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不敢忤逆美国,因为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马克龙抱怨美国天然气要价 4 倍,并说“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在初哥看来,这简直就是欧洲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最完美表现。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我们看一下以下几个事实:

1.美国自二战以后在欧洲各个国家大量驻军,不断插手欧洲的各种事务。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为首的北约依然没有解体,美国以利用北约保护欧洲安全为名,行继续控制欧洲之实。

2.美元和欧元有巨大的利益冲突,美国不断利用各种机会打压欧元,俄乌战争后欧元不断跳水,目前汇率已经和美元倒挂。

3.美国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问题上与欧洲有重大分歧,欧洲不断推行替代能源,而美国拒绝签订京东议定书、并且撕毁巴黎协定。

4.美国不断在欧洲国家之间搞离间,法德之间的矛盾大都有美国背后推手。在欧盟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美国也不断制造矛盾,最后北约不断东扩逼迫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

对于这样一个在欧洲国家之间制造各种问题的美国,很显然就是欧洲搅屎棍的角色,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和平、统一的欧洲。

普京刚刚上任时还对美国抱有美好的幻想,甚至幻想能够融入欧盟、加入北约。事实给了普京无情的一击,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

但是奇怪的是站在欧盟的角度看来,美国竟然是欧盟的朋友???What the f***...初哥在这里都忍不住骂人。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豁然开朗,这个角度就是: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没错,欧盟正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斯德哥尔摩效应,又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8个表现

我们来对照一下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看一下欧盟的行为:

1.对施虐者产生情感联结:欧盟对美国产生了“朋友”的幻想

2.对施虐者产生同情:把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幻想成自己的利益

3.共享犯罪者的价值观:美国的“白左”价值观在欧盟国家深入人心

4.相信实施虐者的人性:认为美国就是民主灯塔,美国就是“人权”的代表

5.回应施虐者的善意:美国一旦施以小惠都感激涕零

6.拒绝逃脱施虐者的掌控:拒绝以美国为敌,美国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7.拒绝控告施虐者:不敢说美国任何坏话,哪怕天然气管道被炸掉也不敢指控美国

8.帮助施虐者犯罪:在很多问题上都忽略自己的利益站队美国

怎么样,对比下来是不是8条全中?所以马克龙抱怨美国天然气要价4倍,还认为美国的行为不是“友谊的真谛”,这简直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具象化落在马克龙身上最佳的展现。

欧洲想把美国当朋友,其实美国只是一个绑架者和施虐者,在长期控制欧盟的过程中,美国对欧盟这个人质的洗脑极端成功,成功到欧盟把美国当成了救世主,在很多问题上和美国也是亦步亦趋。

自古以来欧亚大陆都是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中心,美洲只有土著和数不尽的蛮荒土地,野兽和非洲一样满地乱窜,只是世界的偏安一隅。海权国家兴起后也没有美洲什么事,美洲大地一直在猥琐发育。

直到一战欧亚大陆打得不可开交,偏安世界一隅的美国因为地理的优势避免了战火,美国从中渔利才从猥琐发育变为茁壮成长,最后在二战反客为主收割了欧亚大陆一波。

光收割还不够,不管是中东问题、台海问题还是巴尔干火药桶,都有美国的不懈努力。美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制造欧亚大陆的各种动乱,让各个国家之间产生巨大隔阂,不能够让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心重回欧亚大陆。

因为世界政治经济重心重回欧亚大陆,美国就会从吃肉的角色直接掉到了喝点剩汤的角色,要你是美国,你愿意干么?

初哥这样的瞎子都能看出的事,拥有一众政治精英的欧洲会看不出来?无奈就是美国洗脑太好、绑定太深、驻军太多。

欧洲若想摆脱美国控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缺少有智慧的政治家,而是缺少有魄力、有能力的政治家,比如像默克尔这样的人物。有时候历史的进程真的只是靠某些有能力有魄力的政治家才能够推动的。

在此必须缅怀一下默大妈,希望她能长命百岁吧。

#马克龙抱怨美国天然气要价4倍#


更多阅读

美国佬真要入场了么?

北溪管道被炸乌四地公投入俄,世界局势将被如何撬动

人民币交易天然气、美逼俄石油限价、巴斯夫乙烯大项目投产的背后博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