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之月》:一部非常悲伤和致郁的电影

《流浪之月》是一部非常悲伤和致郁的电影,切入的视角相当独特,当大段铺陈把两人的情感羁绊煽情到顶端时,以为他们要排除万难终将一起流浪时,意外的逆转,瞬间前面积攒的纯粹和凄怜统统荡然无存,对于痛苦的根源莫大的讽刺。就像企发文化的婷婷说的,原本以为只是单纯讲述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慰藉的故事,没想到结尾出了个王炸,果然没有必要为了讨好任何人而改变自己。

该片根据凪良悠的同名小说改编,女孩更纱原本在自由快乐的家庭中成长,结果快乐的日子在9岁结束,父亲逝世、母亲不告而别,更纱被阿姨收养后过着难以忍受的生活,逃离阿姨家又被佐伯文绑架。十多年后,曾经的绑架事件受害人与加害者意外重逢,两人发展出了一段特殊羁绊...

这部电影其实节奏挺慢的,有些地方也可以说是拖沓,但我恰好在深夜里观看,能静下心来看完。 看前半段的时候,虽然我被阿文的温柔打动过,跟更纱的遭遇共情过,被那句“更纱,你永远只属于你自己一个人”触动到,也很喜欢更纱在午夜梦魇侵袭时,睁眼看到的是阿文的那个场景。但是我一直有疑问,阿文,你喜欢她吗?你到底是喜欢小女孩,还是喜欢更纱?

跳出电影,假如男主是一个猥琐男,我还能代入他们之间的情愫以及羁绊吗?我想我不能。阿文真的对更纱没有任何企图吗?一个如此信任他的小女孩,可以说是任他摆布,他为何好像一点都不“见色起意”,简直不像一个正常的男人。结尾出来我才知道,阿文的确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是有缺陷的,但他的爱一直很完整。

女主破碎的家庭不想让别人乱碰;阿文的童年阴影导致的身患疾病,两个孤独的人彼此依靠救赎着。站在上帝视角的我:揪心极了,你俩赶紧凑一块。当然冷淡的旁观者并不这么认为,自以为是伸张正义的媒体言论和舆论吧。小女孩幼时没有勇气,长大后情感饱满,却用错了方法。至于世界变得不堪,抨击了这过早的“爱”,而男主生理上的不足,造就了温柔又离世的性格…最后流浪的他们,还是选择一起流浪,是唯一的浪漫了。

青蓝色的天空上月亮每晚都在变,她对他的爱看似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依靠,在她的记忆里,他像个守护者陪伴着她。超过爱的范畴的绝妙的关系,这是两个苦难的人之间的互相救赎。虽然影片时长足有两个半小时,却没花多少笔墨讲男女主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羁绊。即使遭到强烈的非议,也愿意长久地陪伴彼此哪怕是一起流浪,而且把两人之间的情感描写得过于暧昧,更接近于柏拉图式的爱情。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影评中写道,在我眼里这是一部当之无愧能称为“电影”的电影,至今为止看的邦画中最喜欢的一部。每一个镜头都有着相当的语言力量,在台本和对白以外蕴藏的那些欲语还休的信息和情感,胜过任何干瘪的呐喊。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两个残缺的人,和一个残酷又美好的世界。就算这里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那就再流浪到某个地方就好了。

以创作而言,从李相日自己的《恶人》到《禁室培欲》关于共情斯德哥尔摩症群的合法性,来反衬“正常”生活更泯灭人性已经不算新鲜的主题了,因而此次的两个半小时里李相日明显塞入了过多的讨论内容,同时看到愤世嫉俗、原生家庭苦难、苦恋抓马,甜甜恋爱。而且如此激烈尖锐的故事,导演竟然以这样冷静的口吻来讲述,角色们情绪波动虽激烈、却丝毫没有“怒”的情感,既压抑又平和,始终吊着一口气,观感很不同寻常。

更多精彩推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