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安太堡矿中美合作轶事(86)——我所经历的美方“甩锅”事件

视频加载中...

(点击并欣赏以上文章)

在平朔安太堡矿中美合作经营期间,我们平朔人有着很多“合作创新、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然而,当年在与美方合作时,我曾经有一件差点“背黑锅”的恶心事件。虽然此事件已经过去三十几年了,但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1987年4月,我被中美双方领导安排到安太堡矿计算机主机房工作。当时安太堡矿正处于基建期,中美双方的会计核算业务还没有合并起来,而基于IBM System/36小型机的MAXI会计核算系统,主要由美方单方面核算其投资等相关业务。当时,安太堡矿财务部美方除了会计经理米歇尔、成本控制经理特维特、还有两名新加坡女华人雇员。当时,我除了负责主机房日常例行工作以外,还负责美方财务月底结账处理前后的数据磁带备份工作。

然而,在刚与美方合作共事不久,外籍人员的恶意“甩锅”行为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记得1987年6月在MAXI系统财务月结处理之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新加坡女雇员陈XX并没有按照规定事先运行并打印出某特定的会计统计报表,而美方人员则急于运行了财务月结批处理软件,致使无法在系统中打印出此会计统计报表了。当美方发现陈XX没有打印出某统计报表时,可能慑于米歇尔的威严,XX就一口咬定是我将其已经运行的统计报表的脱机打印文件(Spool file)从系统打印序列中删除了。

当时中方人员不允许随便进主机房,但外籍人员则可以自由进出主机房,并从共享宽行高速打印机上取走自己打印的报表。因而到底是陈XX已拿走报表,还是我删除报表打印文件,一时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而米歇尔似乎也在故意找我的茬儿,并想“甩锅”于我。

当时老美咋咋呼呼,好像我出了多大事似的,搞得中方领导也无法为我说话。当我有口难辩时,因此老美人员就自信满满在IBM S/36系统中用HISTORY命令查询相关证据,并打印出了我与陈XX在各自终端上的操作历史记录清单,其结果自然真相大白——陈XX压根就没有运行米歇尔所要的会计报表软件,而我也压根没有在系统删除任何脱机打印文件。

在事实面前,米歇尔及陈XX都无话可说了,而我所面临的“背黑锅”危机就这样解除了,当时为此事美方差一点给我下一个“警告型”备忘录。事情搞清楚以后,我赶紧又重新找出月结前(Pre-close)的数据备份磁带,重新在系统中恢复了财务数据,以便让陈XX赶紧补做相关业务并打印相关统计报表,从而让美方人员再次进行了财务月结处理。

当年在我们与老外合作过程中,再小的事儿也似乎是涉及“国际纠纷”的大事儿,不少错事情似乎总是归结于中方的错误。不过,当年“理性开放,海纳百川,合作创新,为国争光”,始终是我们对外合作的工作宗旨及指导方针,因而当时我们“受委屈而学技术”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中的常态。

其实,这原本是一件外方人员的责任事件,这件事提起来千斤,放下去四两,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然而,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终究还是叫中方领导知道了,于是,我向中方领导做了详实的汇报,中方领导安慰并嘱咐我:以后做事小心些。自从遭遇这次美方“甩锅”事件以后,我在工作中始终小心翼翼,并随时做好各类“工作痕迹及证据保全”工作,以防此类“背黑锅”的事件再次发生。

其实,“甩锅”是职场上常见的现象。“甩锅”实际上就是指推卸责任,并让别人来承担责任及处罚。“甩锅”的英语表达方式是shifting the blame(推卸责任)或make somebody ascapegoat(使某人成为替罪羊)。

多年来,在职场上我曾经先后遇到一些被人恶意“甩锅”的事件,但我却永远忘不了我这次被美方“甩洋锅”并差点“背黑锅”的事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