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你知道你喜欢的汉服是哪一种吗?

最近,对汉服感兴趣,专门去查阅了中国古代服饰的书籍,虽说通过某度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关于汉服的文章或视频,但正因为某度上搜出来的结果多而杂,质量往往参差不齐,还是把注意力放到正经的研究书籍上,相对靠谱些。

既然聊到汉服,就不得不先说说汉服的起源。我认为汉服的起源,应该是从历史记载中,最早形成的服饰制度中规定的服饰,作为汉服的起源较为合理。一方面规范了人们着装的要求,二来确立了我国服饰发展的基础。

一、衣裳制

我国最早的服饰制式形成在黄帝时期,《易.系辞下》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乾即是天,坤即是地。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象天而服色用玄色;地为黄色,故下裳象地而服色用黄色。这种用上衣下裳的形制以及上玄而下黄的服色,就是由于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服饰上的形和色。(我们以前听说的“天玄地黄”或“天地玄黄”是说法便是由此而来)

对了,这便是我国服饰的初代制度——衣裳制。我们现在有些地区仍然有衣裳的说法,但是现在的“衣裳”一词只是对服装的统称,失去了对形制的特指含义。

衣裳制是一种上下分体的服装制式,采用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剪制作,上身为衣,下身为裳。裳实际上类似于裙,讲究宽大。其特点是上衣为交领右衽,下裳围合包裹下体,皆以带结系,穿着时衣和裳分别穿着。

除了上衣下裳之外,与此相应的还有首服(头上戴的帽、冠及发饰等)、足服(脚上穿的鞋子)、配饰(腰间玉佩、佩剑等)等,构成一套完整的衣冠系统。这一套衣冠系统便是汉服源头、随着历史更替和服饰的不断变革和吸收新的元素,逐渐成为了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

衣冠,这个词听着是不是挺耳熟的——没错了,盗墓系小说里常常会提到“衣冠冢”,没有尸骨,只埋着死者的衣冠的坟墓。

敦煌壁画中的皇帝冕服

找不到天玄地黄的衣裳图,找了副皇帝冕服图来示意衣裳的样式。

衣裳制服饰的代表性样式有:冕服、玄端、衷靖服、襦裙、袄裙、短褐

冕服:最初冕服是天子用于祭祀和受诸侯觐见时穿的,是天子的服饰。后世的历史推进,冕服的的用途,除作为祭祀等服用外,在如婚礼、朝会、朝贺、册封重大事件时使用。

二、深衣制

深衣,从衣裳改良而来,却与衣裳不同,深衣的上衣和下裳是相连在一起的,在裁剪方式上,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然后再将两者相连缝合起来。下裳用六幅,每幅又解裁为二,共有十二幅。深衣的出现对后世的服饰产生的极大的影响,后来形成了直裾深衣、曲裾深衣、朱子深衣等样式。在汉朝时的命妇以此作为礼服;唐代的袍下加澜;宋代士大夫也有穿着深衣;元代的质孙服、腰线袄子;明代的曳撒等都采用这种上下连衣裳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都是古代深衣制的沿革,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是汉服中最有代表性,传承最久远的服饰。

深衣之制,“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十二幅对应十二个月,这是深衣与其他服制的不同之处。

曲裾深衣

三、袍衫制

《诗·秦·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袍便是这里所讲的袍衫,是长衣,又是里面实以绵絮的,用新绵装其里面的名曰褚,杂用旧絮的叫做袍。

袍衫,在深衣的上衣下裳联属的基础上,再进行了改良,裁剪方式上不再分上衣和下商分别裁剪,而是通身直裁,上下并无接缝,自然一体。

在后世的服饰中,袍衫样式最丰富,应用最广泛,譬如圆领袍、襕衫、直裰、道袍、水田衣、飞鱼服等都是袍衫制服饰。

龙袍

好了,就先写到这里,后边再详细分解汉服的知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