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计划新时代:出发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0日发表题为《中国太空计划的新时代开启》的社论,全文编译如下:

三名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并将值守空间站的任务移交新的航天员乘组后返回地球。中国的计划是在未来十年每年向空间站发射两艘载人飞船。

新建的空间站将在未来几年中成为一个非常繁忙的地方——既是进行研究的零重力场所,也是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以及最终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跳板。

最近这次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的特别之处在于,返回舱是在20时09分着陆的。

这样的条件使得回收返回舱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以前的返回着陆都是在白天进行的。中国航天部门对于它在不利条件下得以回收返回舱的安全程序和技术改进——尤其是对于地球同步跟踪技术——有足够的信心。

事实上,专家们称赞夜间着陆是这次返回任务的一大亮点。

冬季从太空返回地球使得地面搜寻人员发现目标的难度更大。但他们针对极端条件以及返回舱着陆时可能倾覆或受损的情况做好了准备。

新的程序和技术被用来确定航天员的位置,这意味着未来太空旅行者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返回。这次着陆也是一次为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准备的非常有用的演习。

由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的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生活工作了183天,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任务期间,乘组与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

他们将这一设施移交给神舟十五号新乘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期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新华社发)

空间站到明年将支持与其他国家进行的研究与国际合作,这将标志着中国太空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关系紧张之际,民用科学和太空探索是中国与西方合作的两个明显领域。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