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口水!洛阳这些非遗美食也太馋人了吧!



洛阳这座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名城,经过无数人的巧手巧思,诞生了数不胜数的美食。既有令人流连的老字号,也有令人垂涎的地道小吃,更有历经千年岁月的非遗美食。


行云流水的洛阳水席、洛阳人爱到骨子里的牛羊肉汤、酸香可口的浆面条……行走于洛阳,一日三餐间,与这些列入各级非遗名录中的美食邂逅,是吃货本洛的人间理想了。


一张洛城地图,网罗尽古都非遗美味,带您品一城、一味、一时光……


旋转屏幕



☝图中这些各有特色的非遗美食,都尝过才算地道的洛阳人!哪道非遗美食是你的心头爱呢?


今天,洛洛带大家“云”品尝部分非遗美食,不把你的馋虫勾出来誓不罢休😝


part1

真不同洛阳水席


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老城区中州东路393号

⏰时间:11:00-14:30,17:00-21:00

*以上信息来源:美团APP


提起洛阳水席,在洛阳城里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流行于洛阳一带的传统名吃,它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



真不同饭店始创于清末,以制作洛阳水席而闻名一方。2008年,该店以全套宴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水席的名字,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菜中带汤,汤汤水水不断;二是一道菜吃完撤下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洛阳水席采用传统的烹饪技法,有效保证了原材料所含营养成分不流失。



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全套水席分为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24道菜,冷热、荤素兼有。



真不同洛阳水席秉承“工匠精神”,一代代洛阳水席的名师高厨手把手传承至今,受到越来越到消费者的喜爱。


part2

新安烫面角


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推荐】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新城北京路与310国道交叉口(老王烫面角)

⏰时间:9:00-21:30

*以上信息来源:美团APP


在新安县新城北京路与310国道交叉口新安老王烫面角店,一笼笼包好的烫面角好似月牙一般赏心悦目,不少人慕名前来品尝非物质文化遗产烫面角。传统风味小吃“老王烫面角”,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老王烫面角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面皮为精白面粉,用开水烫后和成块,后将面切开放凉,再重新揉匀,切成脐后,擀成圆片。其馅以鲜猪肉为料,选择前胛后臀,肥瘦搭配,细剁成丁,放入猪大骨汤搅拌,然后配上大葱、生姜,佐以食盐、酱油、上等石磨小磨油等,打拌而成。其中更添加有王家祖传秘方:数十味中草药精心配制而成的大料。



烫面角状为新月,食口处内侧光滑,外侧皱迭八折,形成花边,起脊园平。饺肚内凹外凸,造型别致,线条优美。将包好的烫面角放入笼篦,旋转排列成菊花状,象征着吉祥如意。


上笼清蒸,十分钟后掀起笼屉,烟雾缭绕的热气儿后面藏着的是形如新月、色泽如玉的烫面角。烫面角不仅吃起来角软皮紧,而且鲜香不腻,蘸上辣椒和醋,一口咬下去,鲜美的汤汁在嘴里“爆开”,好吃到流眼泪!


part3

铁谢羊肉汤


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会小线南50米(铁谢羊肉汤)

⏰时间:6:00-21:00

*以上信息来源:美团APP



对于爱喝汤的洛阳人来讲,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的铁谢李松羊肉汤馆凭借着历史悠久、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汤质纯净、鲜味爽口、鲜而不膻等特点,在洛阳地区诸多汤食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不可撼动)之地。老喝家们为了喝碗铁谢李松羊肉汤,驱车几十公里而来,也是件常事。



铁谢李氏羊肉汤馆又名铁谢李松羊肉汤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10年11月,铁谢李松羊肉汤馆创始人李西连在家门前开张营业。第三代传人李松潜心学艺,在祖传工艺的基础上重新研制李氏调料,改革熬汤技艺,使铁谢李松羊肉汤达到了一个顶峰。



熬制羊肉汤时,先在锅底铺垫一层骨头,再把除去内脏洗干净的整只羊放进大锅中煮四个小时。羊肉彻底煮透后再把煮熟的羊肉取出来进行脱骨、切大块肉,最后在碗里放肉、调料、葱花、香菜即可盛汤。再要上一份饼丝或烧饼,简直是完美搭配!


part4

老雒阳面食


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洛阳市各“老雒阳面馆”连锁餐饮店

⏰时间:各饭馆营业时间不同,可咨询商家


每个洛阳人心中都有一碗地道的浆面条。洛阳有民谚:“河南府有三宝,孟津梨、灵宝枣、洛阳城里浆面条。”



