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发热,这12个退烧药一定要知道!

发热(发烧)是指体温升高超出一天波动中的上限。发热一般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开始发作时都可以表现为发热。对于新冠患者,退热只是对症治疗手段之一。退热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因发热而引起的不适。


1.布洛芬片 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起作用。特点为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性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

2.洛索洛芬钠片 是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后在体内代谢成活性药物,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具有强效、均衡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而且起效迅速、副作用小等特点。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等要禁止使用。空腹不宜服用,为了减少洛索洛芬钠对胃肠道的损伤(如引起消化道出血),一般应在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如果服用的是分散片,可用适量的水溶解均匀后服用。


3.精氨酸布洛芬颗粒 是布洛芬的精氨酸盐。当它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为布洛芬和L-精氨酸。L-精氨酸不仅可以在NO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NO,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布洛芬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而且也可以提高布洛芬的溶解度,使其更快的被人体所吸收。

4.右旋布洛芬 是布洛芬的纯空间对映异构体,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发热、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右旋布洛芬具有更快,更久的退热效果。

5.对乙酰氨基酚 是我们俗称的解热镇痛药,它能够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来达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有多种剂型,对乙酰氨基酚有片剂、缓释片、口服溶液、口服混悬液、滴剂、栓剂等;布洛芬有片剂、缓释胶囊、混悬液、混悬滴剂、咀嚼片、颗粒剂、泡腾片、栓剂等。


6.双氯芬酸钠 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同时,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效果,对于新冠感染出现的发热、头疼、肌肉酸痛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7.吲哚美辛栓 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至于退热作用,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出汗,使散热增加。直肠给药。使用前先洗净手及肛门,从塑壳包装上撕下栓剂 1 枚,从下端装前、后塑片分开,小心拉开,使二塑片分离,取塑料指套一只,套在食指上,取出栓粒,圆锥头部分朝向肛门,并用带套食指轻轻将栓粒推入肛门,须使栓粒尾端距肛门口约 2 厘米。成日一次1粒,一日1次,每日剂量不宜超过2粒。

8.阿司匹林泡腾片 每片含主要成份阿司匹林0.5g。阿司匹林泡腾片相对而言剂量更大,其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将泡腾片用温开水冲服成液体后再口服,切不可直接吞服以免窒息,曾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9.酚咖片 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另一成分咖啡因,可增强对头痛的镇痛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轻和解除中等的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10.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主要用于感冒发烧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发烧以及头疼,关节腔肿胀疼痛等现象也可以用于女性的痛经,神经性头疼等疾病。临床使用时,用于解热时不能连续使用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能够超过5天。服用时一定要注意要在饭后,对于有胃病史的患者应该慎用。


11.复方感冒药 如感冒灵颗粒从组方看,感冒灵颗粒是由中西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既含有中药成分,同时又含有西药感冒药最为常用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咖啡因。其他复方感冒药如下表:

12.其他药物 去痛片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单方制剂已淘汰。安乃近片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仅在病情急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使用。米格来宁片含安替比林、咖啡因、枸橼酸,安替比林单方制剂已淘汰。


通常选择一种退热药物使用即可,一天内交替使用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且增加由于剂量计算不当导致过量的风险,使用时应注意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许多复方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建议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的发生。对乙酰氨基酚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一起同服的时候,会发生药物过量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肝坏死等致命性的疾病。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