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与脑健康:缺了不行,过犹不及

07 月 17 日的《热心肠日报》,我们解读了 9 篇文献,关注:维生素D,维生素K,矿物质,益生元,膳食纤维,植物性饮食,藏族饮食,膳食蛋白质,梅干 ​​


青岛大学:膳食维生素K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相关

Frontiers in Nutrition——[6.59]

① 利用美国NHANES调查的数据, 纳入有完整24小时膳食回顾资料的大于60岁的2524名参与者进行分析;② 与摄入维生素K(VK)最低组相比,摄入VK最高组的低CERAD W-L评分、低AFT评分、低DSST评分的优势比(OR)分别为0.39、0.59和0.44;③ 膳食VK摄入量与低CERAD W-L评分之间存在L型剂量反应关系,而膳食VK摄入量与低AFT评分和低DSST评分均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④ 此外,蔬菜源VK摄入与低CERAD W-L评分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

【主编评语】

之前的一些研究探讨了维生素K(VK)状况和认知之间的联系,但老年人膳食VK摄入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近期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东峰作为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膳食维生素K(VK)摄入量和蔬菜源VK摄入量与认知能力降低的风险呈负相关。注:数字符号替换测验(DSST)、动物流畅性测验(AFT)和美国老年痴呆症登记联盟(CERAD)词表学习测试三者的分数越高,提示认知能力越好。(@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Dietary Vitamin K Intake With Cognition in the Elderly

2022-06-23, doi: 10.3389/fnut.2022.900887


补充维生素D恶化阿尔茨海默病?

Aging Cell——[11.005]

① 给予足量VD饮食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血清VD水平显著降低,说明VD缺乏可能是AD早期特征或结果,而不是原因;② 并且,补充VD可以造成Aβ的沉积,从而加速AD的产生;③ VD依赖的基因组信号在AD患者大脑中受损,VD补充加剧了脑组织病理恶化中的非基因组VDR/p53复合体对AD小鼠大脑的损伤,促进神经元凋亡;④ 队列研究表明,补充VD可能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并增加血液中VD水平较低的已患痴呆症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主编评语】

缺乏维生素D(VD)与患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痴呆症风险存在联系,孰因孰果缺乏证据。文章作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AD患者脑内编码维生素D受体(VDR)通过形成P53复合体转化成一种非基因编码信号通路。本文在此基础上,基于动物和人体实验,探究补充VD对AD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补充VD可能加重AD。(@Bingbing)

【原文信息】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worsens Alzheimer's progression: Animal model and human cohort studies

2022-07-12, doi: 10.1111/acel.13670


饮水中含有较多的钙和镁或许对人体有益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8.472]

① 纳入近2.7万名绝经后妇女,通过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分成低/高水矿物浓度组,并与国家水质报告中钙和镁的含量进行对比;② 通过16年的随访共发现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各2023例、2279例、452例;③ 在低水矿物浓度组,其钙和镁的浓度分别为29和5 mg/L,而在高矿物组中其浓度分别是52和10 mg/L;④ 高饮水钙和镁与较低的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有关;⑤ 独立分析中发现只有水镁,而不是水钙,与缺血性中风有关。

【主编评语】

饮水中含有钙和镁对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未知。本文基于食物频率调查问卷以及国家水质报告获取人群饮水钙和镁数据,并进行16年的跟踪随访,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从饮水中获取更高的钙和镁,尤其是镁,可能降低绝经后妇女的中风风险。(@Bingbing)

【原文信息】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drinking water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2022-07-11, doi: 10.1093/ajcn/nqac186


益生元对铁吸收的影响(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11.567]

① 收录11篇人体实验研究益生菌对铁吸收的影响;② 某些益生菌提高铁吸收,但研究和结论间并不统一;③ 在储铁水平低的成年女性和缺铁婴儿的研究中发现,>3.5克的半乳寡糖和果寡糖结合常用的铁化合物富马酸亚铁提高铁吸收;④ 许多因素影响益生元对铁吸收的影响,包括益生元种类、剂量、单次或长期服用益生元、铁化合物、体内铁水平、炎症水平和研究人群的年龄;⑤ 需更多研究最佳的益生元、铁化合物和剂量组合,以及长期服用对于铁水平的影响。

【主编评语】

铁缺乏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口服铁是最推荐的一种预防铁缺乏的方式。增加铁吸收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表明,益生元影响铁吸收。本文系统综述了益生元对铁吸收影响的现有证据。分析结果显示,一些益生元,比如低聚半乳糖和果寡糖,可以增加铁吸收;且不同益生元种类、剂量等以及机体自身水平均影响该效果。(@Bingbing)

【原文信息】

The Effect of Prebiotics On Human Iron Absorption: A Review

2022-07-11, doi: 10.1093/advances/nmac079


聂少平等:膳食纤维-肠道厚壁菌门-机体互作 (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11.208]

① 厚壁菌门降解膳食纤维,直肠真杆菌消化支链淀粉,Roseburia intestinalis消化木聚糖,普氏粪杆菌消化葡甘露寡糖;② 大部分膳食纤维均对肠道厚壁菌门具有较大影响;③ 厚壁菌门与机体健康有关,补充厚壁菌门可以促进机体健康;④ 膳食纤维增加肠道厚壁菌门,缓解相关疾病,其机制包括肠道通透性、炎症、糖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合成以及能量消耗等;⑤ 膳食纤维-肠道厚壁菌门-机体互作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主编评语】

这是南昌大学聂少平和Jielun Hu与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的综述。厚壁菌门是肠道最主要的菌群门类之一,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厚壁菌门含有很多消化膳食纤维的基因,并且可以与肠粘膜作用,保护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厚壁菌门对膳食纤维的消化机制、以及膳食纤维-肠道厚壁菌门-机体健康/疾病互作轴的存在,论述了膳食纤维通过增加厚壁菌门从而对健康产生的益处等。文章为相关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等益生元的使用提供参考。(@Bingbing)

