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后就免疫了吗?研究:新冠康复者免疫力或可维持1年

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已经肆虐三年了,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疫情严峻又复杂,全国各地每天感染者人数高达几万人。新20条的发布,给我国抗疫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

然而,不同的人群对新20条发布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新冠属于大疾病,非常担忧自己会被感染;有些人属于乐观派,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致死率也不是很高,是自限性疾病。11月29日新京报发布了多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故事,不妨来具体看一看其感受。

感染新冠后有什么感受?

39岁的王女士待在方舱里16天,当初因与一名阳性确诊病例有时空重合而感染新冠,在感染后无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在方舱里每隔两天都会接受专家们的科普和答疑,而且还会着重关注特殊需求,例如老人小孩。目前已痊愈6个月以上,排CT检查肺部无任何异常,也没有后遗症。

50岁的荣先生,今年4月份一家5口陆续被诊断为新冠肺炎阳性。感染早期感觉全身酸痛、发低烧和骨骼疼痛、根本不想走路,总想着躺着休息,每天喝的水是以前的三倍,但症状慢慢地得到缓解。家里的孩子曾经被检测出一次阳性,没想到再次检查已转为阴性,无症状。

一名25岁的女子,感染新冠后出现嗓子嘶哑、鼻塞和咳嗽、四肢无力和头痛、喉咙干裂等,每天都大量喝水,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这些症状都逐渐好转,一个星期左右就恢复正常了。

感染新冠康复后该如何自我管理?

大多数感染新冠的患者,一般都能得到治愈。患者出方舱后还需做好居家消杀,注意自我管理,防止新冠病毒再次卷土重来或是预防其他传染病。

1、消杀方面

新冠康复者所用的物品应专人专用,避免跟家人共用。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格外做好卫生清洁,及时清理所用的物品;定期消毒接触频率较高的物品,比如门把手、水龙头、开关以及手机等。

2、自我管理

出方舱后仍然居家监测一星期,在单独的房间内呆着,保证室内通风、有独立的卫生间。吃饭时做到分餐制,不可随地吐痰,鼻涕或痰液应吐在纸巾中;不可跟家人密切接触。

感染过新冠的人体内有没有抗体?

《柳叶刀-微生物》发表一篇新的研究,是由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共同研究,他们发现感染过新冠的人,一年内仍然有免疫记忆。对新冠病毒康复者分析,发现早期感染后一年内新冠特异性中和抗体跟T细胞反应水平相当稳定。

不过跟原始的毒株相比,抗体对变异的病毒中和效果比较差,记忆T细胞反应几乎不会受到受体影响。研究团队分析新冠病毒康复者早期感染一年后的免疫力,其中包括对变体、原始毒株的体液免疫反应、T细胞反应的功能以及持续时间。该研究共纳入1096例康复者,他们均在2020-01-07~05-29日之间出院,首次被诊断为中度病情、重症、危重症者分别达到26.4%、67%和6.7%。

《柳叶刀》研究截图

他们在2020-12-16~2021-01-27之间接收随访,是否出现过重复感染,是否接种疫苗。从这些人群中采集血浆样本来测定抗体,得出来的结果显示:首次感染后12个月时大部分人群中能检测到不一样的抗体。大部分小于60岁的康复者,首次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中和抗体水平稳定,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85.8%、81.6%;首次感染后12个月时抗体对病毒的中和能力减弱,但细胞免疫仍然强大。

家医君寄语

新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但也不能太大意,日常生活中仍然做好防护,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养成出门就戴口罩的好习惯。注意饮食多样化,坚持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增强抵抗力。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冬日生活打卡季#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