前期,我在流溪乡上小学。由于物资匮乏,人们穿衣崇尚简朴。那时没有卖衣服的商店,流溪街上只有两三家卖布的小店,卖的都是粗糙的棉布,色彩单调,只有白、蓝、黑几种颜色,鲜艳点的红黄色极少有,更难得有花布。即使有花布,也只是白底板上一点蓝色或黑色的碎花花,或者蓝、黑底板上一点白色小花花。没有缝纫社,更没有缝纫机,人们穿衣着裤只有请民间个体裁缝,手工一针一线缝制。一般人家只有在过年或者哪家有婚嫁喜事时,才请裁缝师傅到家里量裁做衣服,大多数家庭几年才请裁缝去做一次衣服。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总是要穿到补巴连补巴,就是那时人们穿衣服的真实写照。


家里若有几个孩子,给老大缝一件衣服,到小得穿不上身了,老二接着穿,然后老三、老四依次接着穿,到最小的那个孩子穿时,已经是巴上连巴,且小得不能再穿,才作罢。烂衣服还不能扔,拆剪成布片“打布壳”,用米汤或别的淀粉搅的稀糊糊,把烂布片在篾席上一层层粘糊起来成一大片(一般粘贴五六层),晾晒干后,做布鞋要用。


我母亲不是职业裁缝,但针线活做得好,我们家从没有请过裁缝做衣服,全家人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缝制。农闲时,母亲还会帮亲戚朋友邻居家缝衣服做鞋子,不收工钱,为致酬谢,人家随意给我们家送点粮食蔬菜。我上低年级时,需要做衣服时,母亲多是扯几尺白布(白布比其它颜色布便宜点),买点“膏子”(染料)来染成蓝色或青色,有时还自己用一种叫“黄栀子”的植物熬水来染布,染出来就是暗黄色;然后再由母亲自己裁剪,一针一线给我们缝制。


有一段时期,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色彩鲜艳的大花布,人们叫它“苏联花布”(长大后才知道,那个时期苏联的花布生产过量,中国为了帮助苏联老大哥度过难关,进口了大批苏联花布)。我念高年级时,母亲就舍得买碎花花布给我缝衣服,虽然我很想穿苏联花布,却没有穿成,因为那布要比土布贵些。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常常只有两套衣服换洗,而且没有季节之分。除了夏天给缝件短袖,春秋冬三季的衣服都是那两套,只是冬天有件蓝布棉袄穿在里面,春秋天凉时添件粗布夹衫在里面。


进中学后,妈妈给我缝衣服的布料就有颜色鲜艳点的花布了,记得还穿过一件那个时代最高档的布料——天蓝色的阴丹洋布衣服。但他们大人的衣服布料,还是白布染的蓝色青色。衣服款式,多是“满襟”,像传统旗袍上半截的样式,一条矮领子,右边扣,扣子是用棉布缝成细条盘成的布扣。后来有了“列宁服”,其实就与再后来的大西装相似,母亲也跟我做过。裤子是“上腰”裤,即用一条约四、五寸宽的布,连缀在两条裤管上作裤腰,穿裤子时,腰上拴一条“鸡缠带”(棉线织的约一厘米宽的带子)套住裤腰,我们叫“爪(读zhao,扎的意思)腰裤”。


我读高年级的时候,母亲仿照街上个别富裕家庭孩子穿的背带裤,给我作了条蓝布背带裤,令周围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进中学后,爪腰裤换成“通带裤”。那时没有松紧带,在裤腰边那条小通道里,穿一根“鸡缠带”,然后再在前面打活结拴紧裤子。男式衣服只有对襟子、马褂,后来有了中山服,算是时髦的男式服装。


1959年开始闹饥荒,我母亲也在那个时期患“肿干病”去世了。她生前担心没有成人的女儿不会缝衣服做鞋子,生病前期还能做针线活时,赶着给我缝了几套衣服做了几双鞋子,留给我以后穿。感恩母亲的眷顾,我穿着她亲手缝制的衣服鞋子长大成人,去相亲都是穿的妈妈做的衣服,直到我成家立业。



02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已经成家在三汇镇居住。那个时期,没有个体商贩,只有集体经济:粮站、蔬菜公司、百货公司、供销社------什么物质都是计划供应,粮票、油票、肉票、布票、工业品票等,凭票购物。布票,每人每年四尺。一个人的布票成年人做不了一件长袖衣服或一条裤子,只能一家人的布票凑起来买布,给家里最需要的人做衣服。无论大人小孩,并不是每年春节、端午节都会有新衣服穿,而是轮流着几年做一件新衣服。


