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放DIY大赛纪实及《无线电与电视》杂志

2012年的文章,记述当时的一次耳机放大器DIY比赛。


​今天下午在《无线电与电视》杂志社泡了很久,参与DIY耳放的聆听和评比,也和杂志编辑聊了不少关于这本杂志的故事,特上一些照片大家分享。


上海的《无线电与电视》,我相信很多本地老烧都非常非常熟悉。它是内地杂志里最早涉足音响发烧者之一。我最早看这本杂志是在高中时代,大约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每个月都要在固定时间去区图书馆里寻找此书,细细揣摩。在音响发烧之风刚刮到内地的八十年代末,《无线电与电视》绝对是发烧友的良友、指南针。里面“发烧轩主”、“田寿宇”、“赵娜丽”等人的文章,绝对是被崇拜的。当然,这三个名字,其实是trinity(三位一体),许多人不知道罢了 ...... 今天和杂志编辑就这些旧事聊了不少,颇勾起一些怀旧。


这是我们都没有见过的旧杂志——50年代的《无线电与电视》!算得上古董货了。赶紧拍照。编辑从杂志档案里把这些珍藏拿出来,很给面子的。


今天为了好好评比这些参赛的DIY耳放,动用了绝对over-overkill级别的音源。小张版主扛来了SONY SCD-1。这是小张版主扛着到处跑、听得滚瓜的音源。


另一台音源更夸张。硬总出动了dCS的转盘解码西装。转盘和解码的电源线都是日本TiGLON的旗舰型号(图中2根绿色线)。


参与评比的,除了我之外,是nadesico版主、激光鼠、yamuling、杂志编辑黄先生、还有亲爱的校长同志。


我到的时候已是下午。在上午的初选中,参赛的14台耳放已经被淘汰5台,剩下9台进入决赛。2部音源任选,聆听方式由评委自行决定。聆听的CD也是基本各带各的。9台耳放里怎么评选出一二三呢?靠的是这张评价表。每个人被要求在聆听后给6台耳放打星星标记,从一星到三星,三星代表最佳。不打星的则作为不入选处理。最后汇总评委的表格后综合评分,选出一、二、三等奖。


我个人选择了SONY SCD-1作为音源来聆听对比耳放。时间有限,我只用了一副耳机——听得滚瓜的HD650。时间有限,故主要靠听2张唱片。如下图。一张是管弦乐(奥芬巴赫作品),听声场、动态、控制力,另一张是古典艺术歌曲人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我挺好奇这些DIY耳放的水准,所以为了参照对比,带上了英国Novo耳放,作为对比印证。从音源到耳放的信号线是XLO Sig.3,我采用的是最笨的反复来回插拔的办法,而没有用一转二的分配器(可以同时接到2台耳放做对比),因为那个会影响音质。

此次比赛,是允许作者自己发挥、制作自己的电源部分的。毕竟电源部分对耳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结果获得好评和大奖的耳放,也基本是用了自制的电源,甚至是很大型的电源。不过也有少数几个作品仍采用了原配电源,即图中的这个小稳压电源。我记得采用原配电源的作品里也有声音做得不错的。我觉得这也是水平的体现。


从下面这张获奖作品合影里,可以看见获得一等、二等奖的作品,都采用了自制的电源,而不是原配稳压。大奖的获得者,用了全场最大个的电源。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电源部分的重要性。


虽然根据各人的评分加起来后,获得大奖的是那台电源最巨型者,但我个人持一点保留意见。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是这台3号(黑色自制电源)。当然这台最后名列二等奖,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头奖的那台耳放,也是很好的作品,我觉得这两台耳放至少可以并列头奖(如果可以的话)。

6名评委之间的意见是有分歧的。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这些参赛耳放没有一台是找不到缺点的。可以说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多少、程度轻重罢了。头奖的这台耳放,算是比较全面,但也有缺点,声音表情略显平板,甚至不如Novo来得表情鲜明。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明显地表现出这点。歌者的感情,没有很好表现出来,有些“板”。我认为最佳的3号耳放,之所以我个人会把它列在头名,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它的通透、直接、鲜明的声音。在声音的鲜活度方面,它绝对超越头奖获得者。只是它也有一个缺点——声音有一点前压,稍微冲了一点点。音量电位器也不尽合理,转一点,声音就很响。这些小瑕疵改掉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耳放。

我还是更喜欢它直接、透明、鲜活的声音。音乐表情肯定比获得头奖的大个子来得鲜活,这是我注重的地方。


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声音的各方面品质和素质,哪个最在意、哪个优先考虑,权重多少,有自己的“个性化分配”。每个人心目中的大奖可能都是不同的。因此最后要综合6人的评分,来进行“排名”,决定名次。我觉得这是很科学的做法。

在这里也祝贺获得奖项的作者。

最后,我凭记忆再稍微说说听到的DIY耳放的常见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在我听来,是声音偏粗、偏干、以及听管弦乐时声场卷拢。偏粗和偏干不难理解,声场卷拢,指的是听交响乐队的演奏时,声场的左右两边(小提琴和大提琴)向听者卷拢过来,似乎听者是站在指挥的位置似的。我以前特别指出过,这不是一个好事情。好的耳放,声场应该更接近听者坐在观众席的位置,乐队的声场应该大致从左到右拉平(稍呈弧线),而不应该出现声场最左和最右两头卷拢过来的现象。

要求更高一些,我个人要求听舒伯特那张艺术歌曲CD时,耳放能重播出歌者的“表情”。人声是试听耳放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其他素材可以替代。这张CD里有男声和女声的演唱,歌者都是大师,演唱有着优美的音色、细腻丰富的表情,如果耳放重播出来变为平淡,那就不算太成功。

另一个更高要求是,重播管弦乐的演奏时,表现出良好的凝聚力,各个声部的声音各归其位之余,还能有鲜明的结像(弦乐部要有真实的“群感”),整体效果要透明和饱满兼具。我个人不是太重视大动态全奏时要多么火爆、多么有力,而更重视播好这些细微的地方。

耳放看似容易“做响”,但要做好,声音取得一个良好而成熟的平衡,还要有自己的抓人的风格,确实不易,甚至可说很难。

补记:必须记述一下,我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三号作品,揭晓后发觉是上海老叶的作品。


(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