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绿、慧、亮”马关五篇章构筑“云南省美丽县城”

2021年马关县积极响应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省委、州委的安排部署

顺应马关发展

回应群众期盼

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全参与

高位推动美丽县城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8月11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命名

20个“云南省美丽县城”

马关县榜上有名

马关县始终坚持“城市建在花园里、花园围绕城市建”理念,在规划上选准“切入点”、在文化上寻找“结合点”、在个性上突出“闪光点”,努力做好“美”文章,通过创建,呈现了“特色马关”的新名片。

一是规划先行,绘就系统创建之“美”。制定“一心、两环、五带、七园”城市特色景观总体规划,推动建设“一个中心公园”,连通内外“两条环线”,构建城市“五条绿带”,倾力打造“七大主题公园”,集成了造“点”成景、连“线”常绿、扩“面”建园的“美丽县城”系统创建蓝图。二是传承文化,彰显涵养创建之“美”。传承弘扬马关特色历史文化,把“安平厅”等历史性地名、代表性标签,采取“旧名新用、新旧叠加”的形式,命名了一批以安平广场、逢春大道、迎春里小区为代表的新地标、新街道、新小区;开展对玉皇阁、中山阁、石丫口碉楼等历史文物进行修缮保护,采取“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相结合的方式,留住文化记忆,提升了城市品质。三是宣扬个性,精雕细刻创建之“美”。采取“版画刻在花箱上、文化印在店铺里、风情绘在小巷中”的形式,把马关特色文化镌刻到城市建设的每个角落、体现在城市风貌的每个细节,打造了一批以茂源街、坡头街为代表的主题街区,建成了延绵10里的版画走廊,绘制了3200平方米的墙画,打造了旧貌换新颜的七彩音乐广场,让昔日的“臭水沟”蝶变成为今天的网红“打卡地”。

马关县坚持“创建为产业服务,产业为创建支撑”理念,既发挥创建的辐射性、带动性,又彰显产业的拉动性、支撑性,努力做好“强”文章,通过抓创建工作,为产业发展造声势、优环境,用产业发展为创建工作强支撑、给保障,呈现了“产业马关”的新动能。

一是做强一产,让产业为创建“添彩”。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乡村建设指导手册、城乡风貌管控导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建成了一批集山、水、田、园为一体,彰显载地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边关文化、党建文化的美丽村寨和集镇。实施“一县一业”计划,发展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推广种植草果、砂仁等产业,马关草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光坎米纳入省级“十大名品”,培育了一批全国全省叫得响的高原特色绿色农业品牌,我县即将建成道地药材产业园。2021年,以砂仁、草果为主的农业实现增加值17.4亿元。二是做强二产,让产业为创建“加油”。依托马关丰富的资源和现有矿产业链,坚持产城融合、产业兴城,实施有色金属“倍增翻番”计划,推动以锌、锡、铟为主的有色金属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走复杂多金属矿绿色高效回收利用的新路,推进铟基础材料向功能、应用、聚集、研发转变,打造全省铟产业聚集区、世界一流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真正成为“世界铟都”。2021年,以有色金属采选冶为重点的工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三是做强三产,让产业为创建“加分”。围绕创建服务发展的思路,开展马关优化营商环境整治行动,成立了全州首个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优化了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围绕构建旅游品牌,探索“旅游+”“+旅游”模式,开发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特色民俗和乡村记忆体验产品,成功创建了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马洒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提升和打造马洒、龙树脚等一批高品质旅游景点。围绕做优公共服务,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全面开启城市更新,改造完成16个老旧小区,建成24个城市停车场,中心城区共有13187个停车位;推进5万平方米的多条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完善了一批路网、防灾减灾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供水普及率、供水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率实现“三个百分百”;在全州率先建成传染病防治楼,县城医疗、教育、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做好“绿”文章努力创建山水秀的“生态马关”

