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新冠疫苗会引起白血病或糖尿病?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2003年初,冠状病毒“SARS”闪击我国,传播于世界,在几个月后莫名消失,正在紧急推进中的病理研究、疫苗研发等,因“靶子”消失而中断。没想到十七年后,类似的一幕再次发生。这次是冠状病毒的新丁,也是SARS“表弟”—新冠病毒,突袭武汉,影响全国,世界爆发,至今未消停,且毒株已有多个变异。


目前已证实的消息有:随着病毒变异,杀伤力逐步下降,但传播速度加快;预防手段包括口罩、个人卫生等;对付新冠没有特效药;确诊且治愈后会有轻重不一的后遗症;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但与去年接种新冠疫苗“大张旗鼓”相比,近期出现了一些接种疫苗后,诱发白血病或一型糖尿病的声音。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解答,有助于廓清迷雾和疑虑。但有几个一直流传的消息,不吐不快:


1、新冠疫苗仓促研发,没有进行相关严格试验,为后面埋下了隐患

新冠疫苗的研发这么快,一方面得益于非典时期的技术储备,很多作业可以“抄”;另一方面国家有逐步完备的公共卫生响应程序,大事大办,流转迅速;再一方面是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运用于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加快了。

在试验上,采取国外和国内错峰推进的方式,且与国外同类型疫苗比较,国产疫苗用量更大、副作用反馈更少,有兴趣的不妨找相关信息了解。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6月3日,内地接种新冠疫苗数量约为33.8亿剂次


2、新冠疫苗副作用报道不透明,导致不少人稀里糊涂就接种了疫苗,留下隐患

新冠疫苗有详细的接种科普,哪些人能打,哪些情况不能打,怎么打,每个疫苗接种点乃至街道、村委都接到通知和宣贯,手机上也有海量的信息。总的来看,有的人有一些不良反应,休息一下就好,有的人啥事没有

至于接种疫苗后有什么问题,去年的“路边社”和“民间报”消息五花八门,白血病、糖尿病根本排不上号,当时热门的问题是“猝死”、“痴呆”、“心梗”、“脑梗”、“不孕”、“精神病”等。

老话说:大疫流行大话。是有道理的。


3、接种新冠疫苗,是一场大规模的人体试验,刚好采集不同地区和年龄层次人员数据

这应该是不顾底线的言论了。从基层单位看,接种有规范的程序,有告知书,还要量血压,为此查出了很多隐蔽的“高血压大户”,他们都被告知暂时不可接种,“人体试验”说法从何而来?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人的思想行为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关注某个病症,所以没有什么感觉,一旦关注了这个疾病,结果病人数量出乎意料地大


我们很多人打的新冠疫苗,属于灭活型疫苗,原理是特意将新冠病毒的“尸体”注入人体,让免疫系统辨认、学习、识别,进而产生免疫应答,且疫苗技术成熟,可快速生产,特别适合免疫力低的人群。其它类型疫苗,还有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等。

白血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目前白血病的成因仍没有完全清楚,但受5个因素影响,会更容易患白血病:


1、病毒感染以及免疫功能异常,如T细胞白血病由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统称为生物因素。

2、电离辐射、X射线等,只要长期超过安全剂量,会引起造血功能障碍,统称为物理因素。

3、含有苯的有机溶剂、甲醛、以及一些抗癌的烷化剂、治牛皮癣的药物等,统称为化学因素。

4、血液类型疾病引起,如淋巴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等。

5、遗传了易患白血病的因素。


近20年我国没有统一的白血病全国统计数据,只有某个地区的数据,如上海某地,2002年每年每十万人,新增急性白血病4.78例,十年后,数据提高到5.46例。而1986—1988年22个省份调查,为每年每十万人新增急性白血病2.76例,前后对比,意味着急性白血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如果新增急性白血病数,取每10万人每年新增5例计算,我国14亿人口,每年约7万例,每天新增192人,这里面,不包括慢性白血病和其它类型白血病。

如果加上整体患病的白血病人数,每个月妥妥数千甚至近万例。问题是,以前并没有打新冠疫苗,现在终于找到了接盘白血病的因素了?打新冠疫苗成为千夫所指?


一个不复杂的推算:我国目前新冠疫苗接种数约33.8亿剂次,超12亿人次接种,而接种了疫苗的12亿人里,参照86—88年全国多省份平均数据,即每年10万人2.76计算,年急性白血病发病人数约3.3—3.5万人,由于近几年急性白血病总体发病是上升的,可能比3.3—3.5万会高一些。未接种的2亿人里,年发病数约5000—7000人。

只有明显超过这两个数据,才表明有特殊的诱发因素引起的发病率增加,如果是未接种疫苗的明显高于已接种疫苗的,这笔账赖到新冠疫苗头上,有点滑稽。而且还要考虑:新冠病毒本身有没有诱发白血病、一型糖尿病的可能?


对于一型糖尿病,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推算。而糖尿病原因更多,一型糖尿病以遗传易感性、感染病毒等原因引起免疫异常,主要是破坏了胰岛素β细胞,出现问题

所以,把白血病、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致病因素,说是新冠疫苗引起的,是不科学和不严谨的

一切要等国家有关数据公布,才会有确切的说法。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