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近800所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统计出炉,赶紧收藏

近日,教育部公布最后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这也意味着3年前启动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暂告一段落。3年来,教育部共认定117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7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鉴于每年考爸考妈和同学们最操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选大学,不懂从那个角度去了解学校的实力,今天给大家一个参考点:看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和专业精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占本校招生专业总数的比例)

接下来,咱来看看相关统计:哪些学校近三年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最多?各校专业精度如何?“双一流”高校表现如何?

哪些大学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更多?

以下整理的771所高校已公布的2021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名单,在2019-202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统计名单中,这些高校表现亮眼:

(数据来源于高绩)

2019-202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统计名单(完整版)如下:

在已统计的“双一流”高校中,四川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最多,为93个;浙江大学紧随其后,入选91个;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入选88个、82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超过70个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74)、山东大学(74)、中南大学(72)、中山大学(72)。

此外,非“双一流”高校中,浙江工业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最多,为46个,其次是昆明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各入选43个;河北大学、扬州大学各41个;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广州大学各入选40个。

单科性大学中,中央财经大学入选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在财经类高校中数量最多;其次是江西财经大学,入选34个。语言类高校入选数量最多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入选54个;其次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入选37个。医药类高校入选数最多的是南方医科大学,入选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招生占比如何?

我们再来看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也就是本科招生中,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所占的比例。其中,下面这些高校专业精度超过70%:

(数据来源于高绩)


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完整版)如下:

在对764所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本科专业精度统计中,25所高校的专业精度超过80%,其中22所为“双一流”高校,3所为非“双一流”高校。

“双一流”高校在专业精度上有明显优势,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专业精度100%,领跑全国。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专业精度超90%,专业实力强劲。

在非“双一流”高校中,江西财经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专业精度占比均超过80%,不输“双一流”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武汉音乐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均超过70%,在非“双一流”高校中表现突出,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双一流”高校表现如何?


数据说明:

  1. 本表仅统计“双一流”高校,其中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尚未完整公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故未计入统计;

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占比数据,部分在各高校官网收集,部分根据高绩数据库的本科招生专业数计算得出,仅供参考,以官方发布为准;

如上表,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统计中,单科性大学表现突出,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所有本科招生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精度100%,体现了极高的专业建设水准;中国美术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占比超过90%,专业精度成绩令人惊艳。

综合性大学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占比超过95%,专业实力强劲。值得注意的是,这3所综合性高校专业设置相对广而全,在全面开花的同时,达到如此之高的专业精度,令人惊叹。

特别说明:

部分大学尚未完整公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故未计入统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占比数据,部分在各高校官网收集,部分根据高绩数据库的本科招生专业数计算得出,仅供参考,以官方发布为准;


家长考生如何利用榜单?

看了上面的榜单统计,相信考爸考妈和同学们对这些高校在专业建设上的成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将来在选大家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当作院校实力参考指标之一。

比如,长沙理工大学不是“双一流”,也不是985/211,但它3年内新增4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且高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均超过70%,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知道这个信息之后,咱再去了解该校是什么专业进入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名单,该校相关领域实力如何,该专业适不适合自己?再对比自己的分数和该校某专业三年录取分数,然后再做决断……

有人说,高校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意味着实力增强,收分预计也将上涨;也有人说,有些冷到没人开的专业,虽然入选,但其实并不受待见。

其实,志愿填报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看看自家孩子这个分数段有哪些学校,这些院校有哪些优缺点,与自己孩子的匹配度怎么样?也许在别人眼中的热门专业对自己来说恰恰是个冷门呢?这种情况,每年我在给孩子做高考方案的时候,都会遇到,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

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咱留言区见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