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中国的“梵高”,他在门板上画的人体油画成为经典

沙耆自画像

沙耆是拜师徐悲鸿的天才少年,徐悲鸿先生对于沙耆也是赞赏有加,通过徐悲鸿的举荐,沙耆有机会去往比利时留学。

《画室》创作于1940年代,彼时沙耆在比利时的事业如日中天,艺术精神面貌饱满。该作记录了画家们进行室内人体写生的场景,交替运用精细、粗放的色彩和笔触组织画面,人物造型坚实,色调沉着稳健,充分展现了沙耆深厚的写实功力;女子绿衣黄裙和红色幕布交相辉映,于古典中增添了些许浪漫气息

他在经典之作《画家的画室》中打破禁忌,大胆表现人体模特,并将自己置于画面中心,使画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极大体现。沙耆将描摹人体的场景定格于画布,致敬现实主义前辈,作画之人成了画中人,构思精巧,令人赞叹。

沙耆回国时随身携带有几箱比利时油画颜料,《裸女白马》系由此颜料绘制而成。画面中的裸女健硕而自然,带有神话气质,这或许是出于对西方艺术的眷恋。

他的作品在中国的美术史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就是这样的天才画家,却在32岁的时候就被精神分裂折磨得痛苦不堪。

但是大师就是大师,即便是在报纸上随意的乱画也能够成为经典之作。人物中有乡间农夫,亦有仿安格尔《泉》的裸女造型,是画家记忆中欧洲见闻的再现。他在自己家中的门板上创作了多幅人体油画,并成为了其后期的代表作。

沙耆被誉为中国的“梵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天才与疯狂之间的关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