想做一碗地道美味的浆面条,浆味醇厚的老浆是必不可少的。做浆时,先用水浸泡绿豆或豌豆,待其膨胀后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掉渣,然后放在缸里,一两天后,浆水发酵变酸,就可以舀出来做浆面条了。



在浆水似开非开之时,下入手擀面,再淋油“打沫”。面条快熟时放入白菜,即将出锅时加韭菜、胡萝卜丝。一碗汁稠味美、酸香扑鼻的浆面条就出锅了,再根据个人口味配以熟花生米、芹菜丁、辣椒油、韭花等佐料,这份黏稠软糯,就是洛阳人心中家的味道。



一碗浆面条到手,吸溜吸溜不一会儿就见底,再来份绝佳拍档炸馍,干湿搭配暖心又暖胃!用一个字形容,完美!



酸爽开胃、大碗实惠、家的味道是洛阳人给浆面条的标签定位,它的存在也见证着洛阳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part5

马杰山牛肉汤


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启明东路235号(马杰山牛肉汤)

⏰时间:5:00-14:00

*以上信息来源:美团APP


“吃泡馍到瀍河”,瀍河、老城是洛阳汤文化的代表,而拥有一个半世纪传承的瀍河区清真“马杰山牛肉汤馆”则是这代表之中的佼佼者,是洛阳汤文化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



马杰山家的牛肉汤馆历史悠久,其祖辈做汤的时间可追溯到清代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


为了煮出一锅好汤,汤馆的主人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了。洗净牛肉是第一道工序,之后把牛肉放入大锅里开始慢煮,5点半前后,煮了近2个小时的牛肉汤便煮好了。



汤之所以香,绝非靠“老汤”。百余年传承的包含十余种中药材的自家不传秘制配方,精选3至10龄当日新鲜的优质黄牛后腿及腿骨,煮出的汤口感更鲜美。每天牛肉送过来后,必须在洗肉池中至少浸泡12个小时,其间至少换3次水。只有经过浸泡、清洗后的牛肉,才可以下锅。



用料讲究,也是马杰山家煮出一锅好汤的诀窍。传承至今,依然严格按照祖方选料、配料,且分季节选配,精研细磨,不敢有丝毫马虎。用料齐了,煨汤也有要求。马杰山牛肉汤每天煨汤必须在牛肉煮至六成熟时放料,当汤煮好了,还得边滚边卖,直到卖完为止。



正是有了这一道道近似于打造工艺品的“讲究”,才让齿颊留香的马杰山牛肉汤逐渐成为洛阳市民间小吃的代表。



“没喝牛肉汤,枉然来洛阳”。喝马杰山牛肉汤也有讲究,一看二闻三品。一看汤色,汤清微黄,热利凉粘;二闻汤香,馥郁飘逸,回肠荡气;三品汤味,先漱口、忌烟酒,小口轻吮,先舌感,再腮感,而后慢咽,满口余香。



泡上酥香的油馍、韧爽的烙馍、金黄香甜的硬面锅盔,配以香葱、香菜、香辣子,细嚼慢咽,其中的美妙滋味,绝对会让你再喊上一声“老板!再来一碗!”


part6

平乐脯肉


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


在洛阳老饕圈内,去白马寺游玩,总有一个保留节目:到离白马寺不远的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吃一道美食——平乐脯肉。



平乐脯肉是平乐村的特色,靠着荤素结合、柔嫩爽口、肥而不腻的特点,成功俘获了平乐人的心和胃。色泽鲜亮的平乐脯肉,咬一口,松软筋道,肉与淀粉混合的咸香佐以酸爽的浇汁,香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19世纪五六十年代,平乐脯肉由其先祖郭积礼所创。



做平乐脯肉,需以当地特产红薯粉、红薯粉条、笨猪肉和土鸡蛋为原料,将红薯粉条煮至六七成熟后剁碎,和肉馅儿、红薯粉、葱、姜、蒜、独家秘制的调料一起搅拌,并加入鲜肉汤;之后,将其铺成长方块,放入油锅炸至七成熟;再上笼蒸一个小时,出笼后将其切成长条状,盛入瓷碗上桌。由于这道菜在制作时雏形是铺出来的,故取其谐音“脯肉”。



如今,平乐脯肉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在古都飘香,香的爽口,香的筋道,香的惬意,成为平乐镇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们逢年过节或重大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part7

洛宁蒸肉


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洛阳市洛宁县


说到洛宁的名吃,一道历史悠久、口味上乘的传统名吃——蒸肉不可不提。蒸肉由猪肉片、大葱、粉条、面酱、玉米面等搅拌后用笼蒸成,入口香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在洛宁县君平餐饮总店,洛宁蒸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卫军平展示了这款名吃的制作过程。



