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媒体战:技术改变一切 朱铁雄涨粉千万的关键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给所有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与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增长。

中国以互联网行业发展为开端,逐步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字化大国。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预计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3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35%,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技术助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对于媒体而言,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媒体行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改革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年8月,国家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号角。


随后的几年里,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体一齐发力,开始了从“相加”到“相融”的加速跑,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深度融合,不断创新理念、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数字经济时代重塑媒体格局、重构发展模式的新路径。

3年来,在内容建设与技术革新相互激发下,主流媒体以“互联网+”的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媒体价值链的重构,媒体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先后涌现,一批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初具雏形。

《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认为,从2017年媒体融合发展进程来看,“移动优先”成为共识,部分媒体的纸质版被关闭,以客户端为主打的移动版上线升级。“算法推送”受到关注,对“算法+”技术下的用户精准画像成为普遍追求,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升级。“内容厨房”纷纷改良,通过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内容+”的战略调整和扩张。


“智能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走向前台,写稿机器人及VR、AR、无人机等技术,深刻塑造了媒体融合的技术和产品路线。

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已成为检验各家媒体融合成效的“练兵场”。传播技术与报道模式进一步升级,通过技术升级带来的5G、4K、AI主播成为最大亮点。在报道形式上,直播、短视频、数据新闻、VR、H5交互成为常态,VLOG、评书等新呈现形式亦引人关注。同时,中央媒体与地县媒体配合传播主流价值,传达地方声音;传统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合作创新两会报道方式,助推媒体深度融合。各家媒体用实际报道诠释着全媒体时代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媒体与产业融合成为新趋势

技术革新为媒体融合引入了活水。在完成价值链重构的当下,如何延展媒体的价值链、推动全媒体生态的融合升级成为媒体融合“下半场”亟需思索的课题。


伴随着不同形态媒介间的深度相融相生,媒体与产业的碰撞融合逐渐成为新的趋势。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人民网总裁叶蓁蓁在不同场合表示:“媒体融合的下一步是实现媒体与全行业的融合,实现人才共享、内容共享、技术共享、渠道共享、盈利模式紧密协作的大联合体。”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谢新洲认为,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应是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形成对内容产品因地制宜的产业化管理,建设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综合平台,实现媒体机构多元化经营。

近年来,媒体与产业的跨界融合趋势愈来愈明显。媒体充分发挥内容优势、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平台优势,与互联网科技公司、资本公司、电商等优质资源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品牌化新型媒体平台,服务相关行业创新发展。

例如,传统报刊出版媒体成功开发了IP领域、数字出版、在线教育、新媒体、游戏娱乐、影视文化、大数据等新业态。广电媒体跨向电商、医疗、教育、汽车、农业、餐饮、特色旅游等多个领域。

新华网体育与中国田径协会合作推出一项名为“马拉松微直播”的服务,利用新华网体育媒体矩阵,为赛事主办方提供赛前推广、赛中直播互动以及赛后大数据分析服务,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助力主办方提升赛事知名度,优化赛事运营策略。

新华网体育总经理侯大伟表示,马拉松微直播平台体现了新华网体育“中国体育传播与产业整合运营商”这一定位。新华网体育将通过提供体育传播解决方案、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构建体育互动平台等多元化的服务,深化“传媒+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媒体,必将是结合技术,不断创新。今日头条依托兴趣推荐技术,一骑绝尘,赢得用户。抖音博主朱铁雄依托特效技术,变身大圣、哪吒,吸引千万粉丝,成为国风英雄少年。


技术将改变媒体,改变玩法。但是最终成功的关键还是回归内容,谁都可以利用技术,但是创意只在你的脑子里。未来充满机会,在创意的媒体世界里,冲浪吧!

(华木兰网红经济研究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