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联名也不都是割韭菜


撰文 / 王击凡




那些浪漫与冒险


由汪苏泷以词曲创作者、唱片策划人、音乐制作人三重身份担纲的首张概念创作集《联名》,昨天(9月15日)终于迎来正式收官。在全专上线+纪录片首播的重要日子,似乎也很适合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回顾一下《联名》专辑一路走来的整个历程。有人说,《联名》是2022年华语乐坛最富有浪漫主义和冒险精神的专辑。对此,我很同意。


《联名》的“浪漫主义”与“冒险精神”,在于这是华语乐坛难得一见的“创举”。要以一张专辑的体量,集合十位不同世代、不同公司、不同地域的华语女歌手,本身就颇有难度。而《联名》这张专辑对华语乐坛的意义与价值,恰好也正在这里:《联名》呈现的,是一种极致的音乐浪漫,同时也是一场无比华丽的创作冒险。

​​


汪苏泷选择用《联名》这张唱片,来跟这个世界发生连结。金曲歌后杨乃文、徐佳莹,香港天后容祖儿、薛凯琪,唱作歌手欧阳娜娜、阿肆、房东的猫,新生代艺人陈婧霏、孟慧圆、刘逸云……十位华语女歌手的多元选择,体现了汪苏泷对这个企划案的理解。由她们演绎的这些作品,亦是汪苏泷自身创作风格渐趋多样性的一次集中展现。​

​​

​每一位音乐创作者,大概都曾经梦想过要写一首量身定制的歌,给自己的灵感女神吧?但做过这一行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跨公司、跨地域的音乐合作,永远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除了与当事人沟通,你还要越过很多物理意义上的实际限制,才可以把作品最终顺利做成你心目中的样子。汪苏泷这次的《联名》冒险,成功了。​


当“联名”成为一种人人追逐的世代潮流,我们总是会对那些强强联合的联名单品趋之若鹜,但同时又会对更多没法把联名价值达到最大化的“割韭菜”案例嗤之以鼻。“联名”是一把双刃剑,倘若无法把双方的特色、风格糅合在一起,达成令人惊艳的效果,反倒会造成得不偿失。而汪苏泷的《联名》,则是“联名”的最佳示范。


很多人跟我一样,莫名讨厌圈中那些浮于表面的“假联名”,本质上是名义上的两两合作,实际只是各管各的,意义远大于噱头。而汪苏泷却愿意花上比做一般专辑多几倍的时间与心力,去完成《联名》这张专辑,并为每一位参与者量体裁衣。在我看来,汪苏泷跟十位女歌手的《联名》,就是一次1+1远远大于2的浪漫“联名”。​

​同时,我也非常喜欢《联名》没有明星大头照的专辑封面。这个封面,把汪苏泷倾注在每一首歌里的作品精神,更具象化、更视觉化、也更艺术化地,传达给听众。



一人分饰十角


我们早已习惯了汪苏泷在音乐里的固有人设,直到这一次彷如“一人分饰十角”的概念创作集《联名》出现,我们才得以从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身为创作者的汪苏泷。身为男性的汪苏泷,为十位女歌手量身打造专属于她们每一位的作品,并让这些歌各自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性别气质。



假设大家遮住这些作品的Credits来听歌,你大概未必能在第一时间猜出来,这些歌竟然出自汪苏泷的手笔。这也是汪苏泷在做《联名》这张专辑时最爽的地方,他终于可以完全跳脱开“演唱者”的身份,专心做一个“写歌的人”、“制作的人”。设身处地构思不同作品风格的汪苏泷,在每一首歌里,就变成了那个“她”。


汪苏泷说:“歌曲是有性别的,男女歌手会赋予歌曲不同的意义。”汪苏泷将这种“限制”,顺利转化为他在创作上的重要突破。这得益于汪苏泷在创作方面的“同理心”,他真的能做到在每一首歌的创作过程中,都时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体谅。



类似的女性合辑,我们会联想起五月天的《女也》,但《女也》是由不同女声翻唱五月天的经典金曲,而《联名》则是汪苏泷100%写给十位女歌手演唱的全新原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作为一名音乐评论者,我在聆听《联名》这些歌的过程里,仿佛也像是从头回顾了一次,汪苏泷到底是如何在创作时,代入不同年龄段女性角色的心情的。

​​

​在《联名》里,像欧阳娜娜的《星期一先打开星座运势》,汪苏泷成功地写了一首少女味道浓郁的轻甜系佳作;而杨乃文的《月亮,月亮》,则呈现了汪苏泷想象中的摇滚天后的阴郁冷艳气质;到了容祖儿的《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跟薛凯琪的《雨你》,汪苏泷更是把阴晴不定的轻熟女子心情,写进了姐姐们的骨子里……

​​


不同年纪的女生,有各自不一样的人生故事,感谢汪苏泷以传神的音乐手法,把这些故事变成了歌。《联名》的十首歌连起来,就是十种情绪。而每一种,都值得被听见。我相信,不管你现在处于人生中的哪个阶段,只要你打开《联名》,你就一定能被其中的某一首歌、某几首歌,乃至是一整张专辑,被这些歌深深打动。

