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悲鸣:俄乌冲突,是否会导致俄罗斯再次解体(二)

作者简介:退役大校、曾任驻疆独立单位副师职军事主官,从军二十余年、国家部委工作数年,长期从事军事战略研究、宏观政策研究。笔耕不辍是爱好、逻辑思维是习惯,希望爱好与习惯的结合,能够为你送上最专业的解读。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续前:大国悲鸣:俄乌冲突,是否会导致俄罗斯再次解体(上)

上篇说到,在美国精心设计下,俄罗斯掉入了俄乌冲突的陷阱,甚至面临二次解体的风险,本篇接着往下说:

三、俄乌冲突,俄罗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普京肯定没想到,一场在“第五纵队”支持下速战速决的“特别军事行动”,会因情报官员的贪污渎职,而演变为添油式的拉锯战、持久战。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外国情报部门负责人谢尔盖·贝塞达,具体负责收买乌克兰高官,后被解职关押

普京更想不到,随着美、欧不断帮乌克兰增加筹码,为了赢得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不得不跟着加注,直到押上国运!

俄乌冲突发展至今,俄罗斯已经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一)外交层面

弱国无外交的另一种理解,就是对于弱小的国家来说,除了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在国际大舞台上,外交其实没太大意义。

比如上篇提到的厄立特里亚,在联大关于俄乌冲突的表决中,如果他支持乌克兰,根本没人留意,即使他喧宾夺主地支持了俄罗斯,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中国、印度、巴西如果支持俄罗斯,肯定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影响,甚至遭致美国的报复,可对厄立特里亚,美国人甚至连批评的话都懒得说。

村里的小人物,跟隔壁的阿猫阿狗搞好关系就行了,大人物才有必要参加高端社交。

普通人的社交圈,很接地气

国亦如人。对大国来说,外交既是核心利益,也是大国地位的支撑。

外交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利益调整。

因此,越是大国,外交越重要:无外交、不大国!

俄乌冲突,俄罗斯付出最大的代价,就集中体现在外交层面。

一是断绝了俄欧关系缓和的最后一丝可能

对俄罗斯来说,俄美关系固然重要,但俄欧关系更重要。

实际上,俄美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美国可以极大地左右俄欧关系。反之,如果美国干预不了欧洲,俄罗斯大可不必搭理美国,只要维护好俄欧关系,俄罗斯就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俄罗斯与欧洲,地理上本是一体

因为一旦俄欧关系缓和,由于俄罗斯与欧洲存在天然的经济互补性,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将与欧洲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快速结合、高效融合,形成美、中之外当今世界的工业第三极,也很可能是最强的一极。

注:其实现在的欧洲工业也可以称为第三极,不过在建立持久的俄欧关系之前,这一极并不稳定,巴斯夫等欧洲工业巨头已经开始跑路了。

工业乃是经济支柱。俄欧组成的工业联合体,假以时日,必将形成俄欧经济共同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俄欧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又将深化双方安全互信,进而推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如果能够走到这一步,二战以后甚至人类有史以来,亚欧大陆之上,将首次出现横跨两大洲的国家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一旦出现,以中国一贯的外交理念,必定不是拒绝而是融入其中。尽管俄罗斯对中国的戒心很重,但不可否认,亚欧大陆上,很可能出现一个亘古未有、空前强大的国际合作组织。

如果中、俄、欧真的组成了高度融合的国际合作组织,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各国,也不会拒绝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着他们的加入,一个遍及亚欧非三大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出现在人类历史的地平线上。

这是人类走向和平发展光明道路的重要契机,也是大航海开启海盗文明全球殖民时代以来(现在是隐蔽性很强的经济殖民),大陆文明再次引领人类发展方向。

可惜的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搅屎棍,完美继承盎撒民族搅屎基因的美国人,不会给人类、给世界这个机会。

因为这意味着美国离岸制衡政策彻底破产。

此后的美国,将恢复祖上的“光荣孤立”状态,游离于欧亚非大陆合作圈之外,彻底失去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导权,更勿论霸权。

虽然美国的政治精英未必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但在离岸制衡政策的惯性思维下、在搞乱世界便于搅屎的本能驱使下,美国人绝对不会让俄欧关系得到缓和。

你们打,我助威

这一点,在北约东扩上体现得非常充分。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残留物的北约,本无继续存在的必要。

