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今天南京青少年撞响和平大钟,诵读《和平宣言》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5年前,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中外,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戮。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深切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哀悼,海内外的南京学子以不同的形式纪念遇难同胞,传递和平心声。

南京一中:

学生代表撞响和平大钟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每一声钟声,仿佛都在诉说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薛延涛,作为青年学生代表撞响了和平大钟。今年 17 岁的他是 6 名代表中年纪最小的。当三声钟声响起,薛延涛的内心无比震撼。

薛延涛说:"12 月 13 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先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安宁生活,如今能够在和平年代学习,更是非常幸福。" 薛延涛说,参加这次国家公祭仪式,他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增长知识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华中学:

85名青少年诵读《和平宣言》

12 月 13 日,南京市中华中学 85 名高中学生,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诵读《和平宣言》,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世界传递中国青少年的和平祈愿。中华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戴俊向记者介绍,这是中华中学第二年承担朗诵的任务,希望同学们在饱含深情的朗诵声中,铭记历史,感受到这份历史使命感。

高三夏雯静同学已经是第二次担任领诵员。“我小时候就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旁,去参观过很多次。时隔多年再次走进场馆,悲伤之情比以前更深。南京大屠杀的实录留在相册里、影片里,更应该留在我们心中,并由我们继续述说。这段历史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希望能通过我们朗诵的《和平宣言》,代表广大青少年向世界发出和平之声。”

金中河西分校:

毕业生以青春之力传递和平之光

记者了解到,近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三名国际部毕业学子汪祉含、程雨璠、丁子牧在异国求学时,向外国学生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并拍摄成短视频,以青春之力传播和平之光。

就读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生管理学专业的丁子牧说:“当年和同学们参加行前一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无辜的人们被战争所伤害。”

“虽然身处异国他乡的我们无法听见警报声响起,但这警报应永远刻在我们心中,不仅在告诫我们勿忘历史,更在期待我们自立自强。”就读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汪祉含说。

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程雨璠在留学时发现,许多外国同学即使学习历史专业,但也缺乏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了解。“我特地去网上找了紫金草的制作教程,用白纸叠了一朵送给外国同学,并向他们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历史背景、遇难人数等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增加他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与此同时,也让自己不要忘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北京东路小学:

主题教育呼吁勿忘国耻,珍惜和平

12月12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举行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五(1)中队的队员们庄严而沉重地朗诵了《和平宣言》。六(3)中队情智北小小分队与大家分享了参观丛葬地后的感受和思考,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呼吁全体师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在肃穆、沉痛的气氛中,同学们肃立聆听,认真感受。

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认识到: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更是落后必亡的训诫。放眼当今世界,民族的尊严、世界的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实力来支撑和维护。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见习记者 徐彬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