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青年人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积极调整知识结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为适配本地发展的需要全国成立了上千所县办职校(中等职业学校)。然而在随后三四十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以及制式教育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国家再度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着严重过剩问题,大量“小镇做题家”毕业即失业。青年人要想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必须抓紧调整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现有的科学体系只能够解释大自然的很小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知之甚少,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缺憾,需要更多的人去从事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比如,在这几年的疫情肆虐期间,农村是极少发生疫病的,即使从疫区回来的人,只要他回到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各个方面的资源都没有被破坏的地方,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疫病的流行影响。客观地看,中医、养生等方面的知识也会越来越被全社会重视,这些方面的培训、教育需求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我们国家70%以上的面积是山,国家正在推进山区林区的大康养,它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自我提高的,包括在网上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交流。假如真的能够在各个不同的地区,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形成对康养发展产业的基本论述,那就是知识的本地化和产业的本地化,它恰恰构成我们对教育乃至于文化、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新需求。所以,年轻人的心态积极一点,朝这个方向多做一点倾斜,主动做出调整,还是很有前途的。

国家已经把乡村振兴的规划做到了2045年,比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还要再多10年。这意味着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人才投身其中。但是,现有的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几乎没有朝这个方向转的,这是巨大的缺陷,是努力要弥补的一个空间,也正是从长远角度来说青年人的机会所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