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阅卷分析与总结

第一次月考已经尘埃落定,有人欢喜有人忧,看到眼前并不是很高的成绩,大家有希冀,有反思,更多的是今后教学的思考。在这个疫情当下,网课变成常态的情况下,我们要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是下一次奋起直追的起点,查漏补缺,找准方向才是最重要的。综合各个老师的阅卷情况,现就本次月考阅卷反馈总结如下:

积累与运用:


共有6小题,总分22分,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在15-20分之间。


第1、2小题考察字音、字形,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得分较高。


第3小题选词填空,大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比较良好,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没办法正确区分“安详”和“安适”,“袖手旁观”和“漠不关心”的区别,更有一部分同学明明选对了词,但在往横线上抄的时候把“袖”抄错。


第4小题相对比较基础,但学生答题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未答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前一句,还有很多同学把其他诗句的字写错。


在第5小题中,关联词语的考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宾语的辨别,标点符号的改错,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出错。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教会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第6小题的名著阅读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将“五猖会”写错。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第7题,因为贴近生活,考核词语积累,总体完成情况较好,丢分较少。

第1小题:一些同学积累不够,所写的词语并不能凸显该季节的特点。还有个别同学审题有误,写的词语并不是四字词语。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第2小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宣传语,但是由于对宣传与文体知识掌握的不够清晰,所以并不能写出特别优秀的宣传语。还有个别同学所写的甚至不成句子。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入文体知识的介绍。

第3小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仿写出格式一致、内容正确的活动环节,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并不能理解这道题的本质,导致所写的活动格式不正确。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多练习仿写。

课内阅读:

整体完成情况一般,错误类型比较一致。

第8题:大部分同学不能理解“质地”一词的意思,所以无法正确作答。还有个别同学读卷不认真,没有看到第八题,直接没有作答。教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认真读卷,培养学生养好的答题意识和习惯。

第9、10、11题:这三道题考的都是关于手法的赏析。第9题和第11题考的都是修辞手法,不同的是第9题只考了单个的修辞手法,而第11题考了两种修辞手法,大部分同学的修辞手法赏析没有问题,能够进行系统的作答,但是许多同学读题不认真,所以11题只写了一种修辞。也有少部分同学无法正确判断修辞手法。第10题考察的是“贬词褒用”的写作手法,只有少部分同学作答正确,大部分同学写的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有极个别同学甚至无法写出手法。这说明多同学对于手法赏析类题目掌握的还不够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此类题的作答思路和答题方法。


课外阅读:


第12题和第13题的阅读和小学阅读题非常像,答案就在文章里,学生只需要仔细阅读,细心就可以找出答案,因此除了作答态度不端正者丢分较少。


第14题丢分还是很多的,很多同学认为此题的答案一定是恰当,因此后面就没有分了。可见他们对于短文整体的理解还是不到位的。没有进行透彻的领悟,就开始做他。阅读比较浮躁。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考的是课本原诗,难度不大,但作答不是很理想。


第15题“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问描写的景物,本来很简单,就是“杨花”和“子规”,但有不少同学回答的是柳絮和杜鹃,由此可见学生上课肯定是认真听了,但是作答与答案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第16题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友人遭贬谪的关心和劝慰,另一方面官场不如意的惆怅之情,大部分学生只答出来前一点导致丢分。


第17题考修辞,虽说学生对修辞方法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在赏析古诗句却作答不完全,说明对古诗的理解与现代文还是有差距的。


作文分析:


本次七年级第一次月考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的空白处可以填四季:春、夏、秋、冬。只要理解这个标题的意思,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季节”这个文题考生发挥的余地较大,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写作文时,应以空白处填写的内容为写作重点,以自己对某个季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为主旨。


写作技巧:


1、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


2、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


3、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繁而不乱,多而不杂。


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一定要从生活中取材,认真观察,以情动人,写出真情实感。


本文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段直接点明自己对某个季节的喜爱,总领全文,并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主体部分以排比段的形式表现这个季节的特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直抒胸臆。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存有的问题:


  一、误解材料,偏离题意。 


审题偏,即不够准确,没有击中要害。考生对所给材料的内容理解偏颇,以致所写文章的立意偏离了材料的内容。比如,有学生把把题目写成《我爱妈妈》、《我爱无名山》等,总之是和季节没有关系的题目。如果考生文章立意错了,构思谋篇、语言表达等再好,也不起作用了,分数也上不去了。


二、扣题不紧,详略不当。


很多考生开篇议论过多或废话太多,入题太慢,甚至开篇二百多字了还未进入主要内容的叙述。一篇好作文要求布局合理,头尾短小精悍。开头结尾段字数均应控制在百字以内,否则,头大尾长身子小,比例失调,影响美观。文章段落稍微多一点,若段落太少,既不美观又无层次感,阅卷时有的考生一个段落能占一页,让人觉得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三、文不成篇,字数不够。 


也许是有些考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可能是做前面的题所用时间过多,结果留给作文的时间太少,或者是写作水平较差,打不开写作思路,一篇600字的文章也不能完成。阅卷时发现考生作文有写500多字的,400多字的,甚至还有低于200字的,文不成篇,达不到字数要求的作文,自然得分较低。按照评分标准,每少50字扣1分,其实评阅时所扣分数远大于这个标准,整篇文章的等次都降低了。


  五、卷面脏乱,字体潦草。


  有些考生的作文涂抹十分严重,墨迹斑斑;有的通篇字体潦草,难以辨认……这不但影响了书写分,而且给阅作文老师一个不好的印象,自然大大影响作文的得分。


  六、错别字多,标点使用不规范。 


  有的考生通篇错别字很多,添笔误、减笔误,随处可见;有的标点使用很不规范,通篇全是小点,不分逗号、句号等;还有的甚至全篇都没有标点符号,这些都给阅卷老师评阅带来视觉疲劳,作文得分自然不高。


   个人见解和建议:


1、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作文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避免开篇失误,弃掉重来,应该做到卷面干净整洁,不涂抹,不留墨迹。书写最好使用质量较好的黑色水笔,字道不要太粗,也不要太细,要力求美观,最起码也应做到工整,让阅卷老师容易辨认。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意识。作文占40分,是一大块头,一般应用6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考场上,若时间只剩五六十分钟了,前面的题可暂不作答,也要赶快把作文完成。


3、我们也要教会学生抢救考场“离题”作文。利用有限的时间修改文章首尾使其扣题,即在首尾处用与题目意义相同的词语去照应,去扣合题目,使之成为切题文章。当然如时间允许,文章中间部分也要做适当地修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