​​

​​


寻求自我突破

是的,汪苏泷以往的“甜歌王子”路线,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了。然而在这一次的《联名》里,汪苏泷却展示了令听众耳目一新的不同音乐风格。“甜歌”在《联名》中的含量,大概只有10%,剩下的90%,全是“少甜版”的汪苏泷。而汪苏泷更在这些更有生命厚度、也更有人文关怀的创作里,注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表达”。​


写给阿肆的《不甜情歌》,就是汪苏泷对“甜歌”这件事的一个绝妙回应:不甜的情歌,也可以足够感人肺腑。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汪苏泷以后将要放弃创作、演唱他最擅长的甜歌了。甜歌,是大家认识汪苏泷的开始,也是汪苏泷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甜歌之外,汪苏泷还应该拥有更多跟以往不一样的广阔可能。

“听过同一首歌,你爱的那首歌……”《不甜情歌》里,藏着很多汪苏泷事先埋下的音乐密码。就像《全世界陪我失眠》(“有全世界陪我失眠”)、《年轮》(“画不完一个圈,变一个结”)、《祝我快乐》(“你爱的那首歌我很快乐”)、《茉莉》(“越迷人的就越危险”)、《耿》(“过完夏天悲伤就换了季节”)等经典歌曲,都被汪苏泷巧妙地藏进了歌词当中。​

​有点古怪、也有点讽刺的《不甜情歌》,更像是创作者汪苏泷对当代情歌的解构。透过好友阿肆“不那么甜”的“联名”演绎,汪苏泷也得以在创作里,完成情歌价值观的世代重塑。

​​

​​另外,汪苏泷写给孟慧圆的《无效陪伴》,在单曲发布后的那段时间,也在各大网络平台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一个人浪漫,胜过一群人狂欢;无效的陪伴,不如寂寞个痛快”,汪苏泷在《无效陪伴》副歌写下的这段金句,可以说是完美切中了现代年轻人的命脉。毕竟,谁没有在各种社交场合里,深刻体会过这些“无效陪伴”?

于是,我无比喜欢汪苏泷在《无效陪伴》里,非常生活化、也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叙事性歌词:“下班回家公车坐过站,就一个人路上转转;上次和同事们的聚餐,缩紧下礼拜的预算……”Neo-Soul的灵动曲风,加上贴合年轻人生活状况的金句,最终成就了孟慧圆的《无效陪伴》在年轻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原来最优秀的陪伴,是不需要陪伴。

​​


现在“进行时”


有一些成名多时的头部音乐人,很容易就被困在踟蹰不前的创作困境,此前让他们声名显赫的高光时刻,反过来却成了继续迈步前行的阻力。到底是要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去“变”,还是继续保持自己的“不变”?相信这是值得每位创作者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想要冲破这样子的创作困境,靠的是创作者对“变”跟“不变”的尺度把握。


在《联名》里,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汪苏泷在音乐风格、创作形式等方面的“变”,同时也见证了他对专辑品质、创作态度的始终“不变”。正是因为汪苏泷对创作这件事一如既往的坚持,才最终促使了《联名》这个企划的诞生。在泥沙俱下的时代,创作者更应该坚持去做一些像《联名》这样有品质的内容,这样才能让艺术生命永葆鲜活。

​​

​​

​我们可以用“进行时”这样的词语,来定义此时此刻的汪苏泷。不断吸收创作养分的汪苏泷,一直都没有停下过前行的步伐,他的音乐始终都保持着一个“进行时”的ing状态。汪苏泷可以对新世代的音乐潮流兼容并包,也可以把旧年代的复古回忆玩得出神入化,对汪苏泷来说,新跟旧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做出来的作品,一定要好听。

当“难听”频频攻占热搜,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像汪苏泷这样写每一首歌都足够好听、流畅的优秀创作者,对整个华语乐坛而言,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联名》就是这样一张非常好听的专辑,即使你不去深入了解专辑背后的内在精神、专辑概念,单纯作为一名听歌的听众,这十首流行度满分的作品,也完全配得上“好听”这两个字。

​​

​​

​现在“进行时”的汪苏泷,以《联名》这一张意义重大的创作集,开启了他在创作道路上的下个篇章。我额外想多说一句的,是“进行时”的另一面:《大娱乐家》演唱会——这场“虽迟但到”的演唱会,把汪苏泷上一张专辑《大娱乐家》的精气神,展现得更淋漓尽致。2020年发表的七专《大娱乐家》,也终于有了一个更加完整的Happy Ending。

​​


向《楚门的世界》致敬的《大娱乐家》演唱会,某程度上也暗合了汪苏泷的音乐人生。很多人都说,我们是听着汪苏泷长大的一代。但汪苏泷不仅住在我们的青春里,他还将继续努力唱下去、写下去,把自己唱进不同世代的播放列表。而这些还在进行ing的“进行时”,也让我们对汪苏泷的音乐未来,充满了更多不一样的新期待。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