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骨科门诊中拍片子的那些事儿

骨科门诊中,医生会根据病因和病情来建议患者拍什么片子的检查,俗称“拍片子”,常用的有X光、CT以及核磁共振这三种影像检查方法,那对于患者来说,拍什么片子才最合适呢?

1、X光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普通X线对于密度较大的组织如骨骼的创伤或疾病的诊断效果比较好,而且看到范围比较大,具有整体观的优势。同时检查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骨头形态如何,是否骨折等。但遇到一些细微的骨性问题,那就需要借助其他检查了。

2、CT

CT也叫X射线断体层扫描,扫出来是多张X光片。它的主要优势是可以看到骨头的横切面,可以把骨头分层,尤其适用于对特殊部位的细微骨折、骨肿瘤、骨结核等,例如比如关节内骨折碎成几块,每一块的位置形态、脊柱有没有韧带的骨化等等。但CT的辐射最大,不建议经常使用;相比于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虽然可以看到软组织,但并不能充分显示软组织的病变状态。

3、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可以将人体的各种不同组织呈现的非常清楚,软性组织成像(比如韧带、软骨等)要优于其他检查。所以,对于椎间盘突出、肩袖损伤、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等疾病的检查,医生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MRI。同时核磁共振不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来进行成像,所以是没有辐射的,对人体没有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总之,对于骨科片子的类型来说,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贵的就一定好,最重要的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选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