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底下遭雷劈,碧桂园旗下建筑公司亏损6亿元,建筑业寒冬持续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时代一去不返,现在是大树底下遭雷劈。

01 亏损报告

近期,联合资信发布关于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2022年半年报亏损的关注公告。

联合资信关注公告

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广东腾越建筑有限公司总收入181.69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3.65%;

按照公告,其产生亏损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经营情况受疫情影响,产值下滑,固定支出增加,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建筑施工板块的毛利率由7.1%下降至3.35%,下降3.75个百分点。

第二,2022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2.59亿元,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大幅度增加。

公司利润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224.34%。

按照联合资信公告内容,其上半年亏损,主要原因是疫情以及市场等客观原因。

根据公开资料,腾越建筑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82亿元,营业成本175亿元,毛利率为3.84%。

管理费用2.56亿元,占总成本的1.46%;研发费用4.7亿元占总成本的2.69%;财务费用中利息费用2.4亿元,占比1.37%。

如果仅仅是非营业性亏损,对于一个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企业来说,并不是大问题。

但是按照公开资料显示,腾越建筑公司2023年到达回售期或到期的债券规模为55.62亿元,公司将将面临较大的集中支付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腾越建筑存续债券均由碧桂园(02007.HK)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一方是即将到期的巨大债券支付压力,另一方是萎缩的市场、建设单位的欠款以及对下的应付账款,是腾越建筑公司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查询腾越建筑公司公开的财务报表,其应收账款达到228亿元,这其中有多少是母公司碧桂园的项目欠款,有多少是关联方以外的项目欠款,就无从得知。

而作为母公司的碧桂园,是否在关键时刻救子公司于水火,还是放任子公司不管,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法则,需要时间来证明。

查询天眼查发现,腾越建筑公司目前也是司法官司缠身,其作为原告涉诉的案件总金额为5544万元,而作为被告,涉诉的案件总金额达到1.33亿元。

其法定代表人在2022年7月7日因一起22.78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被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限制消费。

以前老话总说:“大树底下好乘凉”,随着建筑行业寒冬持续,这句话要改为:“大树底下遭雷劈”才合适。

天眼查显示的腾越公司涉诉情况汇总

02 腾越企业情况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顺德市碧桂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位于佛山顺德,注册资本金52亿元,实缴资本金9亿元人民币。

根据公开资料和天眼查资料,该公司是碧桂园全资子公司,是碧桂园旗下的最重要的房建施工企业。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拥有建筑、机电、市政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幕墙和地基基础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建筑机电安装三级资质。

腾越建筑年施工能力逾1500万平米,业务遍及广东、江苏、湖南、湖北、海南、贵州、四川、重庆等20省市。

2021年上半年完成营业收入238亿元,实现净利润3.3亿元,净利润率为1.39%。

该公司在2021年入选中国建筑企业综合实力100强榜单,排名第65名;

入选2021年中国50家最佳建筑承包商榜,排名第31位;

入选2021 广东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70位;

入选2021 广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38位;

入选2021 广东服务业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35位。

其实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说,由于疫情和整体建筑行业疲软,在某一年出现亏损,并不是大问题。

在整个建筑业的寒冬,如何度过才是最关键的。

03 建筑业寒冬

疫情,经济下行,房地产震动,建筑业寒冬仍然在持续。

头部房地产企业的暴雷震动,将其下属的建筑公司拖入泥沼。

随着恒大的暴雷,与其捆绑式运作的南通六建和三建等南通铁军,陆续在年初宣告破产重组,标志着建筑业的寒冬到来。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碧桂园旗下子公司,2022年以来,碧桂园连遭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公司信用资质持续恶化,也对腾越公司的应收账款产生不利影响。

在碧桂园做过项目的总承包或者劳务公司、班组应该都知道,碧桂园不但在进度、质量、安全上控制严格,其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算得上严苛,不为过。

但是就连如此高效的公司都难以实现盈利,不得不说建筑行业前景极度堪忧。

一方面,开源是最大的问题。

由于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原因,普通居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其购房意愿也是大幅度降低。

尽管国家不断地调整金融政策,包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住房贷款利率。

疫情让所有人看到,现金才是王道。

鉴于以上原因,房地产需求率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住宅商品房成交率和开工率下降,收入必然下降。

另一方面,节流难以实现。

建筑原材料居高不下,并且浮动较大。

钢筋在2021年底,一度接近6000元/吨,同时在年中又开始大幅度下降,一度很难琢磨。

国际局势、俄乌局势,使得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国内与石油、沥青相关的建材价格上升,同时材料的运费和机械使用费增加。

由于疫情,农民工流动难度增加,人工费成本必然上升。

鉴于以上原因,建筑工程直接成本上浮,节流难以实现,项目利润必然降低。

如何度过建筑业寒冬,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是摆在每一个建筑人面前的考验。

04 题外话

查询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相关资料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见下图:

腾越公司中标某项目截图

中标金额是11420万元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其项目负责人只是二级建造师,是否合规?

请高手给大家解惑答疑。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三观相合,欢迎您关注大司空(微信公众号:建筑业大司空),同时请转发支持。如有纰误之处,也请批评指教。最后拜托大家,写文不易,别忘了顺手点赞收藏鼓励,手留余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