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新航空母舰20号舰的模型公开,是认真的吗?

网传20舰模型照片

网上公开了一张航母模型照片,据传是大连造船厂定制的模型。这个模型的编号为20,这就意味着这一模型有可能是我国第五艘航母的模型。从外观上看和18号福建舰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是几个地方,一是舰艏两条弹射器轨道排布方式从18号舰的内八字改成了外八字,越往前间距越宽,并且弹射器切入降落跑道的情况大为改善,距离升降机的位置也更远了。第二个地方是舰岛上的烟囱消失了,舰岛上的大尺寸相控阵雷达天线大部分不见了。第三个地方是左舷出现了一台升降机,这样就变成了三弹三升的模式。第四个地方是船首两侧的武器平台又改回了圆弧形的样子,和18号舰的折线形状并不一样。

18号舰前部的武器平台并不像山东舰和辽宁舰采用圆弧外形而是有折线的

虽然网上传言这一模型是大连造船厂专门定做的模型,但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型并不像认真的样子。首先武器平台采用的是圆弧形,18号舰的武器平台开始虽然是圆弧形的,但是后来又切掉改成了有折线的外形。对20号舰来说不大可能马上又重新复辟。

两条弹射器被摆成了外八字形

模型船首的两台弹射器设计成外八字形在技术上有多大意义尚不明确。网上有人认为是为了追求两台弹射器同时弹射提高工作效率。通常前两台弹射器是轮流工作的,两次弹射有几秒钟的间隔。实际上站在技术的角度,两部弹射器同时工作,两架飞机同时起飞,双方机翼掀起的涡流会互相强化,会造成两架飞机中间的气压比较低,会导致两架飞机危险靠近。就像两条船靠得比较近行驶,最终会碰在一起,所以海上补给时,两条船要保持足够距离。也就是说两架飞机同时弹射会对安全起飞带来很大的危险。其实只要维持几秒的间隔就能解决问题,相对于飞机起飞准备的几十秒时间,这几秒的间隔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大家错开时间对起飞效率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影响。所以追求两台弹射器同时弹射并无意义。即使要追求两部弹射器同时工作也不一定非要弄成外八字形的设计。

20舰的升降机也是准备要复辟吗?

对于升降机的修改就更让人迷惑,在18号舰上已经去掉了左舷的升降机,采用右侧两台升降机的布局。现在如果突然又改成三台升降机,这样修改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因为这会对舰体结构,甲板布局,飞行甲板操作流程等原有设计带来巨大冲击。18号舰的左舷升降机之所以去掉是因为其使用频率非常低。省掉这台升降机可以大大节省甲板面积,对于优化甲板运作效率有很大帮助。并且可以提高机库的封闭性,大大增强机库左侧的防护。18号舰这么设计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作出的决定。但是现在20号舰突然又放弃了这一设计,就让人无法理解是出于何种考虑。

舰岛上的烟囱没了

模型的舰岛就更叫人无法理解了,舰岛上的烟囱完全不见了。很多人认为这20号舰终于要采用核动力了,烟囱终于没有了。但是要知道对航空母舰来说,烟囱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烟囱是放在舰岛上还是放在舷侧的选择不同而已。舰岛上有没有烟囱和航母采用什么动力系统没有一毛钱关系。

美弟福特级核动力航母舷侧的烟囱

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左舷升降机后方的烟囱

企业级核动力航母船尾的烟囱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船尾的烟囱

俄罗斯1153核动力航母的舰岛上有烟囱

俄罗斯1143.7乌里杨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舰岛上也有烟囱


俄罗斯1160型核动力航母的舰岛上也有烟囱

18号舰的烟囱很大可能并不是给主动力用的。如果是给主动力用的,这么小的的烟囱口面积,小到和山东舰几乎一样大,动力缺口至少有一半。18号舰的烟囱大小只够辅助动力用,而之所把烟囱放在舰岛上是因为辅助动力的功率比较大,放在舷侧容易对甲板上的气流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舰载机起降产生太大负面影响。现在舰岛没烟囱了,辅助动力的烟囱就只能布置在舷侧。这就让人无法理解了,是不是辅助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了。以至于不用考虑对飞行甲板的气流的影响。但是很显然这样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航母对电力的需求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18号舰的烟囱小到和山东舰几乎一样大

至于舰岛上的雷达也有点不可思议,雷达天线数量大幅减少,而且分布并不平均,前向似乎比较弱,这在技术上是完全不合理的。18号舰的雷达天线布置本身已经非常成熟合理,即使要缩减舰岛体积,去掉烟囱即可,也没有必要把雷达系统弄成这幅终身残疾的样子。想不出任何需要如此弱化雷达系统的理由。

虽然传闻这个模型是大连造船厂专门定做的模型,但是模型本身透露出来的信息却是非常混乱和错误的,连合理自洽都无法做到,完全没有任何专业性可言。这一模型很可能并不是出自专业机构的设计,更像是一些爱好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出来的。并且这一模型出现的时间可能比较早,远在福建舰公开之前。只是最近才在网上流出了这张照片。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