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一贫困村村民免费领别墅,每户一栋羡煞旁人

文|海员王哥

编辑|海员王哥

2018年6月4日,这天是官湖村全体村民们搬迁的大日子,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大大的笑容,每家每户都免费领到了一套精致漂亮的大别墅

鞭炮震天,锣鼓热烈,官湖村从此就彻底告别了以往贫穷落后的模样,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庄。

官湖村之所以能有今日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一个叫陈生的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一切也都和38年前的一件事情有关。

金榜题名,全村凑钱

村民们在别墅前合影

1980年夏天,官湖村的全体村民们都沸腾了起来,他们并不是因为这炎热的天气,而是为了村子里一个叫陈生的少年而感到高兴。

官湖村是广东省有名的贫困村,这里的村民们历代以务农为生,一直挣扎在贫穷之中,难以脱身。

可这一年的高考,他们村子里忽然传出了一个喜人的消息,陈生居然成功被国内的顶级学府北大给录取了,这一消息让所有的村民们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但就在全村都沉浸在喜悦中时,陈生全家却都愁眉苦脸的。

陈生

陈生的父亲去世的早,家里的重担全部都落在了陈生母亲的身上,这也让本就不富裕的陈家,日子过的更加捉襟见肘起来。

为了供孩子们上学,陈母每天起早贪黑,日日都在天地里辛勤劳作,可奈何家中实在没钱,陈母辛苦攒下的学费也只够供一个孩子上学的。

最终,陈母只得狠下心来,决定供家里成绩最好的陈生上学,而其他孩子则跟随她一起下地干农活。陈生知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没人不想上学读书。

承载着全家人的期望,陈生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为了不让家里人失望,陈生经常昼夜苦读,勤奋钻研,他还立志要考上一个好大学。

事实证明,陈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高考那天,陈生信心满满,顺利走出考场以后,他就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着考试分数的公布。

终于,在陈家人无比期待的目光之中,一封来自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被送到了陈生的手中。

村长在知道村子里出了一位大学生以后也是激动不已,他当即就通过大喇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所有人,陈家也突然出现了很多上门来祝贺的人。

可村民们却发现,陈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反而一脸愁容。

虽然谁都没有明说,但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陈家的情况众人也都清楚,他们瞬间就明白了,陈母一定是因为钱的问题在发愁

供陈生上学的时候,陈母就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陈生考上了大学虽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但一想到接下来的路费和生活费,陈母就头疼不已。

就在陈母盯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犯愁的时候,事情却突然迎来了转机。

如同上次的祝贺一般,陈家的门口再次出现了许多的村民,直到这时陈母才知道,原来村民们是自发地来给陈生送钱的

那个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还都只是普通的农民,谁家也没有多少富裕的钱,可他们硬是从口袋里挤出了钱来给陈生当路费

有一毛的、两毛的还有五毛的,甚至还有一位村民直接捐出了整整21元的巨款。

陈生的母亲

看到如此热心的村民们,陈母早已被感动到泣不成声,她向大家一一道谢,并郑重承诺这笔钱陈家永远都不会忘,将来也一定会还给大家的。

憨厚朴实的村民们听到陈母的感谢,连忙摆了摆手,表示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相互帮衬是应该的。

还有村民问陈生钱够不够,不够的话他们就再努力凑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么一个大学生,就因为钱的事情给耽误了上学

站在一旁的陈生也深受触动,再三向村民们道谢,声音哽咽地说,钱已经够了,而且今日的这份恩情他将来一定会好好报答。

破釜沉舟,商海拼搏

很快到了开学的日子,在全村人热切期盼的目光之中,陈生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程。

进入北大以后,陈生在学业上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此刻的他不仅代表着陈家,更肩负着整个官湖村的希望。

平时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陈生就一直都泡在图书馆里刻苦学习,为了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他还在图书馆里找了一份兼职的工作,自行解决生活费的问题。

转眼间大学四年就过去了,毕业以后,陈生就被分配到了广州市委当公务员,这可是一份妥妥的“铁饭碗”工作。

然而,这个令所有人都艳羡不已的岗位,陈生却并不太适应。

当时陈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调研广州各地的民生情况,但在调查之中,陈生却渐渐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很多普通人的工资都要比他高出许多

就连一些进厂的工人每月都能有几百元的工资,可他的工资却不到百元。

想到自己贫困的家庭和为了供自己读书所欠下的外债,陈生决定辞去这份稳定的工作另谋出路。

陈母听到陈生的决定以后,并不赞同他的想法。在陈母看来,公务员的工作体面而且有保障,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但一向都很听话的陈生此时却全然不顾母亲的反对。

在正式提出离职申请以后,陈生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下海经商。做出决定以后,颇有经商潜力的陈生,很快就搞起了服装贸易和蔬菜种植。

凭借着之前积攒的工作经验,他已经对广州的市场和经济情况相当了解了,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陈生就已经赚到了整整一百万元。

拥有前瞻视野的陈生清楚,自己目前做的生意终究有被淘汰的一天,及时寻求新的商业目标,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

