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仅是全球债务危机的一次预演,保卫人民币时刻不能松懈

目前全球外汇储备前5名分别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外汇储备是为了应对国际贸易需求,购买其它国家的商品。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713亿美元,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58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01万亿元。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今年以来,受到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外汇市场变化的主线是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贬值,导致了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这样就有利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导致外资或本国资金外流,利空股市。

1、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日本资产泡沫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在过去20年陆续登台,考虑到日元、欧元目前的困窘局面,使得人们对保卫人民币的未来有了更多关注。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最大收益是分享国际铸币税。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

美国之所以能长期维持贸易逆差而不予弥补的基本条件,就是美国通过美元动用了全球约2/3的净储蓄。美元霸权正是由于其充当着国际货币,它所获取的铸币税是惊人的。

世界货币的多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致的。美元在金融领域的地位较美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产出中的份额要高得多,但世界多极化意味着金融领域可能也出现国际货币多极化的趋势,核心的区域货币合作,可能使得国际货币领域出现多种强势货币对峙、博弈、同时分享国际铸币税的格局。

大国经济所能够选择的,只有相对富于弹性的汇率制。唯有此,才能使本币成为支点货币,成为国际铸币税的主要分享者,其选择的成本是维持相对独立的汇率政策,而收益则是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所输出的铸币税。

欧元曾经对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产生冲击,但现在逐渐黯淡了。某一区域内的支点货币将是区域内经济大国已经国际化的货币,区域内小型开放经济体受其“庇护”。

人民币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同时,就给予人民币的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以相当的关注。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民币汇率具有中长期稳定的可能条件,这极大地增加了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清迈协议”的多边化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全球的铺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并未因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制约而放缓,反而在加速之中。

2、RCEP‬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就可能成为亚洲支点货币,其收益和风险并存。

一是作为区域金融板块的核心,在金融资本全球化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源于外部的投机性金融攻击所能够造成的结果,而核心国家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风险;却必须负担起区域主导大国的责任,及时帮助这些区域外围国家重组金融体制,帮助其重返区域金融板块中。

二是作为区域金融板块的核心,可能从区域外围国家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但是其国际收支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均需考虑政策的外溢效应。

我国以推进人民币作为亚洲支点货币,有关人民币的宏观金融政策就不再是独立的国家经济政策,而是综合考虑了区域内其他国家金融经济发展需要的,带有“区域政策”色彩。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需要中国经济作出转型,目前中国以全球18%的人口,多种资源消耗高居世界首位,能源、铁矿石、铝土矿等消耗分别占全球49%、53%、56%。许多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石油更是超过70%,资源战略安全受到外部威胁。我国不仅成为全球第一资源能源消耗大国,也是二氧化硫、温室气体等第一排放大国。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呈现出压缩性、复杂性、紧迫性的特点。

发达国家在两百多年时间里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花几十年时间解决的环境问题,我国却在一个阶段集中显现出来,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中国耗用全球36%的资源,提供给全球18%的产出,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体质量上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可靠支撑,这非常具有挑战性。

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民币“资产池”作为支撑。以货币互换为手段,以跨境贸易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不仅让周边经济体接受人民币及相应资产的输出,而且中国提供高效的结算通道和便捷的境外人民币向境内的回流渠道。

没有利益相关就没有关注,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以人民币资产池的国际化为支撑。美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场是国债市场,其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却始终较低;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输出必须有国际化的中国国债市场为基础。

欧洲国家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走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平均花费了16~20年的时间,人民币的国际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RCER历经八年,于今年元旦生效,是一个值得中国关注的基本战略。

每届东博会的主题均紧扣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及中国东盟的重点热点合作领域。第19届东博会初步定于2022年9月16—19日举办,主题确定为“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

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位于广西南宁,具有近海、近边,沿江、沿线“两近两沿”的特点,距钦州港104公里、防城港172公里、北海港204公里,距中越边境200公里,是中国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省会城市。

