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低碳先锋城区”,未来三年罗湖这样干

10月25日,罗湖区召开打造“低碳先锋城区”动员大会,系统部署未来三年在节能低碳领域的四个方面二十三项重点任务。罗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益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政协主席柳光敏出席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左金平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夏东作部署动员。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罗湖将率先在全市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应用,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5.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新建医院、学校等绿建三星级全覆盖,新建商业楼宇绿建二星级全覆盖;形成蔡屋围、水贝、笋岗三大低碳国际街区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高效、管理科学、公众参与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开创“低碳先锋城区”新局面。

以碳促产点绿成金

部署四大领域23项重点任务

罗湖区具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良好自然禀赋;同时,第三产业占比93%,拥有能源绿色化、产业轻质化等经济优势,和良好的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此次会议围绕城区能源结构特征、优势产业特点、“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格局,聚焦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双碳产业引育驱动、示范创建引领突破、宣传科普引导四大领域二十三项重点任务,覆盖节能、降碳、产业、示范项目、资金、宣传推广各个环节,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步有序扎实推动全区节能降碳工作。

其中,聚焦建筑、交通两大主要耗能领域,谋划开展九项重点领域节能增效绿色降碳行动任务;从布局碳金融、建立“双碳”引导基金、建立低碳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提升生态资源价值等六个方面,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升级,实现绿色低碳产业的集聚提升;锚定重点领域推进、重点项目突破,部署打造大梧桐生态区、玉龙低碳产业园区、罗湖北站低碳交通枢纽、低碳国际街区、绿色低碳公园、近零碳排放区六大低碳重点示范工程,提升打造“低碳先锋城区”行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根据规划,到2025年,罗湖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2公里,非机动车道总里程达到185公里,建成不低于10个节能低碳立体停车场建设,多模式立体交通网络、高密度轨道交通网络和慢行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区打造不少于10个节能低碳医疗机构,创建和授牌不低于50家节能低碳酒店,既有商业楼宇节能改造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节能低碳学校占比30%以上;新增45个“社区共建花园”项目,以闲置小微空间“公园化”推动城区空间低碳高效转变。

绿色低碳产业聚势崛起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近年来,随着中国燃气、深圳燃气、华润燃气、港华燃气等天然气龙头企业的入驻,罗湖绿色低碳产业聚集之势已初步形成。

国家城安院、中国燃气下属零碳环境能源研究中心等绿色低碳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地罗湖;深圳燃气正在罗湖建设清水河智慧燃气总部基地;罗湖依托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打造安全应急智能终端、监测预警、固废危废处置设备研发及生产制造聚集区,加快建设安全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邓耀波表示,近年来,中燃集团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双方已在物资供应链、电商、绿色能源、智慧城市、城市清洁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未来,双方还将在绿色能源、智慧城市运营等业务持续深化合作,为罗湖区打造“低碳先锋城区”持续贡献绿色力量。

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建科院董事长叶青表示,罗湖区具有绿色低碳产业聚集优势、片区级的绿色化改造和更新优势,山、林、河、湖和自然植被聚集的生态资源禀赋,同时是全市唯一一个获得中国最美“双名城”国家级荣誉的区,也是广东省内首次探索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替代性修复的行政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罗湖率先从高速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转型新阶段,此次召开打造“低碳先锋城区”动员大会,是率先运用自然资源禀赋探索践行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区的责任担当。

未来三年,罗湖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实现绿色创新发展协同推进能源革命,为罗湖动能转换提供全新载体和动力支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站在绿色发展新起点,开启罗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 通讯员 通讯员 黄斌腾 张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