但在冷战过程中,北约已经由对抗华约的武装集团,蜕变为美帝维护全球霸权的核心支柱。

没有北约,美帝就无法在欧洲驻军,无法控制欧洲。失去对欧洲的控制权,美帝就丧失了全球霸权的支柱。

没有北约,美国就失去了全球驻军的理由,进而丧失全球军事霸权。没有军事霸权,美帝的金融霸权、能源霸权也将随之瓦解。

没有北约,世界少了战乱之源,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将大幅缩减武器需求,美帝庞大的军工复合体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

五轮东扩,北约终于顶到了俄罗斯咽喉处

为了维持全球霸权,为了保留北约这滩令人恶心的冷战呕吐物,苏联解体后,美帝必须制造新的敌人。

这个敌人,作为苏联遗产的继承人,不管俄罗斯愿不愿意,都必须承担。

这是美帝在自己掌控的世界秩序中,提前给俄罗斯设定的角色。

因此,从苏联解体那天开始,美国人就从来没打算让俄欧关系缓和。

就跟新中国成立那天开始,美国人就从没打算让台湾跟祖国统一一样。

随着美国在乌克兰的军事冒险行动(无底线地挑逗核大国,在校尉看来,就是作死般的军事冒险)取得貌似的成功,关于把台湾打造为第二个乌克兰的言论,开始在西方政客中抬头。

毋庸置疑,台湾与乌克兰不是一回事。但在主动充当美国棋子、甘心为主子火中取栗上,两者颇有类同之处。

我们始终对台湾同胞抱有最大的善意,也始终对和平统一抱有最大的诚意。

当初的俄罗斯,也对乌克兰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不希望看到曾经的兄弟,因为外人的挑拨而内阋于墙。

但再好的耐心、再大的善意、再真的诚意,阻止不了乌克兰买办政客在美国的挑唆下,为了一己私利一意孤行一再挑衅,直到俄罗斯忍无可忍。

理智的台湾同胞,真应该好好看看今天的乌克兰:难道真要任由岛内无耻政客上蹿下跳,将台湾变成第二个乌克兰?

战后的顿涅茨克:这样的场景,希望永远不要出现在台湾

回到俄乌冲突,随着四州公投、俄罗斯发布动员令、北溪爆炸三个标志性事件接连发生,短时间内,俄欧关系再无缓和的可能。

从长远而言,除非俄乌冲突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结束(这根本不可能,因为美国不允许,下篇具体分析),乌克兰必将成为一根横亘在俄欧之间的尖刺,只要俄欧靠近,美国就会拨动这根尖刺,扎得俄欧鲜血淋漓。

俄欧关系的长期破裂,是俄罗斯为俄乌冲突付出最大的代价,也是俄罗斯国运的再次跳水。

这也是二战以来欧洲承受的最大损失,它给欧洲带来的不利影响,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将远远超出当年的科索沃战争。

这也是人类最大的隐形损失,求同存异、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再次被美帝点燃的战火阻隔。

这也是美帝披着西方伪民主、伪自由羊皮,对全世界人民犯下的新罪孽。

二是迫使俄罗斯在其他方向做出巨大的让步

倒驴不倒架。

苏联虽然解体,但作为苏联的继承人,除了面对美国,在国际交往中,俄罗斯始终表现得非常强势。

尤其是通过第二次车臣战争上台的普京,一直刻意打造强人形象。

这形象确实很酷

不管是虚张声势,还是沉浸在苏联的幻象中难以自拔,总之,普京当政的俄罗斯,对外交往之时,往往就像对内打击车臣恐怖分子一样强硬。

不过,美国依然例外。

尽管在支持叙利亚、空降科索沃等局部战场,俄罗斯对美国有过战术性的反击,但总体而言,俄罗斯一直在忍让美国的进攻,尤其是在最为核心的北约东扩问题上。

不管人们如何崇拜普京,客观现实就是,北约步步紧逼、俄罗斯步步退缩。

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只剩下中亚、蒙古;俄罗斯的安全缓冲区,只剩下本属于苏联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曾经美苏势均力敌、来回拉锯的中东,也只剩下叙利亚这个唯一的战略支点。

因此,对于其他国家进入中亚五国和蒙古,俄罗斯表现得极为敏感,尤其是中国。

这并不奇怪,毕竟中亚与蒙古,曾经都是中华故地。

但俄乌冲突发生之后,普京不得不再次做出重大战略妥协,默许中亚五国向中国敞开怀抱。

就用最典型的中吉乌铁路举例吧。

早在1997年,中吉乌三国就达成了修建铁路的共识。但在俄罗斯的掣肘下,这条铁路始终只是设想。直到今年5月,吉尔吉斯总统亲自表态:俄罗斯不再反对,中吉乌铁路将于2023年正式开工建设。

