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膝盖疼3年多,治好她膝盖的不是药,反而是一场骨折

65岁的李大妈,2年前开始感觉右侧膝盖酸痛,扛着160斤的体重,走路都困难,没办法走路上街买菜了。

不得已,她来到当地诊所,医生的话开了吃两周的布洛芬,吃药期间,她觉得好一些。

但药吃完后,又开始疼。

她觉得这家诊所的药不靠谱,于是又换了一家,依然给她开了药,但这次是塞来昔布,老人家一看跟上次不一样的药,于是继续吃。

我们都知道,布洛芬和塞来昔布都是非甾体消炎止痛药。李大妈觉得情况和上次类似,吃药期间,膝盖没那么疼了,一停药,又回到原状。不得不自己又去药店买一些来服用。

两个月后,她开始觉得胃疼,于是又去诊所看,医生告诉她可能是因为服药时间太长了,伤了胃,让她去医院检查一下。

检查结果确实是胃溃疡,医院的医生也说不能再吃那些药了。于是大妈只能开始治疗胃溃疡。从李大妈的教训我们也可以发现,吃药,尽量在医生的建议下购买服用,不要自己自作主张买来吃。

胃溃疡,吃药就行了,但膝盖的疼痛怎么办?他儿子带她去找了中医,开始服用中药,还有外敷的。

连续喝了3个月的中药,三天去一趟,还要“换药”,就是膝盖敷的药膏。

但李大妈又换了一家,这次是邻居卖菜的告诉她的,据说是普宁的非执业医生,家里有祖传药方。

李大妈是汕头人,到普宁路程挺远,经常是儿子抽时间带她去,儿子也真孝顺,虽然工作很忙,但总是亲自送她去治疗。

不过还好,这家只要半个月去一趟即可,每次都带回一大袋不知道什么名字的草药。

又过了两个月,老人家觉得没什么改善,于是不再去普宁了。

但她的膝盖走一小段路就疼,不能走路,爬楼梯,上厕所都不行,大便后要站起来更加困难。

后来,她又尝试了所谓“针刺排毒”,小针刀,针灸,各种热敷,涂药,熏药等各种各样的办法,却没能阻止膝盖病情的一步步加重。

“难道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就完了吗?”她经常自怜自艾,叹息岁月不饶人。

但感觉该找的医生都找了,能用的都用了,她已经对自己右侧膝盖的康复,不再抱有希望。

但更糟糕的是,左膝盖也开始疼了,两边膝盖互相交叉,这边疼完另一边疼,还会肿起来。

就在她全家都不抱希望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而这次“车祸”骨折反而成了她的“福”!

我们先看看,老人究竟得了什么病?骨性关节炎,这是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的慢性骨关节退变疾病。

因为后来她骨折的时候,住院期间,拍了X片,发现结合她的症状,疾病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1、高体重。2、中老年人。3、反复疼痛,逐渐加重,时间很长。4、双侧膝关节交替疼痛。5、早上起来和坐久了起身,关节僵硬,活动后改善,走多了又疼。6、关节有摩擦音。7、X片提示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8、反复肿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科学治疗是有指南的,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这种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并非服药,而是减少膝关节的负担,得到足够休息,老人家却一直误以为需要吃药。

当然,药物也有辅助作用,例如一开始她服用的塞来昔布和布洛芬,另一个就是软骨修复的氨基葡萄糖,外用的也可以是扶他林软膏。

但药物毕竟是辅助,主要还是要减轻体重,减少走路,避免下蹲时间太长,例如蹲厕,外出尽量使用自行车和电动车等,还有就是保暖,热敷,适当的非负重锻炼,拄拐杖,用助行器走路等。

李大妈并没有做这些基础治疗,反而把希望寄托在药物身上,难怪一直改善不了,还连累了另一只膝盖。

那为什么她又“因祸得福”呢?

李大妈因为腿脚不方便,在门口被摩托车惊吓到,摔了一跤,股骨骨折了。

手术后一年,李大妈带着另一位姓陈的老人来到医院,找到给她手术的医生,希望医生给这位陈大妈治疗。

李大妈见到医生,感谢医生不止把她的骨折治好了,更难得的是,她的“老寒腿”也好了,现在可以到处溜达了。

“大妈,她的情况和您的不一样,我没办法,除非她愿意手术!”医生看着陈大妈的腿,笑着说。

医生的一番解释,李大妈才知道自己的腿明显改善的原因。

1、骨折让李大妈的一双膝盖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时间,足足3个月,没有走路。

2、李大妈这一年中,体重减少了40多斤,双侧膝关节的负担大幅度降低。

3、每天在家里配合锻炼膝关节,下肢肌肉力量得到改善。

4、服用了改善关节软骨磨损的氨基葡萄糖。

5、补钙和维生素D,改善骨质疏松。

而这些,很多是医生叮嘱她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她的骨折得到及时的康复,而膝关节的作用,是顺带的而已。

而陈大妈的罗圈腿,也是骨性关节炎的后期表现,他们这些老年人,几乎不可能让她按照上述的要求进行治疗,做不到。

所以,不如建议手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