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最新三道红线榜!24家绿档、仍有10家房企在黄线及以下


2020年8月,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针对房企提出三道红线政策。

2021年1月1日,三道红线政策全面推行。

之后差不多每隔半年的时间,我们都会整理房企三道红线榜出来。

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些房企成功跃升成为绿档,有房企爆雷降档至黄档、红档。

从三道红线榜也可以看出房企兴衰的一些蛛丝马迹。

今年年报季已经结束了,数据可以统计出来了。

三道红线即即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

按照踩线数量0、1、2、3,分别为绿档、橙档、黄档、红档。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房企本“色”。


1

绿档24家、中海、华润、招商为前三

绿档房企共计24家,这个数量和往年几乎没有变化。

按照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来排序,前三名为中海、华润、招商蛇口,清一色的央企打头阵。

中海资产负债率最低,为53.59%,是名副其实的成本之王、低杠杆稳健房企。

净负债率最低的房企是华润置地,仅仅为24.40%。

现金短债比最高的房企民营房企的优等生代表龙湖,6.08的现金短债比遥遥领先。

在24家绿档房企中,国资背景的房企有12家,民营房企有12个。

民营房企前三名分别是合生创展、滨江、仁恒。

合生创展单个指标优秀,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指标表现一般。

滨江和仁恒二者有许多共同点,都是高产品力的代表,融资成本都控制在4.9%左右。

其中,升档最快的是华发股份,他用了一年的时间从红档到绿档,是进步最大的房企,没有之一。

值得一提的,三道红线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概念,如果爆雷持续,绿档房企也难逃。

随着政策的管控效果越来越好,三道红线的重要性和关注度会越来越低。

2

13家房企徘徊在绿档门口

踩一条线的房企一共有13家,其中11家民营房企,2家国央企房企。

其中前五家融信中国、金科股份、绿城中国、大悦城、龙光集团。

融信、金科的现金短债比为0.97、0.91,距离达标仅仅差0.03、0.09,晋升绿档难度很小。

要知道,现金短债比指标比资产负债率指标更容易优化。

绿城中国、大悦城地产也是如此,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3%、70.4%,距离70%非常近。

美的、碧桂园最近一直是发债大户,示范生代表,资产负债率的优化空间很大。

龙光、合景泰富、时代、中梁、大唐,这五家房企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调整,才有机会升档,前提还是发展稳健的情况下。

而资产负债率超过80%的力高集团、建业地产,在降负债、现金流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对于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房企来说,一切为现金流服务。在拿地方面需要谨慎,能不拿就不要拿。

3

10家房企处于黄线、红线

随着时间的流逝,红档房企越来越少,所以黄档、红档和在一起统计,共10家房企。

其中民营房企7家占大多数,国央企房企3家,黄档7家房企,红档3家房企。

首开、绿地控股一直是黄档房企,保利置业由于规模小没统计,最近新加进来的黄档房企。

绿地作为TOP10房企近期也开始忙着谈展期了,有人说国企信仰破了。

其实一切都是因果,欠下的迟早要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梯队有些房企是降档过来的。

比如宝龙地产由绿变黄、中南建设、正荣地产、荣盛发展由橙变黄。

榜单上差不多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在房地产行业,没有什么房企是不能倒的,谁都有爆雷的可能。

对于红档房企来说,一方面是降幅债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土地市场方面的限制,比如成都就明确红档房企不能拿地。

另外,榜单第48到55名,是未发年报的部分规模房企,他们的三道红线数据暂不清楚。

4

总结

随着去杠杆、去金融化的调控进行,房企的负债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当房企不再为三道红线担忧的时候,说明政策的目的达成了,房企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过程中,一些完成了使命的房企会被淘汰。

我们会从看规模、业绩增幅评价房企,到看ROE、看经营性现金流评价房企。

时代在变化,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也要变化,多关注一些行业趋势更能抓住机会。

数据整理不易,转发点赞是最大的支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