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将采用中方标准。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采用国际标准轨距铁路。但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苏联包括俄罗斯一直采用苏式的宽轨距铁路。

伊尔库茨克车站,中欧班列要在这里换轨

标准之争,就是主导权之争。

俄罗斯深知,以中国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只要中国的铁路修进中亚,必然会对中亚五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如果没有俄乌冲突,俄罗斯怎会轻易同意中吉乌铁路采用中国标准?

正是在北约东扩的过程中,俄罗斯逐渐放弃了对西方的幻想,转向东方寻求中国的合作。正是在俄乌冲突的困境中,俄罗斯不得不压制住对中国的戒心,给中亚五国松绑。

因为中俄要进行实质性的全方位合作,不管是军事层面还是经济层面,必须通过中亚五国!

这既是中亚五国特有的地理优势,也是中亚五国曾经的束缚。

中亚五国,终于不再是俄罗斯的禁脔。

前不久的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中国与中亚五国,达成了《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乌经贸投资协议》等30余份双边、多边合作协议。

不单中亚,连白俄罗斯,普京都允许向中国开放。

上合峰会上,中、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决定将中白关系提升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相比之下,中巴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俄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中用词的细微差异,各位可以细品。

元首会晤

俄罗斯做出这么巨大的让步,如果没有美帝的配合,怎么可能呢?

上合组织蒸蒸日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稳固、中白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们真的欠美帝一声谢谢。(参见《人类正确的道路在何方:重读《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再次感谢美帝,在掐灭俄欧合作最后一丝希望的同时,却为原本复杂坎坷的中俄合作清理出一条阳光大道!

如果说加深中俄合作,是俄罗斯主动做出的战略调整,那么,高傲如普京,却不得不在土耳其、伊朗、印度等国面前低头,就是俄罗斯无奈的战术妥协了。

搬把小板凳,听老师训话

等着埃苏丹接见

由于涉事各方讳莫如深,俄罗斯到底做了怎样的让步,我们无从揣测。但外交本来就是个面子活,既然面子都撑不住,里子自然也丢了。

就跟英女王葬礼似的,我们虽然低调、虽然去的只是已经不在常委之列的元首副职,但与拜登一样享受唯二的专车待遇。

虽然是专车,但我们很低调

老美的谱就比较大了,不单专车,而且是车队

这就是大国地位,这也是大国底蕴!

别看英国跳得凶,关键时候,他必须给予我们最高的尊重。

相比之下,现在的俄罗斯,即使面对土耳其这样的三流国家,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就连曾经的小弟哈萨克斯坦公开反对四州公投,大帝也当没听见。

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为了赢得俄乌冲突,普京忍辱负重、全线收缩。

(二)戳破了俄罗斯的强大幻象

上篇说过,俄乌冲突,扯下了俄罗斯最后一片遮羞布。

自从“休克疗法”以后,俄罗斯是休克了,却从来没有疗好伤。

不过手里拿着苏联遗留的庞大核武库、头上顶着苏联强大的历史幻象,没人敢拿俄罗斯不当回事。

这东西还是管用

但是,一个没有经济基础、工业基础作为支撑的国家,一个丧失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大国精神的国家,注定撑不起大国地位。

大国必备的重器之中,除了战略核潜艇,俄罗斯依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洲际弹道导弹巅峰不再,航母和大飞机更是根本造不出来。

大飞机的窘境确实令人难堪,四州领导人到莫斯科签订入俄法律文书,乘坐的飞机,居然是爷爷辈的图-134。

校尉看着都揪心:别来个飞机失事,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给搅黄了。

老旧的图-134

我国本来打算借重俄罗斯,加快大飞机(CR929)开发进程,到了实施阶段,才发觉俄罗斯一边端着架子,一边根本无法完成承担的任务,导致进度一再延后。

相比大飞机,航母更惨。

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不单陈旧老迈,并且先被起重机砸、后被大火烧,至今仍在维修中。

