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神秘庭院,浓缩了整个一部中华民国史 | 方志江苏




读六朝金陵,如同读一本书,意味悠长,芬芳醇厚。这书中有颐和路的蔷薇花与民国建筑相映成趣,有长江路的人文与商业交汇融合,有上海路里文艺与市井的独特诗意,也有中山东路上高大浓密的梧桐和丰富的文化景观。俯瞰中山东路,以明故宫遗址为中轴,两侧分布着南京博物院、午朝门公园、西华门遗址等为人熟知的文化地标。而在明西宫遗址上坐落的一座仿宫殿建筑,偶有行人驻足拍照,在梧桐绿荫掩映下,闹中取静,平添几分神秘。即便问一问土生土长的老南京人,也未必熟识。这就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



深院隔尘嚣

二史馆是坐落于江苏南京的唯一一家中央级国家档案馆。一座小小的庭院,却如一部浓缩的民国史。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袁世凯攫取革命胜利果实,从北洋军阀统治到南方革命政权建立,从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到汪伪政权叛国投敌,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到可歌可泣的救亡图存运动,历史的一幕幕都通过档案史料、照片影像和实物信件记载延续下来,又通过档案馆走进大众的视野,“活”了起来。


二史馆正门



细看这座建筑,大门是牌坊式结构,正面写着馆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郭沫若先生所题。反面则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体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二史馆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设立。南京解放后,由于国民政府各中央机关人去楼空,大量档案、资料、图书被遗弃,到处一派紊乱之像。然而这些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国家和人民宝贵的财富,因此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1949年10月25日,政务院指导接收委员会成立,以陈云副总理为主任,负责统筹指导与处理国民政府中央各机关人员、档案、图书、财产、物资等接收事宜。11月底,由董必武副总理任团长组成华东工作团,专赴南京、上海等地接收档案。为更好做好历史档案管理工作,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南京史料整理处,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历史档案管理机构,也是现今二史馆的前身。


国民党中央党史料陈列馆落成场景(1936年)



成立之初,南京史料整理处以原国史馆(南京市淮海路31号院)作办公场所,后来在南京市委帮助下,逐步将档案集中至现址,即中山东路309号。该地原为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会址,于1929年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设立,蒋介石、吴稚晖、王宠惠、胡汉民、邓泽如、邵元冲、陈立夫、胡汉民等国民党要员曾任委员,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1936年7月落成,处处呈现着杨廷宝的建筑理念。杨廷宝是我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他一生设计工程之多,有“没有他,南京城便失了一半光彩”的说法,在建筑界亦有“南杨北梁”之誉。“北梁”是梁思成,“南杨”便是杨廷宝。陈列馆大门正对中山东路,门两侧各设置警亭一座,外形仿清代重歇山宫殿式建筑,赭色琉璃瓦顶,绿色剪边,主楼有古典拱形门,环廊设计、宫灯环绕,与绿地、花坛、树木、鸟鸣交相辉映。回廊中建有档案库房,每库达100平方米,通过防潮隔热处理,一年四季温湿度稳定。可谓清幽中见实用,楼宇中显自然。该建筑也正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二史馆的主体。


二史馆剪影


兰台半生缘

追溯“兰台”一词,早有“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后有“龙朔中改秘书省曰兰台”,渐渐被引申为档案工作的别称。又以兰花素有高雅之名,“兰台人”也成为档案工作者的雅号。1951年,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位中年人受组织委派,从北京南下赴宁,从此扎根金陵古城,和兰台结下半生之缘。


这位中年人叫王可风,是二史馆的主要创建者。王可风(1911-1975),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调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他追随范文澜多年,曾参与编写过初中历史课本,对中国近代史有一定造诣。和王可风一起南下的还有一男一女,分别是唐彪和华明。唐彪曾任二史馆副馆长,华明是王可风的夫人,曾任二史馆研究室主任。一行3人于1951年1月12日抵达南京,23日接收原国史馆,26日接收档案组,共接收两机关人员53人。他们“从根做起”,把大半生精力全都奉献给新中国的历史档案工作。


