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灵口镇连翘花开五家沟、增收产业领头雁

连翘花开五家沟·增收产业领头雁

“四月花开五月果,摘了连翘买馍馍”。这个顺口溜,就是洛南县灵口镇五家沟村村民五月以来收获心情的真实写照。

进入五月份,走进洛南县灵口镇五家沟村,只听一声喊,“摘连翘了”,此时,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孩子都背上袋子,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上山去摘连翘,好让今年自己的钱袋子再鼓一些。

灵口镇属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山高林密,是连翘中药材的适生区,山上零零星星遍布着野生连翘,每到春季,连翘花开,景色宜人,5月挂果后,群众都上山采摘。由于没有大规模种植,随着近年单价步步趋高,群众迫切希望做大连翘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此时,镇人大代表、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冯安民深入走访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多次向县镇有关部门反映,争取上级投资。为了培育产业链条,确保产业健康发展。2015年12月,注册资金700万元的灵口镇五家沟村鑫泰连翘产业合作社成立,冯安民担任法人。合作社成立后,动员群众用荒山(荒地)入股(流转)和现金入股的模式运营,购置连翘幼苗50万株,组织人力集中栽植。从2016年开始栽培,已累计发展1万多亩,连翘栽植逐渐从山上向山下扩展,其中挂果5000多亩,2021年青 翘产量100多吨,总产值400多万元,户均增收近8000元,群众真切尝到了甜头。

今年76岁的村民王风山在这里种了两亩连翘。他种的连翘长势非常好,已经是有经济收益的第4年了。“去年连翘总共卖了一万三四(元)。”他说,“连翘采收以后,天冷前要落叶子,我把这些叶子扫到一起,运回去弄得干干净净的,5.6元1公斤卖给收购的人,也是一部分收入,去年光叶子就卖了 2000多元。”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王风山说道,“村里的领导班子弄这弄对了。” 种植连翘少不了科学管理,每年修剪枝条也需要一笔费用。面对群众无奈,他又一次站出来,每年秋冬季,村支部组织一支15人左右的修剪队伍,通过培训,在免费为群众修剪苗木,使得村民的苗木管护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支民间连翘修剪技术队伍,确保连翘苗木正常生长,提高来年挂果率。

为延长连翘产业链条,增加群众收入,2020年,在冯安民倡导下,投资300多万元的的连翘叶初加工生产线建成,大量收购群众采摘连翘叶,实现了连翘先卖果后卖叶,使产值达到最大化。2021年收购连翘叶50吨,经初加工实现产值30万元,仅此一项,群众多收28万元,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在多年的持续经营下,连翘产业已成为五家沟村群众投资少、价值高、增收稳的主导产业,2018年被授予“陕西省十大中药种植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看着满山采摘连翘的群众,冯安民满脸喜悦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据了解,连翘是商洛市的“市花”,为木樨科连翘属,外形呈灌木或类乔木状,相比于同是金黄色的迎春花,它比较高大,枝条不易下垂。连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其花开是景,叶出为茶,结果成药,既是商洛市“十大商药”的优势品种,也是绿化美化的优良树种。它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荒山荒坡生长。  

 

栽植连翘既不需要占用耕地,也不需群众过多的投资,一般栽植后3年即可挂果,5年至8年进入盛果期,一次栽植可连续收益二三十年,是很好的长效产业。群众种植连翘投资少、见效快、收益期长,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更好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增加自然景观,丰富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杨开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