而这一系列的低级事故,充分说明俄罗斯的造船工业衰败、混乱到了何种地步。

先被起重机砸一大坑

然后起火

锈迹斑斑、污痕满眼的库兹涅佐夫号

这些弱点,在苏联曾经强大的幻象下,原来都被掩盖,直到俄乌冲突爆发。

曾经强大的钢铁洪流,在落后的军事思想指导下、在错误的战略决策指挥下,非但未能再现闪电战奇迹,反而被乌克兰“马斯克星链+民用无人机+反坦克导弹”的特种小队克制。据第三方统计,俄罗斯已经损失主战坦克一千余辆。(参见:《我们应该从俄乌冲突中学到什么:俄罗斯都掉过哪些坑》)

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罗斯原来就很落后的芯片产业,完全无法为前方提供支持。以至于新生产的坦克中,不得不使用从民用产品上拆解的芯片。

硬件方面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还打破了“战斗民族”的传说。

所谓战斗民族,也是沙俄、苏联的遗产。沙俄的扩张、苏联的强悍,才配得上“战斗民族”四个字。

养熊养不出战斗民族

但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后的俄罗斯,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大国精神,自然也就丧失了“战斗民族”的精气神。

除了普通民众战斗热情不高,俄罗斯民族的战斗意志衰退,更集中体现在精英层面。

普京再厉害,也带不动那么多“猪队友”:

亲西方势力盛极一时,面对北约东扩,长期坚持俄罗斯版的绥靖政策,造成了今天的困局;

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情报机构领导层大肆贪污特殊经费,甚至编造假情报误导国家决策;

动员令发布后,大城市青年纷纷出走国外、各地爆发游行示威;

前方部队各自为战,地方军头对高层指挥评头论足;

……

小卡德罗夫批评俄军指挥混乱、任人唯亲

实际上,强权人物普京所领导的,从来只是一个散装俄罗斯,意识形态混乱、政治势力庞杂、地方山头林立。

普京虽然能够凭借个人威望和政治手腕镇住场子,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失去经济基础、失去大国精神,除了实实在在的核武器,俄罗斯的强大,其实只是幻象。

(三)高昂的经济代价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军事方面的损失一直是罗生门,各说各话。尤其是最重要的人员伤亡,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第三方公布的数据差异极大。

因此,本文不谈军事损失,只说经济代价。

据俄杜马主席在今年5月发布的消息,自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以来,俄罗斯总共承受了10128项制裁(后面还有增加,但高峰已过),其中7374项是因俄乌冲突增加的。

只要俄乌冲突不以美国人满意的方式结束,这些制裁就不会终止,它们将给俄罗斯经济发展带来持续而沉重的打击。

长久制裁带来的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可以参考曾经同时被美苏两大集团制裁的中国和现在的朝鲜。

最艰难、最贫穷的岁月

当然,俄罗斯的境况要好一点,毕竟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并未参与制裁行动。

在高度全球化的当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美国都做不到,更别说工业能力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的俄罗斯。

制裁虽然威力巨大,但见效缓慢,会让俄罗斯持续衰落,却不会让俄罗斯突然死亡,俄罗斯还可以慢慢煎熬。

再看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可能导致俄罗斯经济的彻底崩溃,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俄罗斯自己发布的数字,俄乌冲突平均每天消耗军费3.4亿美元。动员令发布后,战争规模即将扩大,军费消耗会更加巨大。最保守的估计,全年下来,1200亿美元是要的(去掉了年初的一个半月)。

俄罗斯2021年的GDP为1.78万亿美元,即使2022年不衰退(当然不可能),战争消耗也达到了GDP的6.7%,加上4%左右的正常军费开支,总军费占比已经超过10%。

健康的军费开支比例,应该是GDP的2-3%。能够随便印钱且战争不停的美国,除非爆发大的战争,军费占比也保持在3%左右。

美国军费开支占GDP比例(黑线所示)

10%以上的军费开支比例,除了朝鲜这样的极端情况,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期维持。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能够通过出售能源补充军费。

且不说“北溪”爆炸已经切断了俄罗斯最重要的燃气管道,即使在此之前,由于欧美的制裁,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量依然下降了18%。

高油价、高气价不可能长期保持,世界经济承受不了,但在欧美制裁下,俄罗斯能源出口长期低迷却是可预计的。

在俄罗斯的外贸出口中,能源出口占比高达50%以上。2021年,俄罗斯油气出口收入1650亿美元,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9.86%,其中49%的原油、74%的天然气、32%的煤炭卖给了欧洲。

