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此楼 ‖ 能与四大名楼相媲美否?


任兆应 (人文历史)

城隍阁,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为杭州标志性景观。

城市可有几个标志性景观,如雷峰塔、六和塔、城隍阁,但限建筑年代(重建或新建)的时间段;也有‘标志性建筑’,另指摩天大厦。

四大名楼也如此,各是所在城市的景观标志;如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景观。


01 以城隍阁析古建筑

称标志性景观,须得到官方认可;如新建城隍阁的碑文原词有:“城隍阁耸立于吴山之巅,为杭州市标志性景观,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 八百里湖山之楼台

城隍阁为七层建筑,阁高41.6米,整体造型保持南宋及元代古建筑风格。

一楼二楼,以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三楼系会议、用餐、品茗为主,西湖龙井,茶香袅袅,江南丝竹,丝丝入扣;四楼以上为观景位置,凭栏远眺,可北望西湖,东观市景,南眺钱江,西览群峰;五楼为文化交流厅和会议厅,错落有致,格局大方;六楼七楼,咫尺西湖,尽享尊荣。

其景其情,盖明代徐渭一语道尽: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 古建筑的现代重建

四大名楼,历代至今,各自经过多次重建。其实非‘古’,已属‘新’了;只能说曾经是古建筑而现在是新建筑了。

当然,外形尽量保持古代原貌,这是基本;内在却不同,里面已是钢结构和混凝土,外面包一层高档装饰就行了。

现代重建,是衡量古建筑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和当地建筑行业,即设计部门和企业施工的综合实力。

重建,大多以本省的建筑行业领衔,规划部门出图,为全省兼省会城市或名楼所在的地级市,承担全部工程。

四大名楼: 如黄鹤楼,由湖北省和武汉市为主;岳阳楼,是湖南省和长沙市、岳阳市为主;滕王阁,系江西省和南昌市为主;蓬莱阁,为山东省和济南市、烟台市为主。

后起之秀的城隍阁,以浙江省和杭州市为主。以上五省,各有自己的建筑实力和地方特式。


02 能否相媲美

城隍阁称历史文化名楼,是指拆除原城隍庙而新建城隍阁,无非调了个名讳。

若把城隍阁与历史四大名楼相比较,能相媲美否?众多业内人士(建筑业)曾躇筹满志,无顾忌地称: “胜过四大名楼”。

这里借鉴科技界,仅作学术探讨。若称胜过,笔者无权定论。

当初曾有城隍阁的主题词,张贴于展厅(杭州市规划局): “建筑目标是与四大名楼相媲美,一,等等,系列指数和综合指标,实际超过四大名楼”。

这是昔日豪言壮语?还是今日既成事实。

许多人登过四大名楼,也许知道哪楼为先。尽管各有特色,但地理位置、楼阁高度、鸟瞰方向、遥望角度等景观效果,各有所不同。

也有观点: “不能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以作评比”,言之有理。但这四大名楼之古建筑,至今已是全新了。





图1a-d 城隍阁全景夜景


03 四大名楼分述

笔者多次登过四大名楼,大多是行业开会期间,且是多人同登;众人眼光自然比单独一人强。

若把城隍阁与四大名楼和作比较,又当如何。

四大名楼为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东烟台蓬莱阁;皆为国家5A级景区。

中国有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四大历史名楼和江南三大名楼。

历来大多观点,视黄鹤楼为第一名楼,称四大名楼之首。

韩愈撰: “江南多临观,滕王阁独为第一”;有撰岳阳楼为“世称天下第一楼"。

◆ 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的长江南岸,为武昌蛇山的黄鹄之巅,始建于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年);历史多次重建黄鹤楼。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景观,与晴川阁、古琴台称武汉三大名胜。

该楼为铸铜黄鹤造型,胜似宝塔,轩阁廊亭,烘托壮丽;是古典建筑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处在山川灵秀的吐纳交点,适合中华民众的登高习惯,有亲近自然和崇尚宇宙的感觉。

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闻名遐迩。

唐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有: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代崔颢题《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三国时费祎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有京剧《黄鹤楼》,周瑜设计诓刘备于黄鹤楼由诸葛亮授计赵云得解救。





图2a-d 黄鹤楼夜景江景

◆ 滕王阁

滕王阁,于江西南昌东湖区的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

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属古代皇家歌舞楼阁;历史滕王阁先后重建29次,毁后又建;1989年第29次重建滕王阁。

唐代王勃文著《滕王阁序》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根据“天籁阁”馆藏宋画绘制八幅《重建滕王阁建筑图》;第29次重建时以此作依据,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





图3a-d 腾王阁全景夜景

◆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的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重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历代屡加重修和重建。

现该建筑,沿袭清光绪重建时格局,地处古城西门城墙;靠近洞庭湖,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北宋滕宗时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主楼为长方形体,高20米,深15米,宽18米,建筑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楼层周围绕以廊、枋、椽、檩等互相榫合,结为整体;琉璃黄瓦,构型庄重。

岳阳楼为四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全貌的古建筑,有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楼内悬挂雕屏对联,结合紫檀木雕屏;体现古建筑的独具匠心。

松柏苍翠,繁花似锦,青绿隐隐,丹增碧瓦;为别具风格的楼殿亭台。

岳阳楼建筑虽不高,但亭台楼阁有韵有致,布局巧妙风格独具;自古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之誉。






图4a-d 岳阳楼全景夜景

◆ 蓬莱阁

位于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明清二代重建;阁高15米,为坐北面南的双层木结构建筑。

主殿虎踞丹崖山巅,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组成古建筑群,统称蓬莱阁。

蓬莱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以‘八仙过海’和‘海市蜃楼’享誉海内外。

每年春夏,空晴海静之日,时有海 市出现;海上立起山峦,似奇峰突起,或琼楼迭现,时分时聚,缥缈难测。

史载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寻求仙药而先后来此,给蓬莱阁抹上神秘色彩,有“仙境”之称;八仙过海的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和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在蓬莱阁醉酒后,凌波踏浪,飘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人间佳话。

际海而望,风雨时若,层崖千仞,重溟万里;浮波涌金,扶桑日出,江河横银,烟浮雾横;碧山远列,沙浑潮落,白鹭交舞,游鱼浮上;俯而瞰之,恍乃人世之蓬莱也。





图5a-d 蓬莱阁夜景海景

四大名楼,造型奇特,极目远眺,尽收眼底,诗情画意,心旷神怡。

以上照片源自全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