马关县坚持“创建体现生态,生态引领创建”的理念,突出重点、创建网络、强化依托、注重辐射、系统打造,努力做好“绿”文章,通过创建呈现了“生态马关”的新风貌。一是保护“绿树丛林”的生态美景。以保护为核心,加强县城周边群山自然风光保护和生态修复,形成了大美壮丽的“云海”景观、群山环绕的“盆地”美景。如今,在马关,城市能见到青山、青山能影映城市。二是打造“绿水潺潺”的生态水带。大力推进和落实河(湖)长制,对县城周边的河流全面开启河道综合治理,建成了环城绕行的18里生态水带;实施引水入城工程,打造了逢春生态公园和安平广场等一批生态水体。如今,在马关,河畅水清、城水共融、人水相依。三是建设“绿意随行”的生态城市。以公园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脉络,以庭院绿植为依托,以街边绿色为点缀,通过改造提升22个城市公园绿地,县城公园面积达59.53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29%;通过在城中村、背街小巷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建绿、垂直挂绿工程,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306.9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52%,道路绿化普及率95.46%,林荫路推广率60.31%;通过创建15个园林单位、4个园林小区、一批美丽庭院,形成了一套立体、叠加、综合的生态系统,城市风貌更加新颖、管理更加规范、环境更加优良。如今,在马关,入城即入园,随处可见绿地,时时绿意随行。2021年2月,马关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评验收。

做好“亮”文章努力创建成色足的“干净马关”

马关县坚持“抓创建就是强管理惠民生,强管理惠民生就是促创建”的理念,做到面子、里子、底子一起抓,结果、效果、成果一起促,努力做好“亮”文章,通过创建呈现了“干净马关”的新气象。一是干净的“面子”更靓。注意把握和统筹市容干净与繁荣稳定的关系,坚持疏堵结合,采取分片、包段、挂户的方式,开展“三改四化”和“治乱、治脏、治堵”工作,实行全天候保洁清洁,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7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3%。亮出整治利剑,清除一批以路为市的摊点、违法违规建筑和不规范不美观的户外广告。现在楼房清洁明亮了、道路干净宽敞了、街道规范有序了。二是干净的“里子”更实。坚持城市污水处理、垃圾中转清理、保洁队伍管理“三管齐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主次干道管线入地率达64.82%,主干道、主街区及标志性楼宇100%实现亮化。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建成公厕79座、洗手台861个。通过解决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城市的内涵得到了提升。三是干净的“底子”更厚。全面推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制度,让规范成为街区店铺的日常习惯。开展“弯腰行动”,引导群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育文明细胞,养成文明习惯。成立综合执法队和文明纠察队,常态开展执法检查和文明纠察,文明习惯蔚然成风。马关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高质量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技术评估。

做好“惠”文章努力创建服务优的“智慧马关”

马关县坚持“智慧为创建赋能,创建能惠及群众”的理念,以资源数字化、数字智慧化、智慧服务化为主线,努力做好“惠”文章,通过创建呈现了“智慧马关”的新起点。一是建设“智慧边境”,让科技惠及守边人员。强边固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人力投入更大。针对一线守边群众长时间值守,条件艰苦、压力很大、过度劳累等问题,依托物防设施,安装摄像头3287个,建成82公里技防设施,发挥技防作用,既减轻了守边压力,又调节了防控力量,更提高了防控精准力。并在全州率先探索“一部手机守边关”智能系统,“巡逻记录+预警处置+视频巡视+三非人员管理”的“智慧+”边境治理模式正在形成。二是探索“智慧生产”,让科技惠及产业工人。坚持在本地企业推进智慧化体质生产,在技术改造和政策支持方面,支持云南华联锌铟公司建设“智慧矿山”和“工业大脑”云平台,规划建设“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数字经济园区,既实现了数字与经济相融合,又推动了产业工人提高素质,共享、高效、便捷的“智慧生产”初步显现。三是打造“智慧城市”,让科技惠及社区居民。在创建过程中,建设综合数字管理中心,开发和运用随手拍APP,提升了群众管理城市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牵引城市建设,新建107个5G基站,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建成1个智慧市场、49座智慧城市公厕,推动小区“智慧物业”全覆盖。加快新能源充电桩工程建设,电动车和公共充电车桩比达4:1。推动智慧政务,建成全省第二家、全州第一家智能办税大厅。全面推广运用“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游云南”,构建“一码全览、一屏展示、一键办理”的智慧体系,居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入城即入园

入园即入景

随处可见绿地

时时绿意随行

如今的马关县

城市和美宜居

人民幸福安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