我们夫妻俩包揽了我们居住的渡江街供销分社的货物搬运,因此就与分社的肖姓女经理关系亲近,有时她就给我留几段不要布票的“头子布”(一疋布卖了剩下那一小段)。头子布一般只有两三尺长,最多不得超过四尺,只能给小孩子做衣服裤子。那时我在川东水泥厂当民工,厂里每个月会给我们发一双白色棉线织的劳保手套,我舍不得戴,干活拿手去磨,把手套拆成线团凑起来,给小孩编织衣裤,再用染料染色。我的几个儿女,在很多年的岁月里,都是用这种手套线编织的衣服作为过年的新衣服穿。



那个时期,我国曾一度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尿素。那些装尿素的尼龙口袋轻飘飘的,却特别扎实、耐磨,于是好多人把这种尿素口袋买来做裤子穿,去供销社不要布票只花三块钱买两条尿素口袋,就能缝一条裤子。一时间,日本尿素口袋成了热卖的抢手货。只是,染料盖不住口袋上的字,哪怕多染一次,口袋上“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尿素”的字样还是显眼。于是,就有人对那裤子编顺口溜:前面是尿素,后面是日本。有时还戏谑穿这种裤子的人“穿的抖抖裤子”。我们家因为买得到头子布和有手套线给孩子们做衣服,孩子们的布票就可以用在大人身上,没有穿过那种“抖抖”裤子,只见过别人穿。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供销社、百货公司供应的布料品种多起来了,有了的确良、涤卡、涤纶、咔叽等布料出售。镇上有了缝纫社,有了缝纫机。服装款式,男式以中山服为主,男女都有了新式衬衣。有一年,我用一个人的布票,买了四尺粉红色的确良,去缝纫社做了一件短袖衬衣,成为那个时期我夏季最好的礼服,只在走人户、过端阳节才穿一次。一件粉红色的确良短袖衬衣,被我钟爱了十余年。


文革期间流行军装。军装是那个时代的新宠,大家全都“不爱红装爱武装”,不论男女老少、工人农民,都争相穿着仿制的绿军装,头戴军绿色帽子,脚登黄色解放鞋,斜挂一个军绿色帆布挂包,挂包上印着“为人民服务”等毛主席语录。参加了革命组织的人,还要在左臂上戴一个印有革命组织名称的红袖套。这种着装,代表着当时服装的最高审美。甚至青年男女结婚的礼服都是绿军装,认为那才是对“忠于革命”最好的诠释。当然,没有资格参加革命队伍的那一部分人,也没有资格穿军装,仍然只能穿青蓝二布衣服。他们也不敢穿太新颜色太鲜艳的衣服,若穿,会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轻则被批评教育,责令换上青蓝布衣服;重则在群众大会上被批斗。可以这样说,那个年代,衣着无不烙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03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衣服穿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服面料越来越多,涤纶、混纺、纯棉、绵绸、棉麻、桑蚕丝、羊毛羊绒、灯芯绒、昵料、皮料等等,无所不有。色彩也五花八门,红蓝青紫黄橙绿,各种图案花色应有尽有。服装款式从保守朴素、样式单一逐步走向热情开放、色彩斑斓的多样化。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追求新颖的蝙蝠衫、棒针衫、海魂衫、运动服、休闲服、风衣、紧身衣、T 恤、露脐短衫、吊带背心等“奇装异服”逐渐出现。下装由单一的通带裤演变为拴皮带的直管裤、紧身健美裤、西裤、喇叭裤、牛仔裤、裙裤等多样化款式。“西装热”代表着对国际范儿的追求,从小西装到大西装,男士穿西装还要配上领带,职业女性穿着笔挺有型的套装。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服饰需求,服装厂与别的轻工业一样,雨后春笋般兴起,从最先的沿海一带逐渐发展到内地。如今,咱们渠县工业园区里的服装城,就有多家大型服装厂,生产的服装还销往欧亚、非洲等国外多地。特别是近年来,渠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服装服饰产业转移,强力推进西部服饰产业城项目建设,并将其作为服饰产业升级的主阵地。