在东博会助推下,我国贸易、投资和旅游方面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必将为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和RCEP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3、保卫‬人‬民币‬

保卫人民币就是保卫中国人的人民币资产。绝大多数人对未来充满了疑惑,不知道人民币未来的购买力还会缩水多少。

全球看空中国的声音在2010年开始高涨。美国经济学家放言,中国楼市泡沫比迪拜高1000倍;看空中国在2010年4~5月间竟然变成做空中国,股市一个月暴跌800多点,市值损失6万亿元人民币,许多企业的股票已经跌破净值,低于重置成本。房地产新政更是以高压态势逼迫住宅类房产市场回调,人民币资产在多个市场已发出拐点信号。

老百姓相信的是自我的切身感受:10年前1000元可以解决的日常生活开销,现在差不多需要5000元了。房子最少也要涨几倍。基本建设投资新工厂,与10年前的投入相比大约是4∶1。

老百姓对未来收入提高也有很高的预期。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很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水平提高不会超过物价涨幅,而且很多中产者相对物价上涨更怕的是股市、房市暴跌,这将会把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攒的财富扫荡一空。

投资失败比收入下降(或失业)还可怕,因为它会使中产者的财富被掏空,一夜回到“解放前”。更严重的是,未来中国的劳动人口会逐步减少,如果下一代人的劳动能力和创造力不能持续性增长,这会导致社会财富的增长极度地减慢。

当随着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的一代人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中国的GDP靠年轻一代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这一代人靠什么来养老,都是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没办法,只能增加储蓄,这是绝大多数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的唯一选择。为了减轻后代子孙的负担,现在四五十岁的人早就开始攒钱养老了。他们是将自己劳动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储存起来,以备与未来的劳动力价值进行交换。

但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今天你储蓄了100万元,10年后、20年、30后很可能只有相对于10万元的购买力了。每年通货膨胀率的递增让人民币贬值了。

所谓保卫人民币并非保卫人民币汇率,更非保卫固定的人民币汇率,而是保卫以人民币计价的劳动力价值,保卫劳动者转为储蓄投资的人民币资产,保卫投资者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权益。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基本理论或人民币的价值观。如果将人民币视为我们的物质家园,与此相对应的精神家园,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慰的东西是还是人民币。为了人民币而奋斗,最终会失去人民币。从这个意义延伸下去,保卫人民币实际就是重塑中国人的信仰。

如何重塑信仰,我做不到,我们这一代人也很难做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卫人民币不仅有经济学的意义,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思想领域的意义。

4、看好中国要做实事

保卫人民币不是等到人民币出现危机时才告诉大家危机来了,更不是总用“狼来了”吓唬老百姓和决策者。保卫人民币需要集金融哲学之大成,需要有宏观经济预测学的大智慧,需要走在市场的前头。

2009年年末,实体经济刚刚出现复苏迹象,中国就很快实行房地产新政,一些国家或地区接连爆发债务危机,迪拜、冰岛,然后是希腊,随后可能还有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甚至美国。

经济周期以波浪形前行,趋势却不变,股市跌下去的部分绝大多数都回来了,房地产至多只会萧条几年。很多事实说明,只要你扛得住,市场是难以套住你的。

今天全球的虚拟金融市场极不稳定,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某个货币突然间会出现大幅度波动,比如欧元在2010年上半年的贬值幅度就超过16%,欧元兑日元的贬值幅度更甚。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人民币的前景也被全世界看好。

欧元的危机实际预示着人民币的危机,欧元区是欠历史的债,人民币却在欠未来的债。

看空中国,做空中国,不仅没有基本面支持,很可能还包含着巨大的阴谋。让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急速刹车,市场似乎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在某些方面很可能比西方经济更脆弱,看好中国,要做实事。