王可风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把散落在各处的民国历史档案集中起来。王可风等人由近及远,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南京、重庆、成都、昆明、广州、北京等地档案,这一过程历时两年多。而今我们也只能通过当年人的文字去体会其中的艰辛了。下文是王可风《云贵山间护运档案记》中的部分记载:


事情发生在1952年底,我们接受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到云南去接收一批旧政权档案。11月中从南京出发,12月初到昆明,同去的还有李佳、李良才两位同志。

……

车子行进到离开平彝15公里的两个山头之间,在从这个山腰转向另个山头的时候,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车头偏右离开正常的前进方向,掉头转向千丈悬崖的山涧,在危急中,猛然轰的一声,车身向左横着摔倒了。我和李良才同志从车上摔下来,被许多箱子压在地上,好容易才从箱子底下钻出来。看车子横躺在路上,车的前一个轮子半悬在涧上半着崖边。车篷坏了,箱子散乱在地上。我的近视眼镜也砸坏了,左手、两肘和腰部被碾伤了。看不到司机和助手同志,我和李良才同志便大声地喊:司机,司机。他们也不答应。我们急忙爬到车头上,在上边开驾驶室的门,看到司机和助手都呆在那里,由于紧张过度,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了。又停了一会,司机才歉然地说:出事了。


这时来往的行人都关心我们,问长问短。司机同志说:车子下到坡底急转弯时,转盘已有些不受掌握,当车子掉头要下去时,我急忙搬闸,谁知车子就倒下了。听的人都纷纷说:好险,好险!要是再下去半尺,便什么都完了。


王可风给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授课



除了收集档案,王可风还在提出了档案整理两步走的工作方法,使近百万卷民国档案在短期内得到初步整理,为社会各界利用,弥补了新中国档案整理管理方法和实践的空白。他出版的《历史档案整理方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部系统总结历史档案整理编目理论的著作。1956年7月至1960年底,王可风担纲档案史料编辑组,完成《中国现代政治史档案资料汇编》,成为毛泽东主席的藏书。他还曾任中共江苏省第三、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政协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南京市第一至第六届人大代表,并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史料学”,为档案工作和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史馆焕新颜

1964年开始南京史料整理处改隶国家档案局,并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负责保管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档案。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位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属国家档案局,负责保管明清时期档案。更名后,除了党的关系在江苏省外,其他由国家档案局直接领导。文革期间,二史馆实行军事管制,由江苏省公检法军管会接管。改革开放后,还曾短暂划归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代管。


时光轮转,岁月沧桑。从设立南京史料整理处至今,二史馆已发展成为全国民国档案保管基地和利用中心,馆藏档案1354个全宗,230余万卷档案,排架长达5万余米,可绕南京古城墙一周半有余。在格局规划上,也进行了一些增改。80年代,杨廷宝先生再次主持设计,在主楼两侧增建东西库房各一座,外观上主、配楼风格统一、相互呼应,空间上形成了秩序严谨、对称平衡的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建数字化大楼,作为档案数字化整理、扫描、技术保护的重要场所,也承袭了原有建筑风貌。而走进原来的陈列馆,除了承担日常办公用房的职能外,二三楼的陈列室仍作为档案展览的重要场所。


二史馆景色



作为历史文库,在海内外民国史研究者心中,二史馆就像一片“圣地”。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和美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者总是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在这里,有目前发现最早的孙中山《博爱》题词原件,也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物证,还有让连战最为感动的祖父爱国档案,等等。在普通查档者心中,二史馆总有一份关于祖辈的寄托。“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查询档案,看到亲人的一封书信、一份牺牲文件或者一纸入学记录,都让查档者泪流满面。


较之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内敛和低调。二史馆作为一座厚载历史的文库,亦是如此。这份内敛和低调隐匿于闹市的熙熙攘攘里,浸润在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里,也延续在城市的文化血脉里。



*以上内部资料来自于《光辉历程70年》


作者:刘龙见

刘龙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生


审核、发布:张一哲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