记忆特深的是我小时候想穿一条裙子。那是1957年秋刚进渠中,天还热。无论多么炎热,我们也只能穿粗布长袖衣裤。看见同级一位女同学穿了一条花裙子,好生羡慕,那种心情恐怕这一生都难以忘记。得知那女同学家住城关镇,父母都是教师,我想,我这贫困的农村小女孩,肯定这辈子都穿不成裙子了。可没料想,改革开放后,年过半百的我,不仅穿上裙子,而且余后几十年,不但衣服成堆,还穿过不少时尚衣服。单说裙子就各式各样:短裙、长裙、连衣裙、旗袍裙,花色新颖,款式多样,早已过足了想穿裙子的瘾。


除了裙子,还有各种面料各种色彩款式的体恤、短褂、衬衣以及与之配套的裙裤、短裤、喇叭裤、小管裤等。裤子还分为五分裤、七分裤、九分裤。春夏秋更是各种套装、休闲装、运动装、毛衣、外套、风衣等。冬季有各种厚薄不一的棉衣、羽绒服,长款、短款、呢料、棉质、毛料、羊绒,真的是应有尽有。一个人的四季衣服,就装一大衣柜。衣服多得穿不过来了,但孩子们还年年给我买新衣服。喊他们不要买,他们却说:现在哪个把衣服穿旧穿烂吗?您就挑新的好的时尚的穿吧,过时的旧的就给淘汰了吗!


不仅我一人如此,放眼看,周围有几个老太婆老头不是变着花样在穿戴?



已经八十好几的老伴,也是从年轻时穿单调的青、蓝粗布对襟子、马褂到中山服,到改革开放后换成丰富多彩的四季装。或许是过去青蓝色衣服穿厌了,老来了他从不穿深色衣服,只穿橘色、驼色等浅色服装,而且,还要穿年轻化的。比如夏季,她要选几件浅色碎花花或格子花的衬衫,白色或浅灰浅黄色体恤上,须得有点花式图案;春秋衫外套要有个连着的帽子作为装饰,休闲服胸前有点简单图案点缀着。她不仅爱花哨,还爱名牌,什么劲霸、罗蒙、雅戈尔等,都是他现在衣柜里的常挂之物。


每到四季更替,气候变化,整理衣柜都要淘汰一堆衣服出来。其实,淘汰出来的衣服,无论哪一件都比我们青少年时期过年或出门走亲戚穿的礼服要高档若干倍,我总是不舍得扔掉。可衣柜又装不下,不得不舍一些出去。我们把淘汰出来的衣服,或捐到志愿者协会,或放在街上那些收旧衣物的绿色回收桶里,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去帮助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


耄耋老者如今的穿着尚且如此丰富多彩,年轻人的服饰那更是花样翻新,多姿多彩。单就那些服装品牌名就叫人眼花缭乱:嘻哈套装、摩登舞裙、真维斯、丹宝罗、花花公子、皮尔.卡丹、欧迪鸟------追求时尚新颖,是年轻人的特色。当然,追求国际品牌只是一个方面,中国自己的民族风还是最为普遍。具有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式服装日益受到青睐,民国风、复古风、影楼风以及唐装汉服近年流行,大街小巷屡见不鲜。现代人穿衣服也讲究环保,注重回归自然、卫生健康,棉、麻、桑蚕丝面料的服装很受亲睐。



改革开放前,人们穿补丁衣服非常普遍,那是真的缺少衣服穿。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看不到穿补丁衣服的人了,即使体力劳动者,也穿着各种款式的工作装。可是近几年又见不少中青年穿补丁、有窟窿的衣裤。难道物质又匮乏了?当然不是,那是中青年们在讲新颖,追潮流,穿腻了高档豪华服饰,要学过去流动的牧民穿牛仔烂衣裤扮酷呢。制衣行业变着戏法设计,越来越新颖潮流的服饰涌向市场,以迎合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



总之,人们越来越讲究、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了。服装已经不再只是遮羞蔽体保暖的物件,它变成了一种可以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表象。如今的服装成为勾勒个性、体现风貌、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它更是人们解放思想,追求时尚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衣着服饰就是穿在身上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现代的服饰,见证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生动诠释了国人思想由保守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蜕变。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从人们衣着发生的极大变化,可以窥见我们从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


【作者简介】:王忠英,农村中学退休的耄耋老妪。老了学缠脚,偶尔码点渲泄情感的文字,写点记忆中的酸甜苦辣,欲圆少年时的文学梦。曾有散文、短篇小说散见于《杂文报》《四川文学》《达州晚报》《濛山文艺》《诗文渠县》等刊物和三汇文学、渠县网络文学等平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