告诉老百姓如何防范危机,避免危机。实际上,很多危机本来不会发生,或者可以被巧妙地躲过。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认定,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本来是可以控制的,就是因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处理失当,本该释放流动性,却在慌乱中一再地紧缩,结果导致信心崩溃。

2009年国家4万亿元投资加上所有银行前呼后拥地发放了96000亿元贷款,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变大了。

2010年4月以后,国家房地产新政连续出台,股市一个月暴跌800点,房地产有泡沫,但不能上企图做空中国的国际金融巨鳄们的当。

房地产业连着筋,既连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筋,也连着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发展的筋。而眼下,更重要的可能是发展,不能让中国经济的发动机突然熄火。相比股市暴跌,房地产市场暴跌影响的百姓的资产,房地产和股市若一起暴跌,“狼”就真的来了。

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全世界第一,中国股市就来了个下跌速度全世界第一。而在这之前,高盛等金融巨鳄一再地发表看空中国的言论,美国大牌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也发表文章讥讽中国经济已经跌入美元陷阱。

中国经济学家公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大肆看空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呼吁全国的所有基金经理一起来做空中国股市。

中国的确存在房地产泡沫,但比迪拜那要差一千倍!中国的确买了很多美元资产,中国地方政府虽然也借了不少债,但这些债务不能跟希腊的债务危机类比,中国股市的确有泡沫,但至于下跌800点吗?

为什么没有人做具体分析和辩证分析这些原因?媒体上天天弥漫着危机论、崩溃论,好人也被吓病了。

现在不仅不能看空中国经济,还要呵护,看空中国的言论在目前情况下的确有可能演变为做空中国!

5、警惕“狼”来‬了

实际上,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都有政策和市场“误操作”的成分,美元陷阱论实际是做空中国的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

美国人的借款也不是全部都拿去吃喝玩乐了。美国人虽然也超前消费,虽然也有全民医保和各种福利,但美国人的创新能力却是全世界第一,其创造超额剩余价值的本事也是全世界第一,更何况美国人的资产状况目前很好,美国打的是贸易战、金融战。

关键是不能总是吓唬政府、吓唬银行,一味地紧缩,匆忙地断奶。你把流动性掐死了,地方政府和银行没有流动性了,“狼”可能就真来了。至于我国持有美债超3亿美元,美元资产相对欧元区资产更可靠。

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他们就是2008年那场金融海啸的真正背后操纵人。趁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契机,高盛于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分设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在中国国企改革的时候,高盛集团入股了中国石化、中粮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企业,并占有中国移动的股份,希望通过经济危机,整垮中国,扶持他们最大的市场,美国的崛起。

高盛集团的宗旨是长远的贪婪,永远要记住,高盛不是慈善家。2021年11月10日,各大媒体曝出,高盛正在大举买入中国房企地产债券,他们在对赌中国对房地产的调控已经到底了。

高盛主要有两个手法:一个手法就是所谓的信息披露或者制造概念,还有一个手法就是所谓的影子操纵。高盛等投资银行在2004年,在国有银行要改制的时候,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宣传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价不值钱。

高盛却以一块多钱的价格收购了建行上市的股权。2007年下半年,美国商业银行对外宣布,由于次债危机,他们遭到重大损失,可是建行的上市让他们赚到了1300亿,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给了高盛100元。

高盛最喜欢创造一些针对新兴市场的概念。如“金砖四国”,把越南纳入了“新钻石11国”。2008年4月,高盛开始做空越南,他们将所有资金全部撤出,股价、楼价全部大跌。

2005年高盛向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注资2200万美元,从而成为了21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二大股东。

如今国内房企债务违约事件频发,高盛又出现了,花了很多钱买通了烂尾楼的地产商,全国的停贷通知书出现,蔓延了全国。而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

高盛一直在通过买进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的美元高收益债券,从“烂尾楼”到各种经营不善的商业物业和酒店,中国不良地产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整合,带给高盛的回报将远远超过日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