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上有25位文状元,但明清时期却没出过一个?

山西历史上有25位文状元,但明清时期却没出过一个?还有18位武状元…

明 仇英《观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作长6.38米,宽0.344米


山西,

人文历史悠久,

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才。


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

文人们都把参加科举考试,

作为跻身仕途、“咸鱼翻生”的唯一途径,

这激励着无数学子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十年寒窗。


在中国科举史上,

参加科举考试的才子有如过江之鲫,

而能有幸能登上科举考试巅峰成为状元郎的,

则是屈指可数。


就山西来讲,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

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

在科举制度存在的1282年间,

山西历史上先后出现了25位状元

其中唐朝5人,宋朝4人,辽朝1人,

金朝14人,元朝1人。

但明清时期,

山西居然没出过一个状元!



这到底是为什么?


山西历史上的25位文状元


1

唐朝


“宰相村”闻喜县独占2个名额


在唐朝5位山西籍状元中,素有“中华宰相村”之称的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氏更是独占了2人,先后涌现出了裴格和裴思谦两位状元。裴思谦,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戊午科状元及第。裴格,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庚申科状元及第。

裴思谦放荡不羁,当了状元后,跑到青楼里写了一首诗《及第后宿平康里》:“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说来有趣,裴思谦一生写了不少诗歌,唯有这一首写于青楼的诗歌被收入《全唐诗》。



状元出身的“诗佛”王维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宋朝文豪苏轼评价:“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江干雪霁图》(局部放大)

现藏于日本


苑论与柳璟


苑论,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东北)人。字言扬,生卒年不详,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癸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二人。其中有柳宗元、刘禹锡等。

柳璟,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人,字德辉,生年不详。约卒于武宗会昌五年(846),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乙巳科状元及第。


2

宋朝


史学成就最高的状元——王溥


王溥,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又为著名之史学大家,编撰《世宗实录》《唐会要》《五代会要》——三部史籍共170卷。在中国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便是王溥。


史上唯一一位用打架赢得状元的人——王嗣宗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字希阮。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

据说当年殿试时,王嗣宗和陈识最先完卷,并一同上呈,由于两人的试卷都是上乘之作,宋太祖也难定夺。这个时候宋太祖竟然提出一个史无前例的较量方式:打架!宋太祖马上得的天下,用这个方法,自然最合适不过了。结果,王嗣宗赢,陈识输。至此,王嗣宗就成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打架赢得状元之位的人。

王嗣宗一生经历宋太祖、宋太祖、宋真宗三朝。宋真宗时,他担任御史中丞。《国老谈苑》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宋真宗从皇宫的北门出去,前往相国寺。王嗣宗批评他:“天子行黄道,岂可由后门?臣任当风宪,讵敢废职?”宋真宗无言以对,给了他3000钱,表示罚款。此后,皇宫北门就不再经常打开。


安德裕与张观


安德裕,朔州(今山西朔州),字益之,一字师皋。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己巳科状元。

张观,绛州绛县(今山西绛县)人,字思正。生卒年不详。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状元。



3

辽代


边贯道,丰州(今属山西)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辽朝某科状元,也是辽朝唯一一位山西籍状元。


4

金朝


金朝是山西籍状元最多的朝代,超半数的状元都出现于这一时期。

刘伪,山西浑源(今属山西)人,号南山翁,生卒年不详。金太宗天会元年(1124)甲辰科词赋状元。

任忠杰,山西天戎(今属山西)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辛巳科状元。

王泽,山西阳曲(今属山西)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辛亥科状元。

杨云翼,乐平(今山西昔阳)人,字之美。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甲寅科状元。

张檝,山西人,字巨济,生卒年不详。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甲寅科状元。

李俊民,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字用章。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庚申科状元。

李献能,河中(今山西运城)人,字钦叔。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乙亥科状元。 

郑时昌,山西洪洞县人,字仲康,生卒年不详。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一1189)某科状元。

武明甫,山西陵川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海陵王贞元中及第第一。 

赵安时,山西陵川人。字号、生卒年不详。金海陵王正隆年间(1156—1161)某科状元。 

赵安荣,山西陵川人,字号、生卒年不详。金熙宗天眷年间某科状元,赵安时之弟,为金朝唯一的一对兄弟状元。  

刘海,山西合河人,一说为山西兴州(今河北滦平)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朝某科状元。

李安,山西襄垣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朝某科状元。 

张继祖,山西临晋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朝某科状元。



5

元朝


元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因此山西只出了一个状元张益。

张益,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人,元朝泰定元年三月(1324年)由集贤大学士王约廷试100名(甲科85名、乙科15名)士人中取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张益也是山西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状元及第”铜镜,现藏首都博物馆


此后,明朝、清朝两个朝代,近600年间,山西一个状元也没有产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是大环境使然。明清以后,中国的的经济中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取代北方成为了中国经济中心。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当地的人文环境也得到了迅速提升,又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因此,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状元、进士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

