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撤县设市30周年 30年·30事(1)


1、邹城撤县建市

1992年10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县级)。10月18日,邹城市成立庆祝大会举行。撤县建市,是邹县自秦朝置县以来 2200多年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是邹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邹城市腾飞的历史新起点。


2.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1993年1月1日,全市固定职工个人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1993年,规定凡参加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的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均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时间一律从1993年1月起执行,缴纳标准为职工个人上年度工资收入的2%,由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扣缴;基本养老金可随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3.邹城市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1994年1月,邹城市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分别于1982年、1986年公布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济南名列其中;邹城市是属于公布的第三批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东青岛、聊城、邹城、临淄上榜。邹城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存众多,古城格局与城市肌理相对完整,地域文化璀璨,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

4.邹城市在济宁市率先实现村村通电话

1994年12月,全市889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仅1994年全市农话装机就达1400余部,等于新中国成立后45年农村电话发展的总和,是济宁市最先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县(市)。

5.城乡居民实现“户户通电”

1995年9月25日,邹城市282614户城乡居民实现“户户通电”。这是造福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996年3月,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成立大会。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兖州矿务局,成立于1976年。1996年整体改制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兖矿集团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煤炭消费旺盛的华东地区—孔孟之乡,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和出口基地。2018年,兖矿集团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名列第399位。

7.邹县发电厂跃升为我国最大火力发电厂

1997年10月6日,邹县发电厂三期工程第二台6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至此,邹县发电厂装机容量已达240万千瓦,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8.邹城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200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前100名的县(市),邹城市首列入榜全国第55位。邹城连续22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2021年,邹城位居全国百强县第39位,以山东省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评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9.邹城行政区划大调整

2000年12月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乡镇规模调整动员大会。邹城市原有的五个乡全部撤销,乡镇规模调整后,全市由原来的20个乡镇变为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邹城市辖3个街道、14个镇:钢山街道、千泉街道、凫山街道、香城镇、城前镇、大束镇、北宿镇、中心店镇、唐村镇、太平镇、平阳寺镇、石墙镇、峄山镇、看庄镇、张庄镇、田黄镇、郭里镇。

10.邹城经济开发区成立

邹城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政府于1992年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原名为“邹城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2002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更名为“邹城经济开发区”。2003年7月,邹城成立太平工业园区。2020年3月21日,原两区合并,组建新邹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95.41平方公里,设立邹城化工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三个区中园,规划发展高端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