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

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八零后,基本上完整地体验了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农村的几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从我出生开始,村里就实现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我的很多的记忆里,虽然已经是每家每户单干了,但是还是经常听长辈们说以前生产队里的那些事,逼近离得也不太久远,我迷迷糊糊的从大人的描述里也能大体的感受到当年生产队的作业方式。

从九十年代开始,村里就是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出门打工的。然后就出现了有的家里的田没人种了,因为在当时土地荒废是要罚款的,村里的干部就会协调一些家里劳动力多的家庭去把这些出门打工人家的地给种了。因为那时一方面是农业税,公粮的负担太重,种这些别人家的地,税费部分还是得人家自己去缴,所以还是有人愿意去种这种不要自己交税费的土地的。

到了两千年后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在农村的种地的积极性又一次地被拉动起来,而且粮食价格也在逐年走高,但是局限于每家每户手里的耕地面积太有限了,于是陆陆续续是就出现了一些大农户,去租种一些别人家的土地,一般都在几百亩以上的规模,然后一亩田要给村民三五百元不等的租金,大农户因为手里可耕种的土地比较多,他们就会购买一些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人均生产效率,同时也能让机器物尽其用,在农村就形成了这么一种职业种地的群体,专门靠租地种地为业。然后本来有地的这些农村呢,通过地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同时一些年轻的农民,也可以出门打工,或者就近进厂工作来赚取更多的收入。土地也不至于荒废。

总结一下我所经历的农村生产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产队生产方式、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和职业农民的小农场模式。虽然每个阶段都有其时代的烙印和历史背景,但是每个阶段的发展其实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选择过程。从建国之初集体生产方式,到后来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在当时来说对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可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创举,一下子解决了农民吃饱饭的问题。但是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后。今天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似乎又走到了尽头。农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农业和农民的问题。

就以我们生产队的情况来说了,人口100多人,耕地面积不到80亩,人均耕地面积才0.8亩左右。按一个家庭单位6口人,4.8亩的耕地,一般种植情况下,水稻亩产量为2000-2400斤左右,收购价格在1.5元到2元之间,最高每亩产值也就在4800元,一个家庭一年的农业生产产值才23040元,还要除去化肥、农业、种子、插秧、收割、翻地和除草等成本,基本上占到收入的50%左右。所以实际的毛利润才11520元左右。就算一个家庭只有一半劳力投入农业生产,平均每个劳力的价值才3840元/年的价值。基本上和三四线城市进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水平差不多。

所以单从经济收益角度来说,将土地分散到每个家庭的这种生产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产业之所以能在某地能叫做一个产业,一个很根本的因素在于产业的聚集,就好比你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为啥搞不成快递产业,而在我们大陆这边到处都是,因为我们这边的平均人口密集程度起码是那边的30倍。你想想,同样是一个快递员,我们这边一个快递员靠配送是每天可以收入300元,一个月下来也算收入不错了,到俄罗斯那边就只能收入到10元左右每天,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快递员,所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他们那边就不可能会行成快递产业。同样在中国一个人均年收入3840元也养活不了一个农民,所以在这种模式下也不会形成农业产业。

三农问题的核心在解决农民问题,因为农业的问题很好解决,无非是怎么让产业聚集,怎么把以前分散到100人种的地,聚集起来,让1个人去种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国家资本注入和农民土地权益如何保障的问题处理好就可以了。现在农村这种自发的大农户模式,已经为以后的中国农村农业生产摸索出一条道路了,以后的事无非是国家层面怎么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合理引导资本向农村产业倾斜的问题。但是原来100人的地现在只要1个种了,那么多出来的99个农民如何解决生计问题呢?特别是那些50岁以上的农民,他们没有社保养老保障,没有学历,没有啥技能又很难通过职业培训再就业,这些农民如何在离开土地后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呢?

