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江西穷小子,14岁辍学打工,不甘命运,18年后逆袭过上好日子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24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钟兴@钟先生在越南,1990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目前在越南工作8年了。

小时候,贫穷就像一个枷锁,紧紧扼住了我的咽喉。

小学时,我穷得上学没有鞋穿,连书包都是猪饲料袋做的;初中时,父亲打工每月只有200元,我在学校两包榨菜可以吃一星期……可就这样,老天还不放过我们,父亲查出了癌症。

14岁,我懂事地提出退学,跟着父亲做防护服。没想到,我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我从一个稚气未脱的未成年打工仔做到越南分公司的管理层,年薪也涨到几十万。虽无大富大贵,但每一步踏实坚定。

(明明是90年的我,长得像40岁)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一直在外地打工。我和小一岁的弟弟就成了留守儿童。

8岁那年,父亲得了鼻咽癌。那个年纪,我还不太懂癌症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记得,自从父亲得了这个病以后,母亲就开始陪着父亲四处寻医,常年不在家。原本平淡而幸福的一家四口,不得不分开过。

有一年,父母都去广州看病了,我们俩就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当时,父母为了节省开支,就在广州黄浦区租了一个简陋的房子。

(上学时期的我)

白天父亲去医院做激光放疗,母亲凌晨就去菜市场帮人干点搬运的活儿。她想多赚点钱,补贴给父亲看病。那段时间,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每隔两三个月,父母还是会往家里打几百块钱的生活费。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我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更没有零用钱。每天早上只能吃糍粑,中午吃番薯。去乡镇上五年级和初一的时候,爷爷只给一块六毛钱。这些钱刚好够买两大包榨菜,就着榨菜我得撑一个星期。

每次开学季,我看着同学们都报名上学了,心里其实很羡慕,也很着急。但是,家里没有钱,只得等同学们全部报名后,如果还有名额的话,我们兄弟俩才能去报名上学。

那时候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上学的书包都是用猪饲料袋做的,没有鞋子就只得光着脚去学校。贫穷就像一个紧箍咒,紧紧地把我套牢。

(我在越南游玩)

虽然我不知道大富大贵是什么样的,但是,摆脱贫穷这个念想已经在我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上四年级。父亲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便到从化市一个无纺布制品公司开始上班。他每个月有200多块钱的工资,除去日常开支外,其他的都寄回家里给我们兄弟俩。

我不敢想象,一个月200块钱都不到的话,父亲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退学的念头。当时我想了很多,想着父母赚钱那么辛苦,自己是大哥一定要承担起家里的责任,只想早点出去赚钱,替父母分担压力。

于是,在初二上半年的时候,我跟父母讲不想上学了,想跟着他们一起去打工。

(刚开始打工时,我有点杀马特)

我记得很清楚,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以后,父母狠狠地臭骂了我一顿。他们当然不会同意。

因为他们知道不上学的话,将来的路会更艰难。生活给了他们太多磨难,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重蹈覆辙。

可是我主意已定,父母不同意,我就想尽办法在学校捣蛋。上课故意和老师做对,让我往东走,我偏往西去。我还无缘无故地旷课,考试故意得零分。见我这个样子,父母万般无奈。

母亲怕我走上偏路,无奈之下只能带我去广东,和他们一起打工,那一年我14岁。离开学校,意味着我的学生时代彻底结束了。

接下来,我的身份变成了一个未成年打工仔。初入社会,稚气未脱的年纪,我还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怎样,只能被父母拉着往前走。

(我和弟弟的合照)

到了广东后,我本来打算到工厂打工,但是因为年龄不够被拒绝了。

试过好几次都是这样,没想到现实如此无情。

我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了,每天只会躲在出租屋里睡觉。母亲怕我变懒,就跟工厂管理员申请带一些手工活给我做。

后来,父亲说让我去学缝纫技术,学会以后和他们一起做防护服。他中学毕业就进入了这一行,缝纫技术非常好。当时的我像一只迷途的羔羊,父母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后来,我到一个小工厂学缝纫机,3天不到我就学会了。当我再次来到父母打工的厂子应聘时,管理人员得知了我们的家庭情况,便特殊照顾了一回,让我破例入了职。

没想到这一做,就是18年!

生活就是这样,即使行差踏错也只能往前走,人生从来没有回头路。每一步,都得为自己负责。

(我在工厂车间)

进了工厂我才发现,原来打工这么辛苦。

我每天的上班时间是7:30-22:30,一个人要做两个人的工作量。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讲,真的是巨大的挑战。但是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就像一个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在雨中拼命奔跑。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不好好读书就只能是这个下场。自己选择的路,没有回头的资格,跪着也要走完。

其实,我也曾在心里抱怨过。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为什么我们家那么穷?为什么我的父母要遭受如此多的磨难?可惜,老天沉默不语,它给不了我答案。

我每天累得像狗一样,回到出租屋里倒头就睡。瘦弱的身体,似乎风一刮就倒。父母心疼不已,他们知道我承受了原本不该承受的重担。

(打工者的艰辛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回头,往前看,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父亲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于心,它就像一颗定心丸,一针强心剂,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安抚。我这种家庭出身,学历又低,就算在工厂打工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能拼的只有踏实努力的付出。

接下来的日子我不再抱怨,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努力工作。除了把技术应用地炉火纯青,我还每天摸索公司管理流程,以及如何提高产品效益。每向前走一步,我都稳扎稳打。

我的付出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提升为班长。那一年,我18岁。

这对我来讲,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刚做班长的时候,大家议论纷纷,觉得我不行。车间工人们都说:“跟着这么年轻的班长,能赚到钱吗?他会安排调节工作吗?”