制作时,先把切好的肉片过水后用作料腌上,腌肉时一定要拌上大葱。接着就可以烫粉条了,使粉条儿发软而不发黏时捞出,与肉、玉米面及调料等搅拌均匀。接下来擀一块薄溜溜的面皮铺在笼篦上,原料铺在面皮上,上锅蒸熟即可。出锅后,味香色佳,粉条一根根不粘连。虽说洛宁蒸肉主要食材是粉条,肉不多,但吃起来比肉还香呢。



洛宁蒸肉历史悠久,在洛宁县,过年吃蒸肉跟正月初一吃饺子一样有意义,逢年过节、老人过生日等重要日子,洛宁小城里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做蒸肉。


卫军平制作的洛宁蒸肉采用传统工艺,较为复杂,选料以当地特产为主。他说,洛宁蒸肉对原料有特别要求,肉选用肥瘦相间的多层五花肉,排骨选用骨小肉多的,粉条使用纯正红薯粉条。蒸肉的制作工具也有讲究,须用生铁铸造的铁笼、铁锅。



粉条的莲松柔软配合肥肉溢出的油汁,两者相互渗透融合,在唇齿间绽放出鲜香四溢……


part8

洛宁县酸牛肉


级别: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推荐】

📍地址:洛阳市洛宁县王范回族镇佳美路与G343国道交叉口南中原村五组中原桥头(中原白记食府)

⏰时间:9:00-15:00,17:00-21:00

*以上信息来源:美团APP


初次听到“酸牛肉”这个名字,你可能觉得没有食欲,甚至会纳闷,好好的牛肉怎么会酸呢?但亲自品尝后,才知道这牛肉入口酸,回味香,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豫西小城洛宁城西的中原白记食府是这道美食的发源地,创始人白林武师傅,是豫西地区远近闻名的厨师。这道菜其实是他在经营饭店时的无心插柳之作,到现在还为人津津乐道。在白林武师傅开店初期的一个冬天,几名客人在吃烩牛肉时嫌有点凉,让给他们“热热再吃”。白师傅将牛肉放入锅中加热,不料一时失手放多了醋。没想到,客人吃得非常满意:“从来没吃过这样的酸牛肉,好吃!”客人走后,白师傅又做了一碗偏酸的烩牛肉,一尝味道还真不错!



在这个契机下,白师傅运用几十味大料和醋熬出用来制作酸牛肉的秘制汤汁,不断试验配方比例,逐渐形成了今天人们吃到的白记酸牛肉。这道菜品中,不仅肉质鲜美,汤汁油亮,且营养丰富,配方中醋的存在中和了牛肉的厚重,肉香的浓烈与葱段的清香,互相对抗的同时也互相交融,牛肉入口酸中带辣,烂而不化,回味无穷。



宁酸牛肉不仅肉质鲜美,汤汁油亮,而且营养丰富,高蛋白含量和低脂肪含量的优点,也成了中老年人营养佳品的首选,一个小秘方:酸牛肉汤汁+拌面=堪称一绝!


part9

裴师傅月饼


级别: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信息】

📍地址:洛阳市嵩县


裴师傅传统手工月饼初创于1927年,孟州人鲁氏在朋友的帮助下落脚嵩县,随后鲁氏发现当地盛产核桃、花生、杏仁等干果,觉得自己有制作糕点的手艺,于是就在嵩县老城牌楼巷口开了一家点心铺。当年,裴双喜拜鲁氏为师,进入点心铺学徒,不足两年就学会糕点和月饼的制作方法。1931年,裴双喜创办“荣庆号”点心铺。随后裴双喜将月饼制作技艺传授给裴家三个儿子。



裴师傅传统手工月饼的馅配料有:冰糖、花生、核桃仁、芝麻、葵花籽、姜丝、陈皮、果仁等近20种原料。传统手工月饼的制作工序有:和面、拌、包、压制、烘烤、包装等。




洛阳的非遗美食还有很多很多

欢迎大家亲自到洛阳品尝~

你吃过最美味的洛阳非遗美食是什么呢?

快安利给大家!

///



#潮起潮洛


为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工作要求,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洛阳网启动“洛阳文旅城市焕新计划”,开设“潮起潮洛”栏目。欢迎各界潮人积极投稿。详情点击超600万次!洛阳又火了!


—END—


图片来源:洛报集团

统 筹:白银龙

主 编:李鹏鹏 责 编:刘宝文

校 审:王亚萌 编 辑:焦小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