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越嚼越有味”的槟榔终迎强监管?

财联社9月20日讯完成营业收入5274.1亿元,据此测算,槟榔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占据十分之一。

“口味王”作为湖南槟郎行业中的百亿级企业,曾多次冠名湖南卫视的春节晚会。其早在2005年即推出行业第一款立式包装槟榔产品,后来推出的高端品牌“和成天下”,售价更达100元/包。口味王所在的益阳市,如今有7家上市公司,但当地一位企业界人士三年前即称,该市数家上市公司加起来的营收和利润,都不如口味王一家企业。

不过,近两年来,随着槟郎青果价格一路攀高,作为主要加工地,湖南槟郎企业也面临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和舆论压力趋大的状况。

在2021年举办的首届槟榔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湘潭市副市长董巍曾表示,为推进槟榔产业高质量发展,湘潭将重点开展科研相关工作,支持产业聚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一次槟榔产业的前进也是与死神的一次“握手”。

作为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槟榔具有易上瘾、致癌、对口腔危害大的特性。一方面,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会形成亚硝基,是明确致癌的化合物;另一方面,由于槟榔较硬,咀嚼时容易对口腔粘膜造成机械创伤。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槟榔列入一级致癌物清单。201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120种1类致癌物清单,与槟榔相关的致癌物,占据其中3种。

作为槟榔消费大省,湖南省也成为了口腔癌多发大省。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表的一份研究论文显示,根据对长沙当地五所医院口腔癌患者进行统计,发现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因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所占比例从23.94%飙升到85.53%,人数则翻了将近20倍。

今年1月,在湖南省卫健委疾控处主办的市州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会议上,湖南省肿瘤医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几年口腔癌在男性中的发病和死亡均上升明显,已升至男性发病的第5位、男性死亡的第8位。

近期歌手傅松事件进一步将槟榔推上“风口浪尖”。长期使用槟榔,36岁的歌手傅松在今年9月10日因口腔癌离世。在去世前,他仍积极公开呼吁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远离槟榔。

据媒体报道,海南省槟榔协会一位工作人员称,已经关注到歌手多年嚼槟榔患口腔癌离世和浙江义乌拟禁售槟榔的信息,协会正在研究。“这个事情比较重要,昨天研讨了一天,暂无法透露研讨的具体内容,毕竟关乎到当地200多万种植户的权益。”

或是因为其致瘾性,种种案例并未对槟榔产生阻碍。面对口腔癌案例,王宇向财联社记者解释称:“得口腔癌那些,都是一天至少四五包的,我自己一包能吃3天。”

李玉在长沙某小区内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她告诉财联社记者,傅松事件后,店铺的槟榔售卖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影响应该肯定是有的,但我感觉不是特别大。”

庞大产业链亟待规范仅靠消费者自觉,很难在成瘾与节制中作出平衡。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同为一级致癌物,槟榔与烟酒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监管环境。对于烟草和酒类,相应有《烟草专卖法》、《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监管,在生产、运输、零售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即便是近两年快速兴起的电子烟,也于去年11月正式纳入烟草体系监管,今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即将实施落地,电子行业迎来“有法可依、有标可循”的新发展阶段。2019年3月,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曾发布《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下称禁广令),规定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但事实上,槟榔的广告宣传并未在公众视野中消失。2021年《这!就是街舞》、《说唱听我的(第二季)》以及《吐槽大会(第五季)》等综艺节目中,出现了不同品牌槟榔的广告。直至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此前曾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规范湖南食用槟榔产业发展的建议》,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5月对此回复表示,市监局将加强与省司法厅、省人大的工作衔接,做好立法项目后续工作,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确定槟榔“地方特色产品”定位,创新监管方式,规范和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从长远来看,推动槟榔列入“药食同源”目录是解决监管无据的关键。针对当下多地落实槟榔制品销售的举措,财联社记者今日多次致电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均无人接听,而后致电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处,亦未获回应。(编辑 刘琰)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陈默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