网图,侵权联系删除

看到这些数据,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人对俄欧之间的能源贸易耿耿于怀,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在普京通过发动四州公投、发布动员令两个带有战略意义的战术动作,试图展示战争决心、加快战争进程的时候(参见《俄乌冲突转折点:俄罗斯为什么现在发布动员令》),美国人也回敬了两个带有战略意义的战术动作:“北溪”爆炸、通过对乌租借法案与援助法案。

显然,北溪爆炸是对着破坏俄罗斯造血功能去的(更大的目的是彻底破坏俄欧关系),租借法案和援助法案是对着给俄罗斯放血去的(只有流干乌克兰人的血,才能最大程度地放掉俄罗斯的血)。

继5月份援助400亿美元之后,9月30,日,美再次通过援乌法案,拨款124亿美元

为什么先炸“北溪”管道?

因为其它俄欧之间的天然气管道,要不通过乌克兰、要不通过波兰、要不通过土耳其,只有“北溪”没有通过第三国领土。

“北溪”中断后,只要找到合适的时机,美国就可以向土耳其施压(明白普京为什么在埃苏丹面前忍气吞声了吧),迫使其与乌克兰、波兰(这两家不用施压,美国招呼一声就行)一起,压减甚至中断俄欧天然气贸易。

当然,美国也要考虑欧洲的承受力。断气太猛,真把欧洲搞断气了也不行。这个战术动作,大概率会在明年春季出台,那时候,欧洲已经熬过了最为凛冽的寒冬。

俄欧天然气管道

经过两、三年时间,欧洲自然会形成新的能源供应链,俄罗斯也就永远失去了欧洲市场。

而能源是欧洲唯一对俄罗斯有大规模需求的商品。失去能源贸易,等于斩断了俄欧之间的经济联系主动脉,这正是美国梦寐以求的局面。

虽然俄罗斯可以扩大对中国、印度等国的出口,但没人能够填补欧洲留下的巨大缺口。

中、印也不可能无限提高俄罗斯能源进口比例,鸡蛋都不能全放一个篮子里,更何况属于国家命脉的能源?

结语:

对俄罗斯来说,外交损失已经造成,强大幻象已经破灭,继续纠缠毫无意义。现在的重点,是尽快结束战争、尽快止血疗伤。

养好伤再说

如果俄乌冲突不能尽快结束,在经济层面,俄罗斯将陷入一边造血功能急剧下降、一边严重失血的困境。

经济层面的影响,将逐步扩散到民生领域、舆论领域、治安领域,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散装的俄罗斯,经不起大的内乱。除了众所皆知的车臣,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等自治共和国,也一直有独立倾向。

布里亚特人

克尔梅开妇女,与布里亚特人一样,都输蒙古族后裔,但两个共和国隔得很远

如果俄乌冲突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人的推波助澜下,俄罗斯二次解体,并非杞人忧天。

因此,开战伊始,普京就想速战速决,现在俄罗斯所有的大动作,组织四州公投也罢、发布动员令也罢,都不是为了扩大战争,而是通过扩大战争尽快实现停战。

因此,美国所有的动作,北溪爆炸也罢、通过对乌援助法案与租借法案也罢,都是为了让战争持续下去,在确保不把屎搅到自己身上的前提下,让俄罗斯血尽国亡,进而将战略重心调整到某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身上。

没错,说的就是区区在下

至于某些人说,这是普京的大棋局,要把俄乌冲突搞成持久战,给欧洲放血,校尉就只能呵呵了:到底谁的血槽厚啊!

就算真的把欧洲搞趴下了,俄罗斯又能得到什么?

一个敌对的俄罗斯,将是欧洲的噩梦,一个敌对的欧洲,也将是俄罗斯的噩梦。

GDP总量还不如广东的俄罗斯,与GDP占到全世界一半多的欧美单挑也就罢了,单挑的方式,居然还是互相比着放血玩,这tm就是侮辱普京的智商。

普京要这水平,俄罗斯早垮了!

下篇预告:俄乌冲突结局预测与我们的应对

近期好文推荐:

美国政坛到底有多龌龊之特朗普本纪:养蛊家族(二之下)

为什么说共和党是美帝守陵人:扒下美国的画皮(外篇四之下)

为什么说民主党是美帝掘墓人:扒下美国的画皮(外篇二之中)

垃圾就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扒下美国的画皮(外篇一之中)

美国的宿命,就是在民粹中走向衰亡:扒下美国的画皮(七)

更多好文、雄文,尽在校尉讲武堂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