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袭警”事件——“碰瓷儿”?“假摔”?


“碰瓷儿”?“假摔”?

6月21日,辽宁丹东一女子驾车带父亲外出拿药,因健康码显示为黄码被警察拦停。交涉过程中,女子欲进入驾驶室遭警察推挡后倒地,护女心切的父亲见状,上前击打警察面部,警察也随即倒地。据当地公安部门通报:涉事女子被行拘10日,其父因涉嫌袭警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这起事件中,女子情绪激动,呼叫连声,对警察的执法行为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向警察说明情况既不明了也不冷静,这应该是其性格和行为的缺陷。其父作为一个疾病在身的古稀老者,当时也屡有粗鲁行为(好在被其女儿多次劝阻),最后竟至对警察动手,说明这一老者不仅个人素养不足,还缺乏法制观念。而那位执行公务的警察,在处置过程中明显缺乏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举措,致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一步步升级,一次平平常常的执法行为发展成为惊爆网络的“大事件”,给社会管理、警察形象都造成负面的影响。从网络视频上可以看出:尽管这名年轻的警察具衔一级警司,但显然不是训练有素成熟干练的,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能力水平也都没有达到其执法管理职责所要求的水平。

而这其中,仔细察看视频,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当事女子和警察在冲突过程中各自“倒地”的行为:

——女子第一次倒地是在其欲进入驾驶座受到警察推挡之际。但当时警察的推挡力度似乎不足以导致女子倒地。这就要么是女子急迫用力,立足不稳,受到推挡后身体失去平衡意外倒地;要么是女子感受到警察推挡之后,“乘势”倒地,故意造成警察使用蛮力的假象。第一种情况警察有失误,但也未必应负全责;而第二种情况就接近于“碰瓷儿”“假摔”,与意外摔倒的性质完全不同。更何况这一次倒地直接引发了其父亲“护女心切”的行为——出手“袭警”,涉嫌犯罪,后果够严重的了。

——更戏剧性的还在后面——老者看到女儿倒地,激忿难抑,上前击打警察面部。老者年过七旬,老病体衰,这一“掌击”的力度似乎也不足以导致年轻强壮的警察摔倒,但偏偏就看到警察立即倒地,捂着脸呼唤持执法记录仪的同事“录他、录他”,“录上了吗?”——这与女子的倒地几乎雷同:要么是突然受到打击,立足不稳,身体失衡意外倒地;要么是受到“掌击”之后,“乘势”倒地,故意造成假象,扩大后果,并且不忘把这“后果”记录在案。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便是真实的“碰瓷儿”“假摔”,不仅有违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与其人民警察的身份太不相称了。

我们很难仅根据网上视频就断定女子与警察当时分别倒地的真实原因,但这几年逐渐扩散流行的两个行为名词“碰瓷儿”“假摔”却萦绕脑际,挥之不去。按说,街头“碰瓷儿”的多是一些市井无赖之徒,间或也有几个“变老了”的坏人;“假摔”则是运动场上的品行恶劣球员的惯用技俩。如果丹东街口黄码事件两位年富力强的当事男女也与这样的贬义名词有染,那可真是十分可怕的事,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负面示范、负面效应太令人思之极恐了。作为社会个体的涉事女子“假摔”,摔碎的还只是个人的品格和诚信;代表“公权力”的执法警察“假摔”,摔碎的是国家的信誉、法制的尊严。“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和谐社会,能容忍某些公职人员变成一个个的社会黑点吗?

只期望丹东有关方面深入调查,查明真相,对社会、对民众、对当事人都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而不能仅象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6月22日【警情通报】中描述的“郝某莉拒不配合遵守防疫规定,下车与民警争执,过程中其父郝某成上前击打民警面部……”那样,详略不当,语焉不详,回避重点,敷衍公众。

“过程中”三个字,遮盖了多少必须公开、必须坐实的重要情节,隐含着多少急需向社会大众交代清楚的重要事实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