想要开拓新领域的陈生,不久就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

两人在互相交换了自己对国内市场的看法以后,经过分析比较,最终他们决定进军前景更为光明的房地产行业

就这样一拍即合的两人,迅速就在湛江成立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房地产公司,乘着购房热潮的兴起,公司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就已经收回了投入的资金并开始获益。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家房地产公司就已经成为了当地房地产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公司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张。

但并不满足于此的陈生,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1997年,走在广东的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将醋加入雪碧之中饮用的场景,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其中暗含的商机。

他立即安排人手开始研制与“雪碧加醋”相同味道的饮料,同时他还对自己之前成立的一家酒厂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专门用来生产饮料。

陈生还给这款苹果醋饮料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天地壹号”,并将其推入了广东市场。没想到,这款饮料的反响居然非常好,刚上架就深受大众的青睐被抢购一空。

有了“天地壹号”的成功,陈生对自己的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一向求变的陈生又将视线瞄准到了肉类市场。

积极开拓,带领村民致富

善于把握市场脉搏的陈生发现,在喜好美食的广东人面前,任何食材都会销售得特别快,尤其是需求量极其大的猪肉。

这类产品不仅在广州人的餐桌上常见,在全国各地都饱受欢迎,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调研,陈生觉得“卖猪肉”是一件很有出路的事情

于是他说干就干,迅速就拉起了一支队伍专门从事猪肉的饲养与售卖工作,虽然“卖猪肉”的整体效益不错,但距离陈生的预期值还是差了一点。

就在此时,陈生偶然发现了一篇“北大学子卖猪肉”的新闻

陆步轩

新闻中所报道的主人公陆步轩与陈生不仅同是北大校友,就连彼此在经商的理念上都如此的不谋而合。

这一发现令陈生不禁兴奋起来,他觉得自己的“猪肉事业”正缺一个像陆步轩这样懂得养猪理论与又有杀猪实践经验的人来坐镇。

在下定决心以后,陈生马上就与陆步轩取得了联系,之后两人还开办了一个“屠夫学校”,由陈生出资,陆步轩教学,共同培养一批优秀的人员来进行猪的饲养与屠宰工作。

陈生的“壹号土猪”也收获了不少人关注的目光,他的猪肉事业也是越做越大。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陈生,在心里却始终都放不下一件事情。

懂得感恩的陈生永远都记得当年自己上大学时,乡民们给予的巨大帮助,自从陈生的事业有起色以后,他就常常给村里捐钱,改善村民们的生活条件。

无论是翻修家乡的校园,还是给老师们提供工资补助,陈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村民们的回馈,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都能够学有所成。

但直接的金钱援助并不能改变一个村子的贫困面貌。

为了让村子能够完成“自我造血”,陈生决定带领村民们一起养猪致富,只要村民们愿意按照科学的方法养猪,陈生就会将这些猪肉全部收购,而且保证价格。

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们,怎么可能轻易地就改变多年以来固定的生活方式,纵然陈生已经对他们做出了百般的的承诺,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愿尝试

陈生明白要想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他便也不再劝说。

直到第一批养猪的人真的拿到了远高于种地的收益以后,村子里的其他人这才纷纷报名,对养猪的事情跃跃欲试。

可此时的陈生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为报恩,家家送别墅

官湖村别墅区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住房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如果住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那村民们就算真的挣到了钱,也终将都花在房子上,到头来还是无法真正的实现脱贫。

此时已经身家百亿的陈生,突然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拿出2个亿来给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盖别墅。

这不仅是为了给村民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是为了回报村民们当年“助学”的恩情

在陈生的大力推动下,村子里马上就对家家户户进行了统计,确定究竟需要盖多少栋房子,而且为了防止出现房子不够住的情况,陈生还特别要求加盖了很多套。

由于整体的工程量很大,房子的建造耗时很久,多年以后才终于完工。但此时的陈生不仅没有收到村民们的感谢,反而还遭到了不少人的责骂。

原来,在分房子时,村民们又出现了分歧。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各自成立了家庭,他们也理应有一套房子。

还有人觉得自己虽然嫁了出去,但还是这个村的一份子,房子的事情也必须有份,总之,为了房子的事情,村民们没少在陈生的面前吵闹。

看到村民们这样的态度,陈生非但没有很生气,他反而将责任全部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为了不破坏村民们之间的和气,陈生决定再加盖一部分的房子,并且将分房的方式改成了抽签。在分房仪式上,陈生还多次强调,村民们要学会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陈生曾经说过:

“就是做一颗流星,我也要闪耀一下。”

这不仅是他的心中所想,更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一步步地成长为今日万人瞩目的成功人士,陈生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但他从来都没有得过且过,安于当下,陈生永远都在寻求新的变化,找寻全新的商业方向,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坚定前行。

在人漫长的一生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的时刻,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没有人能够永远一帆风顺

一时的抱怨无可厚非,但最为关键的是接下来的选择。

如果已经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却不愿意进行任何地改变,只是整日沉溺于对自我与他人的抱怨之中,那么终将一事无成。

当脑海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时,先不要急于去否定,更不要随便地听从于他人的建议,要学会独立地进行判断,由自己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如果陈生当时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没有选择离开公务员的行业,那他或许无法取得今日如此辉煌的成就。

陈生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敢想敢干,更重要的是他懂得知恩图报。陈生不但替村民们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还带着全体村民们一起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陈生的带领下,官湖村也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发展。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