【原文信息】

Gut firmicutes: Relationship with dietary fiber and role in host homeostasis

2022-07-12, doi: 10.1080/10408398.2022.2098249


国内团队:膳食蛋白与健康结果的关系如何?(综述)

Clinical Nutrition——[7.643]

① 囊括16篇论文共58个荟萃分析,所有研究的质量等级为中等;② 采取随机效应模型的荟萃分析中,14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仅1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③ 22篇荟萃分析的异质性大或非常大;④ 3篇荟萃分别对于小规模研究的效果和过度显著性偏差明显;⑤ 1篇荟萃分析中有强建议性的证据表示:增加5%源自动物蛋白的能量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12%相关;⑥ 对于2型糖尿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动物和植物蛋白的健康影响不同。

【主编评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玉虹团队研究成果。多项研究表明膳食蛋白与多种健康结果有关。本文主要探究这些研究证据是否夯实有效。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膳食蛋白与特定健康结果有关,但是证据力量有限。并且膳食蛋白的来源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探究膳食蛋白与健康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Bingbing)

【原文信息】

Dietary protein and multiple health outcom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2022-06-20, doi: 10.1016/j.clnu.2022.06.005


国内团队:植物膳食缓解中国人的肥胖和代谢紊乱

Frontiers in Nutrition——[6.59]

① 纳入CHNS中11580 名参与者,通过三次24小时饮食回顾及总植物性饮食指数(PDI)、健康PDI(hPDI)进行评估;② 在平均大于10年的随访期中,共确诊1270位超重/肥胖、1509位高血压、720位T2D患者;③ 发现高PDI评分与降低超重/肥胖、高血压、T2D的风险呈显著相关;④ 小于55岁的人群亚组分析提示PDI/hPDI与超重/肥胖、高血压和T2D呈显著负相关;⑤ PDI与hPDI在完全调整后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主编评语】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徐少勇团队研究成果。植物性膳食对身体有各种益处,但是其与中国成年人肥胖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关联性证据不足。本文对一万多名中国成年人进行10余年的随访发现,植物性膳食与肥胖、高血压、T2D有显著负相关,尤其在小于55岁人群亚组中更明显。(@Bingbing)

【原文信息】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lant-Based Diet Indices and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s: Longitudinal Analyses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2022-06-20, doi: 10.3389/fnut.2022.881901


国内团队:食用糌粑、酥油茶、清茶与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有关

Frontiers in Nutrition——[6.59]

① 本研究纳入我国西藏拉萨藏族1954名男性和3060名女性,调查藏族成年人的饮食习惯和代谢疾病的联系;② 相比各自食物最低摄入组,糌粑中、高摄入组代谢综合征的优势比(OR)为0.59和0.53,酥油茶的为0.67和0.61,清茶为0.85和0.75;③ 在探索这三种食物的共同影响时,与从不/很少摄入组相比,中等摄入组的校正OR为0.65,高摄入量组为0.59;④ 未观察到代谢综合征与藏式面条和生牛肉的关联。

【主编评语】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刘巧兰和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景中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藏族同胞食用糌粑、酥油茶和清茶与代谢综合征呈负相关,这可能与这些食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如β-葡聚糖)、维生素、矿物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植物化学物有关。注:糌粑(Tsampa)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它的做法是把青稞、豌豆炒熟,磨细成面。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酥油中功能性脂肪酸含量丰富,尤其是天然共轭亚油酸(CLA)、EPA和DHA。(@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Tibetan Habitual Food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Tibetan Peopl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2022-06-24, doi: 10.3389/fnut.2022.888317


每天吃50g梅干或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8.472]

① 235名绝经后女性随机分配至每日摄入50克、100克梅干或对照组;② 50g和100g梅干组的依从性分别为90.2%和87.1%,总退出率为22%,特别是,100克梅干组的退出率为41%;③ 12个月后,对照组髋骨总骨密度平均下降1.1%,而50g 梅干组骨密度基本维持不变;④ 与基线相比,对照组6个月时髋部骨折风险(FRAX)增加,而合并两个梅干组(50g + 100g)的 FRAX评分保持不变。

【主编评语】

梅干富含酚类化合物,有研究显示摄入梅干可能通过对骨骼代谢产生有利的影响而减轻绝经后骨质流失。近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每天食用50克的梅干坚持六个月以上可以防止绝经后女性髋骨骨密度的减少,这或许能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的非药物疗法。(@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原文信息】

Prunes preserve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a 12-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Prune Study

2022-07-11, doi: 10.1093/ajcn/nqac189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注册营养师陈彬林,Zhang,Rustypotatis,阿当,Bingbing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16 | 顶刊接连发力:如何攻克减肥难题?

07-15 | Science子刊新证:菌群可能影响对新冠病毒的预存免疫

07-14 | 今日Nature三文聚焦肠道:菌群/免疫/干细胞

07-13 | 胃肠病学两大牛刊共同指导:IBD临床研究和药物治疗

07-12 | 武阳丰等:食疗改善高血压!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降压循证饮食来了

07-11 | 野火烧不尽!Nature揭示大肠癌干细胞休眠的调节机制

07-10 | 1000人试验:每天1个牛油果,能改善代谢健康吗?

07-09 | 赵方庆+魏泓等GUT:抑食欲、调菌群的强效减肥肽

07-08 | 朱书+王育才NBE:巧妙包裹抗生素,效果大增,伤菌大减!

07-07 | 今日Nature:肠道如何耐受食物抗原?一类新发现的T细胞很关键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