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八旬老人痴心不改致力传承快板书

李书岭老人在丛台公园里教孩子们学习快板书

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里,人们每天都会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教孩子们说唱快板书。老人教得认真,手把手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给孩子们演示;孩子们学得用心,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地练习。孩子们练习打快板书的场景,成了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李书岭老人在教快板书

据了解,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名叫李书岭,今年八十一岁,是邯郸市一中退休的物理老师。自从退休之后,丛台公园成了李书岭老人赖以活动的一块宝地。从2009年开始,每天早晨他都和众多的老年朋友在公园里锻炼。回家经过丛台下边,总会看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师,在教习孩子们说唱快板书。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位退休的老文艺兵,名叫徐贵海。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退休老兵不收报酬义务教授孩子们学习说快板书的技艺。有一天,李书岭老人见孩子们说得有声有色,不禁驻足倾听,偶感快板书中有个别词句不尽合理,于是冒昧上前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徐贵海老师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并恳请他对快板段子加以修改。从此李书岭便与徐老师和快板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书岭老人在教孩子们打快板书

对写快板书,李书苓老人可以说是个外行。开始与徐老师一起,对一些小段进行改编,后来又自创了些小段,但终觉故事简单,格调不高。于是就萌生了把有关丛台的故事写成快板书的意愿。对丛台其实他并不陌生,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丛台上有他祖父李少安的“石刻兰草”,而不止一次上过丛台,长大后又看了不少有关丛台和赵国的故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张张鲜活的英雄面容,一桩桩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一场场斗智斗勇的殊死拼争,常在他脑海中萦绕,常在他眼前展现。作为一个古赵后人,有责任把古赵文化传播出去。描述这些故事的文学作品虽然很多,但都不宜在百姓中间传诵。而快板书则因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韵味悠长,琅琅上口而易于在百姓中间流传。

李书岭老人在教孩子们学习快板书

有了这个想法,李书苓老人就立即付诸实施。首先从家喻户晓的“完璧归赵”写起,历时半年,十易其稿,才初步成文。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后面的写作便越来越顺手了。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完成了“邯郸典故快板书”十七篇。在写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时,他的创作理念是在不违背历史大前提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用尊重历史的观点还原历史的真实。多有根据情节需要,作者意愿,或增或减,加以取舍。以“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为例,他认为好人应有好报。在老人的笔下,程婴没有死于屠岸贾的刀下,而是在赵武的服侍下得以安度晚年。老人认为,历史的真实,踪迹难寻,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只是历史在想象中的再现。写历史故事就是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和重新思考。只要合情合理,百姓乐意接受,也就不算违背历史了。

因没有受过写作方面的专门训练,在写快板书时就要比常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在“邯郸学步”一文中,起用一付对联来描述学步桥的景色,他就写下了十几个不同的样本,经多次请教有关人士和一中语文老师,最终才选中“紫山西峙七彩霞光吐瑞气,沁水东渐-泓甘霖润桑田”,这两句话。写快板时开头和结尾都很重要,为了写好开头,他常常用四句诗一样的语句点出本文的总纲,结尾时常用一付强有力的对联加以总结。如“纸上谈兵”开头四句是:“历史长河越千年,几家忧愁几家欢。凭吊长平古战场,一曲悲歌动心弦”。把长平之战的悲壮惨烈,径直点出,为下面故事展开,开了一个好头。而结尾又用“长平饮恨 关河难锁明月泪,纸上谈兵 拆戟沉沙梦不园”这幅对联加以总结,使结尾沉痛有力回味悠长。

在“罗敷女魂断黑龙潭”中,注意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描述,景和情相互拱托,相互补充。对人物的刻画,对故事情节的展开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如为表现罗敷逃出虎口回到黑龙潭时的欣喜心态,用“好似羁鸟还旧林,宛若池鱼归故渊”来描述重获自由时的心境,同时又用“看龙潭碧波荡漾银光闪,望天际 皓月当空冰轮园”来描述黑龙潭的景物,情景交融,把王仁和罗敷喜悦的心情渲染得恰到好处,用景色烘托出来。

为了完成神话传说黄粱梦的创作,他专程到黄梁梦吕仙祠实地参观考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民间传说,历时四个月,经十数次修改方成终稿。其中“东白西赤话莲池”一段书文更是独具匠心,创作了一段吕祖巧分红白莲的传奇故事,不仅很好诠释了“东白西赤”的起源,同时也合理解决了“池水不干”,“大门朝西”,“睡公奶奶庙”等三个典故的出处。在创作“鬼谷子与王圣母”段子时,重点突出了鬼谷文化的捭阖纵横学说,同时又把“九宫格”、“逍遥棋”融入其中,把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王禅老祖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也增加了故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在写邯郸典故快板书的同时还写了一些其他小段,如“中国龙”,“中国红”歌颂了龙的精神和红色理念,堪称姊妹篇。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后,他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真切的感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到来了,实现了国富民强梦想的时机到来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由于国家羸弱内战不惜,咱们中华民族受尽了屈辱和欺凌。

我们年老的一代,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告诉我们的后代,让他们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让他们知道只有强国才能富民。为此,他连夜创作了快板书“中国梦”。这个段子一写出来,便深深吸引了张全福、徐贵海两位快板界的老艺人。他们加紧排练,初次演出就取得了极大的成果,成为邯郸市文艺下乡活动中的保留节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人们把“中国龙”、“中国红”、“中国梦”亲切地叫做“龙红梦”中国三姐妹。与此同时,还创作了“感恩”、“颂春”、“笑对人生”等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快板书小段。还有像“赞花灯”、“割草”等节奏明快,哚口不断,淋漓酣畅的快板书小段,很适合初学者练习之用。

李书岭老人在教孩子们学习快板书

几年来,他与徐老师一个写一个教,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他们在教、写快板书的同时,也对快板书做了一些初步探讨。初步为快板书的板式加以分类。暂定分为顶板、闪板、让板、强板等四种板式。并且把打扮板的节奏和各种板式的说唱方法,借用简谱形式加以表达。虽未臻完美,也算对快板书的发展尽了一份微薄之力。到后来,老艺人张全福老师也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学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年龄最小的四五岁,最大的八十多岁。大部分学员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012年7月5日,在他们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邯郸丛台快板文艺社”,徐贵海任社长,张全福任艺术顾问,张润峰负责文秘工作,李书岭老人则任副社长兼编委。2013年7月在星海艺校大力协作下,他们成功举办了“李书岭邯郸典故快板书专场演出会”,得到市文联、市曲艺家协会的好评。有些段子还在百姓春晚等多种场合中演出,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截至目前,李书岭老人已经创作编写了近百段与时俱进,传递正能量的快板书,传授的学生达一千余人,可谓是桃李满园。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