新生代出生在农村的这波人,尤其是90后出生的,基本不用担心,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留在农村,基本上都能通过上学和职业培训后能很好的融入城市生活。城镇化的推进让一些80后逐渐融入了城市,成了城里人,就算没有成为城里人绝大数也能在脱离农村的情况下生活下去,但是80前的这部分农民,就没有那么容易解决失地后的生存问题了,虽然说在农村种地不赚钱,但是起码不至于饿肚子,一旦把这部分人粗暴的赶向城市,那他们大多数估计也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了,过着没有任何保障的生活。而且城市的就业规模总是有限的,大量的农民进城,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终究会有一部分人没有工作,而这部分人中肯定会以那些无技能无学历的农民居多。所以城市终究不能消化所有的农民,不管城镇化如何推进,农村都不会彻底地消失。彻底地解决农民问题不能一味地靠城镇化,而还是得回到农村本身。

现在一些人有一种固化的维模式,就是认为农民和农业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你农民只能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还不能算经济账,因为你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供城市农产品供给的义务和责任,你算经济账说种粮不划算,就是自顾自己,不顾大局,不识大体。在全国都要实现致富奔小康的大背景下,却要求农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后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这是不道德的。农民养个农家猪、家禽,你说人家污染环境得取缔了,这些产业必须由那些上规模的养殖场才能做;烧个土灶吧,污染环境,必须拆了土灶让农民烧天然气,液化气;秸秆焚烧回田做肥料吧也污染环境,还必须花钱找人拉动有处理资质的工厂去处理了;收割稻谷吧灰尘太大还是污染环境,稻谷烂的地里也硬生生地不让你收,还有些让一边收稻谷一边洒水降尘的,这收上来的湿稻谷就不用担心他发芽坏掉吗;临近城边的想搞个家庭作坊生产吧,死活不给办营业执照,怕以后拆迁要多给补偿款。现在做一个农民太难了,本来一个农村百业硬生生地被阉割成农村农业,农村百业不兴,如何解决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如何重兴农村百业彻底地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和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并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早在八十年代为了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我们这里就有着各种各样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农民在可以一边干农活,一边去厂里上班,有的是利用农闲时间进厂干活,只是后来不知道为啥这类能解决农存富裕劳动力和给农民增收的企业就彻底消失了。

让农民依托与自己以前生活的圈子,操持一些适合农民就业的产业,政府给与他们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激活农村百业,就地解决农村就业和增收问题,例如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叫孔家集的地方,那里有的农民土地大多都是承包给大农户种植了,然他们自己大多数从事竹艺编制,有专门的公司承接外贸订单,然后下发到各家各户,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各种工艺品,用家庭里住房作为生产作坊,自我管理,自我制定生产计划,整个村子,到处都是竹子,时不时还是有一些机器轰鸣声,每个家庭基本上可以通过这种生产方式获得比进城打工还高的多的收益,这种生产模式他只适合农村,而无法放在城市,但是如果你要去查每个家庭环保、消防、工商、税务是否达标,那肯定是一个都没法达到城里工厂的那种标准的。还有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发展的农家乐,让城里人来农村体验生活、发展农村特色旅游业、依托与当地资源进行一些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都能解决大量的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和实现农民的增收。

复兴农村百业当前的难度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起码有这么两方面的,一是复兴农村百业,就必然要将一些产业下沉,这个肯定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就像当初刚搞网约车时一样,出租车公司首先就不干了啊,原本这块市场是我们一家的,你这么一搞我们以后出租车公司怎么干,虽然以后车多了,老百姓打车是方便了,但是你触及了我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就不行。当我们允许农村开始进入一些产业生产时,因为他们本身的成本优势明显,肯定会触动一些大企业的利益,他们肯定是要想办法阻止这部分农民进入的,阻止的最好办法就是动用行政手段,合法的取缔农村这些资质不全的三无家庭作坊。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政策支持,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符合农村生产方式的政策法规,让农民的进入有法可依,做到心里有数,得到政府的支持,而不是提心吊胆偷偷摸摸的干,天天想着哪天政府就来不让干了。

所以当下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加收入问题,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收问题的根本在于复兴农村百业,增加农民的非农经济收入。只有让农村口袋里有钱了,切实地感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农民才能从心底里拥护政府,拥护国家,一心一意跟党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