(我做到了管理层)

后来,为了证明给大家看,我每天工作都要比别人多付出。大家都休息了,我还在学习怎么安排工作,如何提高生产效益。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个月,我带领的车间平均工资拿了第一,每个人工资都增加了300-500不等。经过这件事以后,车间所有的工人都很信任我,愿意和我一起共进退。

父亲的话,再次从我耳边响起,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似乎看到了前面的累累硕果,已经在等着我去采摘。然而,我成长路上注定充满荆棘。

在外面打拼多年,深知生活不易。当我有能力的时候,我更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

22岁,我已经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独自管理一个大车间。那时候,广州公司业务非常多,计划在外地开厂扩大规模。

(和广州的同事)

当时我向公司申请,把防护服拿回老家县城开展扶贫车间。注册的时候,用的是我表哥的名字。加上我亲叔,我们三人一起合伙,股份各占30%。

前期筹备时,我向公司借设备,并且周末带师傅过去给员工做培训。后期交给他们两个人管理,没想到,工厂开始起步并不顺利。

三个月后,我叔和表哥就发生了矛盾,他直接退出合伙人。刚开始还出现了亏损,搞得我非常紧张和担心。所幸,经过我的调整,逐渐有了收益。

可即便如此,我也始终没有分到该得的那份。最终,我看出表哥的为人,也选择了退出。两年后,我去了越南。他每天醉酒当歌,自以为潇洒地过日子。结果可想而知,工厂以倒闭告终。

(第一次去越南)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我小时候穷怕了,做任何事情都比别人更加努力。我想通过自己的付出能够出人头地,但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过程有多艰难。

如果当初没有领导的照顾,我可能会一辈子待在流水线上,难有出头之日。我很感恩那些困难时期帮助过我的人,更想力所能及地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然而,有些人,我们想帮却未必能有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广东那边的公司开始分家,人员面临着巨大调整。两年前,公司曾到越南考察落地布局事宜。可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更好的人去管理。借这个机会,老板就提出带我一起过去。

24岁那年,我毫无留恋地跟着老板去了越南。此时,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无知少年。我不仅成了被老板信任的人,收入也从几百块钱涨到了年薪几十万。

(越南农民的房子,看起来有点像土豪的家)

虽然还是熟悉的行业和老板,但是这一次出国到越南,就好像人生重新做了选择。这在里,我又要从一个普通的车间技术师傅做起。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个新环境中。

刚到越南公司的第二天,我就投入了工作。每天与越南人开会研究,如何布置工作,更改操作流程。遇到他们不明白的问题,还要进行分析解答。我要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与此同时,我也遇到了语言障碍。幸运的是,第一年公司配有翻译,不幸的是,第二年开始公司就减掉了翻译。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一门语言。

(我和越南的团队)

辍学之后,我一直都在学习如何生存,鲜有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这次为了学好越南话,我每天都进行大量练习。我买来了不同的书和 CD,用中文同音字写在笔记本上,用最笨的办法背记单词。

我从来没有如此拼命地学习过,但比起打工吃的苦学习真是小儿科,悔不当初啊!

其实,学习语言最重要的还是所处的环境。工作的时候,我在车间经常接触越南人,这让我在学习中事半功倍。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可以把越南话说的很流利了。

刚到越南的时候,我发现这边的人没有存钱的习惯,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尤其是发工资的第一个星期,经常会有很多人请假。他们美其名曰要享受生活,及时行乐。随着受中国人的影响,近几年当地人也学会了理财存钱或者投资。

(越南公司施工现场)

在越南,我跟老板学到了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技巧,比如如何去提升团队士气,如何带领团队更有效提高公司业绩。同时,我的个人能力和格局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脑子里想的就是,每个月按时领工资,饿不着就好。现在想的是,如何更有效的改善生活,更努力的改变每一天,让将来的收获更多。

我从学校出来到现在,一直在防护服行业。疫情期间,我们公司业务量比往年多了300%的订单。大家在加班加点的同时,收入也得到了增加。同时,我们也捐赠了上千万元的防疫物资,得到了政府的认同。

(去年回国时,穿着自家生产的防护服,非常自豪)

来越南的这几年,中国人都是工作8小时,而我除了白天管理公司外,每天晚上还要和老板开会。做总结和汇报,一直忙到夜里零点。长时间下来,90年出生的我,长相着急得像40多岁了。

现在回头看时,感觉自己一路走来,好像在爬山。我从山脚开始艰难的攀爬,虽然途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阻碍,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爬到了山顶。

生活中,我的收入增加了,父母的日子也比原来好过了,他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辛苦了。工作中,我总是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心里想的都是如何为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

我觉得,不管出身如何,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不能选择过去,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

(这是越南唯一冬天会下雪的地方)

你看我,初中辍学,学历很低。但,我后期通过努力,学会了电脑办公软件、自学越南语。通过在工厂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最终我走上了管理岗位。

小时候,村里的邻居看不起我们家。如今通过打拼,我改变了家里的生活质量,在村子里也算小有名气。每次休假回家的时候,邻居们知道了都会到我家去坐坐。他们夸我为父母争了光,让父母过上了好日子。

(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身心)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曾经,我就是一个穷人家的普通孩子,但是我并没有向命运屈服,更没有破罐子破摔。

为了摆脱贫穷,我选择更加努力向上的生活。这么多年的打拼,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跟对人,做对事,方能成为人上人。

【口述:钟兴】

【编辑:小骨头】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