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粮食总量问题下的重要结构问题

粮食问题但是是个总量问题,还是个结构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中国以世界上7%左右的耕地、6%左右的水资源来支撑19%~20%的人口,肯定是个总量问题。过去,特别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怎么会解决全民的温饱问题,怎么能在80年代还维持着一定的农产品出口?而且那时候农业出口占比还是相当高,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包括农村中的工副业出口, 80年代上半期在国家贸易中的占比是相当高的。当时怎么回事?就需要考虑一下总量与结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实总量和结构是高度相关的,不能简单地说这是总量不足,也不能简单地说是结构问题。所谓的结构问题表现在总量上,第一是因为今天的很多农民已经不再是生产者,而是吃租者。2003年以后,为了要保护农民利益、维持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所以把粮食直补打到每一个农民的个人头上。但是这里有一个政策上的误区,当时没有注意到相当多的农民在那个年代已经以外出打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些打工者逐渐把土地都出租了,他得到的直补并不对他产生任何生产激励,这部分直补其实加强了吃租者的租,用补贴的方式提高了吃租者对租地经营者的租的租率。同时,租地的生产者们不仅得不到粮食的直补,也客观上压缩了利润空间,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结构问题。


第二个很重要的结构问题。我们过去的粮食生产者作为小农,有一个内在的抗衡风险的机制——种养兼业,种点粮食、种点蔬菜、养点猪等等,当年粮价高,他卖粮食;猪价高,他卖猪。用种养两业的市场价格周期的不同步,来形成自己户内均衡风险的机制。但是现在,我们的政策是必须专业化,要么就是养猪,要么就是种粮食,结果把小农户内均衡风险的这种对冲机制给打掉了。再加上现在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是靠外部收益来平衡,变成一家两制,靠打工的收益来平衡家庭内部的农业不景气、农业低收益的风险,农业自身原有的户内风险均衡机制被打破了。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热议“麦苗青贮”这个现象,就是因为某种程度上种养分业了,养殖业根本不再关注种植业是否有收益,种植业也不再关注养殖业的情况,于是这两者之间变成市场关系,市场关系是对立关系。这当然就会影响粮食的产量,就变成了一种外部的,用所谓麦苗青贮的方式来平衡养殖业在饲料的整个生产周期的短缺,这是养殖业单纯追求收益的客观结果。


过去农民是自存粮的,哪怕有什么外部收入,家里边也得存三年粮,现在种粮的变成吃粮的,主要靠外部获得现金来买粮食,全都靠国家储备、国家库存。怎么可能想象靠国家的库存,来对付14亿人的粮食安全需求?80年代我们做农村政策的时候,因为是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人口只占百分之十几,国家收储的粮食只按一定的百分比,就足以应对现在大家所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了。现在如果真的把农民都从储粮的变成吃粮的,从种粮的变成吃粮的,只靠着国家的仓储来维持粮食安全,难度就会非常大。


因此,粮食安全不能简单化,需要把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结合起来调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