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2岁老母亲的倾诉:步入晚年后才渐渐发现,原来亲情也很现实

导语

说起养老,在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总会相信“养儿防老”这种传统理念,因为他们是这么过来的,就觉得自己儿女也会遵循这种理念。所以,很多人就会想生多点子女,这样老了就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可如今的社会,“养儿防老”真的是可行的吗?其实这种传统理念,已经不再现实了。有人说:关于儿女养老这件事,年轻时是满怀期望,坚信儿女会孝顺我们的。可人老了,却会发现,其实想要儿女孝顺变得很难。更会发现,这个社会连亲情都要建立在利益之上,人没了可利用的价值,亲情就会变成一种摆设。

一位72岁老母亲的倾诉:“步入晚年后才渐渐发现,原来亲情也很现实!”

来自72岁周奶奶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周奶奶,今年72岁的我,是一名退休职工,我有退休金,有房子,而且我还生育了一双儿女,他们早早就分家生活,各自有着不错的工作,也生育了一个两个孩子。

从表面上来看,我的晚年过得还算可以的,每个月3300元的退休金,有儿有女还有孙辈,可以说是完整的三代同堂。然而,很多人却不知,其实到了这个年纪的我,过得一点也不幸福。

10年前,老伴去世了,我就一个人独居生活,那时候的我就特别想要儿女能孝顺我,把我接到身边一同生活,可是我的儿女,却没有这种主动孝顺的想法。

把我一个人留在老家,每当需要我时,或者过年过节了,他们才会回来看望我,而且每次都待不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家当做旅馆,对我的孝顺,也就在形式上走一遍而已。

所以,每当有人夸我的儿女孝顺时,我总会笑脸回应:“是是是,他们都很孝顺我!”但我的内心却很不是滋味,因为我的子女孝顺,其实不是他们出自内心的孝顺,而是看着我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才会对我有孝顺的形式表现,当我没了价值,他们就不会对我有啥好感了。

当年,我55岁退休时,老伴还在单位上班,我一个人闲得发慌,就很想去儿子家,可却被儿子忽视了。直到大孙女上幼儿园,需要人带的时候,儿子才电话话过来,要我过去同住。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是过去带娃,而儿子也在电话那头,说的很好:“妈,你在家一个人呆着也是呆着,倒不如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这样你不会无聊,我也可以好好孝顺你!”

当时,我很高兴,一种优越感上头,到处都跟人说,我要去儿子家养老了。而周围的邻里、好姐妹们,都纷纷羡慕我,让我倍有面子。可是去到儿子家,还没过夜,儿子儿媳就提出,要我帮忙带孙女,和打理家务。他们说,工作忙了,孩子上学时间对不上,所以希望我可以留下来,好好帮帮他们。

虽然说,这有种被迫带娃的感觉,但是听到孙女一口一个奶奶叫着,我什么不好心情都抛之脑后,更是觉得这样也挺好,反正我也闲着,帮着儿子干点是点。

时隔几十年再次带娃,真觉得岁月不饶人,以前觉得带一双儿女,挺轻松的,可带了自己的孙女后,却感觉这孩子顽皮起来,比十个儿女还难带。

每天要伺候“皇太后”一样伺候孙女,打不得骂不得,要宠着惯着他。给儿子儿媳买菜做饭,打理家务,也不是个好差事,儿媳和孩子都很挑食,让我做饭很为难。处理家务也是规矩一大堆,搞得我头大,身心疲惫。

不过,那时候儿子儿媳对我还很不错的,比以前更关心我的身体健康,也会买一些东西孝敬我。我的好多衣服鞋子,都是儿媳买的,虽然都不是什么名牌,但她买的,我穿上了,就觉得是最好的。

儿子的孝心也很强烈,过年过节都会发红包给我,很悬殊的是,给我的红包,永远比老伴多。

在儿子家呆了5年,小孩子上二年级,自己可以上小学,用不着我怎么带了。我自己也上了年纪,三高也有了,时常还会心慌,去看了医生,则叫我要好好静养。当时我的老伴也退休了,我也想回去好好陪伴他,就跟儿子提出了回家的想法。

