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看病为啥能被识破身份?本以为是玄学,原来是科技和狠活

临床医学向来是高考志愿里的“常青树”专业,无论在什么时代,医学生都会成为冷门专业。只要专业技能过硬,学历够高,能吃苦,就能活成人人都羡慕的样子。

常听医学生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其原因除了医学生学制长、学习累、考试难以外,还与实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尴尬场面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一个人在外地上学,家长最担心的不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怕学生照顾不好自己身体不舒服,没人带学生去医院。医学生的家长,就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心。

医学生看病为啥能老师被识破身份?本以为是玄学,原来是科技和狠活

术业有专攻,医者难自医,医学生还没到能给自己看病的程度,有病还是要乖乖到学校附属医院去做检查。让医学生纳闷的是,为啥每次去学校附属医院看病,都能被老师秒识破身份。本来是正常的医患关系,就因为身份暴露变回师生关系。

医生老师个个都十分负责,即使不是自己的学生,也会“悉心教导”,把和学生病情相关的问题都问一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问自答完成了问诊工作。

遇到患者多的时候,医生老师还会让医学生自己在系统上开药。甚至直接把学生留下当医助,医学生们也不敢反驳,一边帮老师干活一边怀疑,老师是怎么知道我是医学生的呢?

很多学生私下里议论纷纷,猜测是一进门没叫医生,叫的是老师。还有学生怀疑,是不是自己描述病情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专业名词,才让老师知道是自己人。

更有甚者,觉得是老师阅人无数,所有在学校里见过的学生,或者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能过目不忘,总之大家推测的理由都很玄妙。没想到四川大学一位医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

原来医学生到学校附属医院就诊,只要插入医疗卡,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医学生的身份,甚至还有专业方向。如此一来临床医学生们再也无法遁逃,本以为被老师识破身份是门玄学,原来还是科技和狠活。

华西医学院给出回应,原来还有老师给医学生看病更尴尬的事

医学专业已被列为精英教育范畴,学生的考试难度是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医学生的学制比其他专业多一年,不光是因为要学的科目多,还因为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医学是最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的专业之一,学生看再多的书也无济于事,还是要在临床上多经手一些病例,才能独当一面。老师对学生的考核也是无所不在,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学生的机会。

有些医学生身体不舒服,会舍近求远,不敢去附属医院就诊,就怕生着病还要被老师提问各种问题。毕竟这样识别身份的系统,一般只有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有,其他医院是不会出现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这套系统被医学生识破后,安慰大家,医学生去找老师看病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更尴尬的是,实习期间,遇到老师来看病,学生们更是胆战心惊。即使毕业多年的临床医生,也不敢直面自己的老师,生怕被挑出毛病,在实习生面前丢面子。

最后还是一位年轻医生挺身而出,结果从头到尾像在学校考试一般,出题人还是老师自己。连病例都被老师挑出一堆问题,还让他回去重新抄写一遍。难怪学哥学姐不敢出头,确实太考验人了。

网友觉得,医学院的老师们有些不近人情,学生都病了也没放过考试的机会。可能是自己当年淋过雨,现在也想把后辈的雨伞撕烂吧。虽然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对学生来说可能受益匪浅,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写在最后

对于家长来说,子女长大后能成为医生,不仅是铁饭碗,全家都能跟着借光。高考时便想尽各种办法,让子女报考医学专业。考不上名校就考双非,再不济还有专科院校。

眼下公立医院入职门槛越来越高,专科里的医学生几乎毕业即失业。即使是本科生,也要努力考研才能留在大医院工作。家长需了解,并不是每一位医学生都能有幸走上医疗岗位。

医学生的考核机制难度相当之大,没有真本事和对医疗行业的热爱,很难坚持到最后。每年高考招收的医学生中,最后真正能穿上白大褂的仅有40%左右,其余学生只能另谋高就。医生虽好,医学专业还是要谨慎报考。

今日话题: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育听我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