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法髡刑没有痛感,但是让人感到屈辱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我们中华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在有阶级开始,统治者或者上层为了加强管理,也就有了约束人的刑罚,起初最主要还是约束奴隶,后来统治者发现刑罚,可以借鉴到巩固和稳定自己的专制,所以加以利用,比如说车裂、活剐、烙刑、砍头、刖刑、醢刑、脯刑,让人不敢犯罪和威胁统治,然而刑罚也不一定都是疼痛的,比如说之前讲过的笑刑和墨刑,今天要讲的也是古代一种刑罚,现在男人却天天都要做。

髡刑

所谓髡刑其实就是现在的剪头发,或许你们会认为剪头发,剃胡子不是现在很正常的事吗,怎么能称之为刑罚,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我国古代有句话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这句话也能看出头发如同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把头发胡须剃掉,犹如不孝顺,也会遭到别人耻笑,所以说髡刑严格来讲是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的伤害,从而让受刑者没脸见人。起初周朝时,都是王宫贵族、皇亲国戚犯法,会用髡刑,因为这些人地位高,总不能把他们用鞭子抽,或者用铁烙,对达官贵族的惩罚也是用髡刑代替了宫刑。

要说古代名人有没有受过髡刑的,还真有一个,就是曹操,后来也留下了一句成语叫:割发代首,这件事还要从曹操宛城之战说起,曹操行军的路上,有严格的军纪,就是不允许损害百姓的财产和权益,要违抗了军令,自然是要被杀掉的,所以这次经过农田时,士兵们纷纷不敢骑马,怕马踩坏了庄家农田,都是牵着马走。这曹操就没有下马,而是继续骑马前进,可是好巧不巧,马突然受惊,冲进了农田里,自然是让破坏了农民种的地,于是曹操便问左右,按照军法自己该当何罪,左右答:理应处斩,曹操就让人行刑吧。可是左右谁敢杀曹操,便说中军不能没有统帅,曹操便割了自己头发,跟大家说用头发代替砍头了,在现在看来其实没什么,但是在古人眼里这无异于割掉自己的肉。这以后军纪严明,士兵们更是不敢去破坏百姓的土地和财产。

时间一晃到了清朝,吴三桂放女真八旗兵入关,几年后清军便入主中原,对中原实施统治,第一件事便是留清人的发型,也就是要把头发前半截全剃掉,命令下达后,引起百姓们强烈不满,甚至爆发反抗,血流成河,但是由于绝对势力的压迫下,很快汉人们只能屈服,但是从中也反应出中原人民对剃发有多大的抵触,有多么重视,从侧面也反应了髡刑是多么不能让古人接受。

那么有人会问,和尚剃头发怎么没让人耻笑,其实在佛教刚来到中国时候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因为出家人都要留光头,并且不能再行男女之事,更不要说结婚生孩子了,所以经常被叫:髡人,这个名称最多的还是一种看不起、蔑视的意思。

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到了现代的今天人们早就改变了观念,为了保证仪容仪表,和干净卫生,理发、剃胡子也成为了每天男士必备的活动,并且自己花钱买剃胡子工具,去理发店理发,还乐在其中,时至今日理发也不再是刑罚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