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举办农耕运动会,别出心裁不只是为了好玩 | 新京报快评

2020年10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开展“育·树”阳光校园足球嘉年华班级联赛活动。图/新华社

近年来,校园趣味运动会层出不穷,不少中小学逐渐摒弃了传统的运动会模式,开始探索更多趣味运动会。

近日,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杭州市某实验中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运动会——校园农耕运动会。比赛项目很有趣,有挑水接力、粮食搬运、插秧、剥玉米等,模拟了农作物从播种到丰收的全过程。比赛开始前,老师们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大约九成学生从未接触过这些项目。

跳远、跳高、短跑、长跑、接力赛……一提起运动会,很多过来人就会想到这些跑跑跳跳的传统项目。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不少学校纷纷开启“变脸”模式,亲子运动会、达标运动会、体育节等竞相流行起来。杭州该学校的农耕运动会,便是一个生动的实践。

从传统运动会走向各类趣味运动会,也是校园运动会从竞技走向趣味,强调人人参与的一种趋势。

传统的校园运动会,很多时候被竞技体育思维主导,尽管强调全员参与,实际上往往是少数有体育特长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其他学生只能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很难产生参与的兴趣。

若是年年如此,难免成为“鸡肋”乃至被学生视作负担。而校园趣味运动会,就成为了妙趣横生的集体项目,更能让孩子们在开心一笑中获得不同的成长体验。

比如,此前,北京不少中小学举办的冬奥会主题趣味运动会,通过多种形式,既弘扬了奥运精神,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展现了个人风采。

2021年6月3日,河北沧州市第十七中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奋勇前进”运动项目比赛。 图/新华社

此外,诸如农耕运动会等趣味运动会更契合了大力推进劳动教育的潮流,寓教于乐。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于学生的智力、身心等各方面和谐发展都有独特的作用。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是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但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除了按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不少学校还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比如,尝试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加大劳动观念态度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等培养。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在学生喜欢的运动会中融入劳动等元素,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

别出心裁的校园趣味运动会,不只是给学生增添了乐趣。这样的活动,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又能带领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的领域与生活,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教育,在劳动中领悟文化。

希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融趣味性、集体性以及运动性于一体的校园创新教育,多多益善。

撰稿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刘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