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用普通人视角展现波澜壮阔十年

纳兰惊梦/文

为何说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我们这十年》可用的上“振聋发聩”来形容?

这里的“我们”是谁?是你、是我、是他,是每个用辛勤双手创造历史的普通人。都说过去的十年,是不懈奋斗的十年,是风雨兼程的十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也是硕果累累的十年。十年的波澜壮阔,绘就了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十年的蒸蒸日上,正是由“我们”所造就。

有人说,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帝王将相史;而这部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重点剧目,偏偏打破了这种论调,用事实印证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部由毛卫宁、侯京龙、王逸伟、刘海波、杨阳、库尔班江、刘雪松、安建、李东霖、李昂、杨磊、滕华涛执导,白百何、白宇帆、董勇、郭晓东、侯勇、黄志忠、林一、谭松韵、王凯、王雷、闫妮、杨子姗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便是用普通人视角,来展现波澜壮阔十年。

包括《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砺剑》《热爱》《未来已来》《理想生活》《前海》《沙漠之光》《西乡明月》《唐宫夜宴》《坚持》这些单元故事,塑造了一批看似微末,实则在大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的人民群像。每个故事的细节里,都映射着时代的一角面纱。

在《前海》这个故事里,香港青年叶舟怀揣着用科技服务老人的梦想之心,来到了大湾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当被梦工场事业项目部小杰问及普通话为何如此流利时,叶舟解释在读大学时有许多内地同学,甚至口音还被传染力极强的东北话给带跑了。这段对话,也透露着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持久且不断强化。

至于叶舟从营商环境良好的香港,被吸引到大湾区来创新创业,本身就说明了大湾区创业环境之蓬勃。而叶舟在梦工厂

从初来乍到,到经历失败,最终勇于坚持终获成果的过程中,也以亲身经历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火热:营业执照可以网上申请、自主办理;办公场地可以享受租金减免;供应商、资源渠道、融资平台都有前海梦工厂专人对接。

这种全程跟踪,保姆式企业服务与金融覆盖,为包括叶舟在内的创业者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心全意投身于创业之中,而不被商业之外的杂务所干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主题,在这个故事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而以叶舟、程妤、齐仔为代表的大湾区青年群体在逐梦过程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也正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最佳写照。

类似这种以小见大的细节还有很多,并且在《我们这十年》所有的单元故事里都有着不同维度的体现。都说每一代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万千如叶舟这样的普通人,单独放在镜头面前或许并不显眼,但当他们汇集在一起,便成就了这非凡十年的华美乐章。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