谁知儿子却极力挽留我,说我回去了也没事做。

我拒绝了,结果儿子和儿媳的态度却一改往前,我来的时候,是儿子开车来接我的,我回家的时候,他们没有开车送我也就罢了,就连我去车站坐车,他们也只给我叫了辆的士,中途也不问我有没有坐到车,回到家给他们打电话报平安,儿媳接的,她也很敷衍几句就挂了。

回到家两三年里,除了过年他们会回来,其他时候,都没几个电话过来。从那时候,我就发觉,儿子儿媳怕是记恨我不留下来伺候他们。

后来,在家待了两年半,老伴就因病去世了。而老伴去世不久,我也因病住了几天院。那时候,女儿来照顾的我,但出院后,女儿就没继续留下来,而是提出让我去儿子家生活。

儿子很不情愿地接纳了我,让我在他家休养了一个月多月,每天需要儿媳伺候我,需要儿子带我去医院复查啥的。我以为儿子儿媳是孝顺的,可病好后,儿子说我经常咳嗽,晚上又会打呼噜,就以小孩需要安静的学习空间为由,让我回了老家。

那次是儿子亲自送的我,很着急,今天说要我回去,明天下午就开车把我送到车站,办好车票他就走了。在回家的车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啥儿子会这样对我,明知道我没了伴,又生了病,为何就不能把我留在身边好好伺候。

回到家,我还是照常打了个电话给儿子,和多年前的一样,没说几句就挂了,而也就此没了什么联系。只要我不打电话,他们就不会主动联系我。而每次主动联系我,都是有所求的。

这些年,我一个人独居着,逢年过节都是一个人,儿子也好女儿也罢,总是说工作忙,或要去亲家那边过年为由,一直很少回来陪我。

他们倒也很会办事,不回来就直接发个几百块红包,要我一个人买好的吃好的。虽然说他们这样也做到位了,但是我渴望的往往不是这红包,而是需要他们的陪伴。可他们却没有一个会这么贴心和孝顺。

去年,儿子和女儿陆续打电话说会回来陪我过中秋,这让我高兴坏了,以为他们醒悟了。就兴冲冲地去准备很多菜,也请钟点工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更是把他们各自的房间,洗的洗晒得晒,弄得很舒适,就等着他们回来过节。

谁知中秋那天,他们早上回来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却让我扫兴了。

儿子和女儿在饭桌上,跟我说,现在我这边的房价开始下滑了,就打算趁着现在还有点价格,想把我这套老房子给卖了,他们评估了,大概可以卖到130万,然后他们两兄妹各拿40万,剩下的50万就拿给我去住养老院。还说去养老院对我是一种享受,比我在家里好非常多。

可我一听到他们回来,是约定好要来卖我房子,把我送去养老院的,我的心就特别疼,失望夹着痛心。我以为他们是良心发现,对我感恩起来了,谁知却是这般图谋。

当时,我就直接拒绝了他们的想法,扬言坚决不会卖房,更不会去养老院。儿子说我老糊涂,不会变通,更不会投资理财,还说这房子最后都是要留给他们兄妹的,早处理了还能卖多点钱。

女儿也一个劲说我,说去养老院总比我一个在家生活要好。可我觉得,我现在生活挺好的,用不着卖房养老,而且我有子有女,为啥要去养老院,本应该是儿女赡养我的,怎么倒头来要我我卖房子养老?这不就很荒唐么?

那天我和儿子女儿闹翻,他们晚饭都没吃,就各自走了。而给他们准备的菜,我一个人硬生生的吃了三天,带着心寒、失望、伤心吃的。

通过那次闹翻过后,我才发现,原来亲情也是很现实的。当你拥有利用价值,可以帮儿女减少负担、给他们带来资助时,他们就会对你热情和孝顺,可当你失去价值时,一切都会回归现实。

所以当初,儿子对我的热情和孝顺,给我买衣服、关心我的健康,给我发红包,一切都是因为我拥有他们可利用的价值,而如今没了,他们也就不会像从前那般对我孝顺了。

有人说:儿女是否孝顺,不是取决于他们本身的孝心,而是看老人有多少利用价值!以前听到这样的话,是让我很反感的,觉得亲情是纯真和无私的,并不是一场利益交易。但如今的我,却感觉这话说的是很离谱,但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好多家庭的亲情冷漠,都是从老人失去价值开始的。

举报
评论 0