另一方面,是山西自身原因所致。明清以后,山西的商业比较发达,“晋商”闻名天下。受此影响,山西蔓延着一股“重商轻文”的风气,流传着“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等俗语。

在“重商轻文”的环境下,年轻人当然不愿读书,而是宁愿到商号里去当一名学徒。没有年轻人加入到科举的队伍,自然就难以产生状元了。


山西历史上的18位武状元


除了文状元,

山西历史上还有这样18位男儿,

在国家正规考试中拔得头筹,

在山西的名人谱上写下了浓墨重彩。


从武则天开创武举制度以来,

无数膂力惊人的健硕汉子

通过精湛的武艺登上朝堂。

到清末废除武举,

这1200年间,

有名可查的武状元总共仅280余人。

而其中的山西武状元,

就有一十八位。

按朝代划分为:

唐朝11人,明朝1人,清朝6人



现实中的武状元不仅武艺精湛,

而且文采也一定要好,

毕竟光靠肌肉,

胜任不了带兵打仗这样的大任,

毕竟连关羽也是《春秋》不离身。


清仿沈周款关公像轴 清(1644年—1911年)

纵167.5厘米,横90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而在山西这18位武状元中,有一位文采斐然,他就是樊宗师

樊宗师,字绍述。樊泽之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宪宗元和三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登第后,授著作佐郎。历太子舍人、绵州刺史、绛州刺史等职。

樊宗师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樊泽、爷爷樊咏,也都是武状元。但樊宗师虽然是武状元,他的文学造诣一点不差。他和同时期的韩愈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晚唐初宋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他去世后,韩愈还为他写了《樊宗师墓志铭》。

《绛守居园池记》 樊宗师 撰


人这一辈子能考中一回进士,那都是祖上积了大德,可历史上还真出过两次高中鼎甲的奇人,那就是山西的武状元马全

马全(1732~1774)初名马瑔,又名马蠳,字具堂,号纯斋,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武进士第一人。

马全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的父亲是武进士,在平定叛乱中不幸身亡,年幼的马全决心苦学武艺为父报仇,乾隆17年,马全成为武探花,之后因年轻气盛被夺取名号。马全知耻后勇,隐姓埋名重新奋斗,再一次参加武举,高中状元。皇帝派其平叛,马全也成功替父报仇。后来在另一次平叛过程中,由于主帅刚愎自用,致使马全被敌军包围,壮烈牺牲。乾隆令人为其画像并挂入紫光阁,他和另一位山西武状元张大经,都是《清史稿》上载有传记的为数不多的武将。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清代画家 姚文瀚 绘


说了这么多,

你可知道山西武状元哪里最多?



太原4人


王翃,字宏肱,王翊之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才兼文武”科应举及第。

马全,初名马臻,又名马蠳,字具堂,号纯斋,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武进士第一人。

李相清,山西阳曲人。清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武进士第一人。 李相清在宫为乾清门侍卫, 享有皇帝近侍的恩宠。

贾廷诏,山西清源人。清乾隆七年(1724)壬戌科武进士第一人。同年的探花名白钟骧,是山西太谷人。


晋中1人


王仁皎,字鸣鹤,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应举 “堪任将帅”科登第。


运城8人


樊咏,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 曾任兵部尚书。开元年间(713~741)曾应“草泽”举登第。

樊泽(748~798),樊咏之子,字安时,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后期“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

樊宗师,字绍述。樊泽之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宪宗元和三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登第后,授著作佐郎。历太子舍人、绵州刺史、绛州刺史等职。 樊宗师为官治理有方,家富好施。去世时韩愈为其作《樊宗师墓志铭》。

裴敦复,山西闻喜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诏举“堪任将帅” 科,裴敦复第一人登第。史书对裴敦复的评价是为人乐善好施。

房自谦,山西闻喜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诏举“堪任将帅” 科,房自谦应举,登武进士第。

樊衡,河东北猗氏(今山西永济蒲州)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诏 举“武足安边”科,樊衡应举登第。

裴俦,山西闻喜人。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军谋宏远,才任边将 ”科登,第裴俦位在第一。 裴俦其大弟裴休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贤良方正”科登第第一。其小弟裴俅为唐敬宗 宝历二年(826)丙午科状元。

杨俊,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临汾1人


王修福,字修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 )以宿卫庆州永业府右果毅应武举登第。 曾授歧州洛邑府左果毅。


晋城1人


张大经,字建常,山西凤台(今山西晋城)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武进士第一人。


大同1人


李广金,山西灵邱(今山西灵丘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 科武进士第一人。


忻州1人


茹义忠,雁门(今山西雁门)人。唐玄宗开元中(约713~732)兵部 试甲科登第。


吕梁1人


张从龙,字子龙,山西临县人。清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武进士第一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 “状元及第”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